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教学导师、特级教师王崧舟谈到教师专业素养时说.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做到"四有":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开阔的课程视野,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有远大的职业境界.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从教18年来,我越来越体会到一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系统的专业阅读与研究。专业研究之路走得越远越深,成长之路就会走得越远越笃定。在读完《江苏教育》"方法论""呼唤名家""成长故事"等栏目之后,我更加坚信这种想法。孙向阳老师的《教师为何做研究》中说:"在为学生个性发展、社会进步和教学科学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教师做研究的目的"。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3.
李卫东:我和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同伴们研究的课题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研发的行动研究",即通过生成一个个课例的过程,研究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探索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每一文类的教学案例的研发都包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教师培训、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为第二语言(英语)师资培养概念问题上出现的三次不同提法,分别映射出英语师资培养的三阶段。在不同阶段不同特征的教师培养方案中培养出扮演不同角色的英语教师—"教书匠""教学艺术家"及"真师"。为搭建有助于英语教师发展的平台,促使其成为"真师""一对一"学习制和名师工作室为我院英语教师铺设了自主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5.
蔡澄清 《学语文》2014,(2):80-80
正这本《青年语文教师成长之路》(该书于2013年10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可向各地新华书店或上海教育出版社发行部邮购)是我约请陈军同志与我联合主编的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论集,主要是探讨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经验与规律。供他们在成长之路上阅读、参考与借鉴。入选的文章经我初步选定后,请陈军作了一些删节、编辑与加工,我又特意请他新增写了一篇题为《明志·践行·深思》的专论放在书首,作为本书的"导语"或"代序",以提高文集的理论水平与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改的实施已经有十多年了,无数的语文教师参与其中、不断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走了很多曲折之路.形式大于内容的操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改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要么浮光掠影,要么拿来主义,要么曲解误读,更有甚者直接脱离文本.顾黄初先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生观"即"生命观"、"生活观"和"生态观".强调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人生之志和人生之路。我不敢和古圣贤比,但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却是感慨良多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不值得絮絮不止。我想记述的仅是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最深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成长,有其自身的落脚点,那就是"教学";通过"教学"这个专业领域来拓展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是教师个体生命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基础和保证.回到教学,即是回到一个真实的专业生活中追问自我、阐释自我,从而挖掘和呈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和成长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从一名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甘做人梯的语文教研员,回首语文教学之路,一路思考,一路前行,一路艰辛,一路风景。1995年,全国首届"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在太原举行。这也是自己刚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授课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精巧的教学设计。这次活动,为我未来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语文教学可以这样美、这样活。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复印机,就自己刻写蜡板,手推油墨机,把一篇篇美文推介给学生。当时也没有什么百度百科,所以泡图书馆是常  相似文献   

10.
经常与一些名优教师接触,常常聊起他们专业成长的经历,交谈中经常听到"成长最快的是哪几年""在某某时候某位老师给我很大的帮助""某段时间是我最迷茫的时候""那时候最希望有人推我一把"等等的话。再观察周围不同教龄老师的成长表现,也发现成长的不同阶段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者以江苏省南京市Z园27名教师为例,采用访谈法深入了解其专业成长需求,提炼出"被动适应阶段""主动探索阶段""内化平稳阶段"等各阶段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具体内容。希望行政部门、幼儿园、师范院校等相关主体形成合力,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适宜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依托名师工作站,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师成长模式.文章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依托名师工作站,自主规划研修,提升综合素养,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前提;以网络为平台,走教科研一体化研究之路,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立足课堂,在实践中反思,激发需求,是助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多措并举,实践创新,对于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的教学导师、特级教师王崧舟谈到教师专业素养时说,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做到“四有”: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开阔的课程视野,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有远大的职业境界。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主张凝练及内涵阐释教学主张,是教师对于自己信奉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方式等的个性化表达。它犹如教师的教学指南针,对教学实践起着观照和引领作用。语文教学主张,则是对"语文是什么""语文与人的生命成长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语文教学承担着怎样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学当以怎样的方式展开"以及"如何实施语文评价"等系列问题的思考、认识和见解。教学主张不是想当然或空穴来风,没有长期的实践和思考,是形成不了教学主张的。我之所以将"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作为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15.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学这片沃土上已耕耘十个春秋.一路行走,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我演绎着自己的成长故事,寻觅着课堂教学的真谛,也真切地体会到了做一名语文教师的艰辛与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一味埋头拉车的教师终究只是个教书匠,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的教师方可成为教育家。"一句不够严谨的话语却道出了教师成长的必然路径,指明了教师成长的追求方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语文教师科研的有效方法,促使语文教师向着"专业"迈进。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思想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从儿童出发,从人的成长出发。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与"教""收"与"放",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不断地优化语文教学,努力形成"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语文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提出实施有效引领,让教师专业发展变成幸福成长,促进快乐教学。校长引领、师德引领、学习引领三条途径引领教师步入专业素养幸福成长之路,是当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实施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与教学要素的有机融合,体现着教师不同成长时期的教学智慧和育人境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通过创造性地将教师划分为"新手型""胜任型""经验型""专家型"四类,对应地将小学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过程划分为"模仿阶段—独立阶段—定型阶段—创生阶段",并从因人而异的独特表达、相同理念的差异表达、体现学科特性的集中表达三个方面,对教师教学智慧的多样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科研在承载着社会服务的同时,还承载着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任务。提高科研服务成效的办法是将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做到"研中有教""先研后教""以研促教",使科研服务于"专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专业结构的调整""专业特色的形成",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职业成长",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减少从众性、盲目性与权力至上现象。通过融合,将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提炼特色,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