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课堂小组讨论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遍推广和实施,课堂小组讨论已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但往往讨论“有题无意”、“有意无质”,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操作才是有效的呢?这里谈几点建议。一、明确小组讨论的目的课堂小组讨论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讨论展现学生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深刻理解讨论的目的,并让学生懂得,英语课堂讨论是给他们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平台,通过互动练习运用英语,增加语言储蓄,学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技巧,树立自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有些…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教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学习内容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也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教学实践证明,课堂小组讨论有以下优点:①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②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③有利于对所学内容的争论、理解、保持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分组过于随意。 常常能听到授课教师说:“请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或“自由组合成小组”,这样的分组,部分教师可能课前对学生的差异有所考虑,在学生座位编排上已有安排;但大部分教师的分组是随机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机的分组可能会使各小组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学习能力强的组自然效果好,学习能力弱的组可能无法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对于效果差的小组教师还要加以辅导,这样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在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可以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在讨论中表达思想和观念,以及听取同伴的想法提供机会。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语言和交际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但从实际操作及教学效果来看,笔者却发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为此作了许多尝试,也参加了多级培训,但在教学过程中,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近年来深入课堂听课,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几点意见     
这里选登了天津市通讯组和徐夕明同志的意见,意在表明我们愿意接受读者的批评,采纳读者的建议,改进我们的工作。编辑的水平毕竟有限,真正的慧眼在读者之中。我们期望通过这个专栏,加强编读往来,集思广益,进一步办好刊物。  相似文献   

8.
黄冬琴 《考试周刊》2013,(66):138-139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推行德育教育,推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开展活动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目的。本文针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活动现状,响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号召,在课堂活动教学中大胆创新,注重提高教学实践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小组讨论,即Group Work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提倡课堂应焕发生命活力,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在上课(特别是示范课、公开课)时都有意识地使用Group Work这一形式,形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闹活跃气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学为本的新型教育观,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在协作过程中,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提高个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组讨论是课堂小组活动的一种。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对于我们的美国同行来说,早在杜威时代,甚至可能更早就已经为大家所习以为常了。在我国,课堂中的小小组讨论也大约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有了,只不过是今天突然变得“时髦”起来,随便在一堂课上动辄就看到老师要求前后桌的学生进行“讨论”。但是,“讨论”为了什么?“讨论”能使学生得到什么?教师想通过学生的讨论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并非每一个使用这种方法的教师都心知肚明。而恰恰这些问题十分关键,非常重要。讨论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思辨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也可以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并且要使思想有条理,有逻辑,这当然应该是语文课的目标之一。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上给学生几分钟,十几分钟,哪怕几十分钟的时间“讨论”就能实现?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讨论是一个训练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绝不是形式,更不能成为点缀,或摆设。还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我们不能把小组活动等同于小组讨论。美国同行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讨论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使它成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课堂讨论中的“热闹”与“有序”这一矛盾的分析,笔认为要实现矛盾的统一,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才能。其具体措施是:1.契约管理。2.榜样管理。3.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提几点意见     
编辑老师: 您好!想不到我3月22日写的信,这么快就发表在贵刊第6期上,这是我3月份发出近20封信和稿收到样刊最早的一封。从中可以看出贵刊的采编、出版发行是迅速的;接到批评稿后不顾忌、不犹豫,很快成文,可见编辑是多么的善纳谏言,笔者很是敬佩。《天才来自勤奋》可以给少年朋友们以深刻的教益,观点鲜明。《汽车“神童”》写的很精彩,只可惜未把如何成为这样人才的经历、过程详写。如果能让“神童”的父母写些育儿方面的经验,可给人以借鉴和  相似文献   

15.
所谓小组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众多学生间的对话,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让学生从已知出发,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发挥小组讨论的认知功能,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产生兴奋的问题,创设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景,通过讨论,驱动思维,使每个学生在思索中得到发展,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把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义务教胄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一种富有民主、科学、开放、创新的新文化气息逐渐弥散于义务教育的各个领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技能的实践者,成为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课堂小组讨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多数教师并未有效运用。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即角色分工。通过明确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实现真正的课堂小组讨论。基于小组讨论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意义,文中进一步提出小组讨论的顺序对学生解决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很爱看《宁夏教育》杂志.你刊创刊一年来,针对我区教育战线的实际,刊登了不少质量较高的文章,对我区教育工作起了促进作用.但是,我感到你刊还有一些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宁夏教育》两个月出一期时间太长了,跟不上形势和群众的要求.刊物到读者手里,好多新东西都有些过时了,不能及时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希望《宁夏教育》能积极创造条件,改为月刊.  相似文献   

19.
我的几点意见张定远《中学语文教学》迈着豪迈、坚实的步伐: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它为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发表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15年来,它为广大教师、教研员解决了数不清的疑难;15年来,它为扶植语文新秀、帮助教师成长做了大量工作。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20.
应邦红 《考试周刊》2014,(64):190-190
所谓情境教学评价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意识地利用某种形象创设出具体而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在学生完成美术作品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载体,引发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更好地理解和完成教学内容。从感情共鸣出发,探究生活中的常态美和特殊美,学会欣赏不同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