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即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那么,作为一位生物教师,如何才能较好地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呢?怎样的师生沟通最美丽?  相似文献   

2.
<正>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电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新课程实施以后,课堂上教师已经逐渐改变了"满堂灌"的"独白式"教学,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等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师生"课堂对话",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但笔者深入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师生间的"对话",却发现这些问题和"对话"多是一些近乎形式、机械的问答,基本谈不上是真正的对话,学生参与课堂也只是浅层的、表面的,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4.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育学家克林伯格也认为,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没有效果良好的对话,就不存在优秀的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成为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形态。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5.
李丽敏 《教师》2011,(22):58-58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还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育学家克林伯格也认为,"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没有效果良好的对话,就不存在优秀的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话"成为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形态。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6.
陈大明 《考试周刊》2015,(30):66-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正逐渐取代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效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最重要的方式,是师生在知识探究、价值建构中实现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平等的进行对话。教和学是师生对话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独白"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与学生"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晓波 《小学生》2013,(2):65-6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对师生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反映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日趋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学生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9.
正"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一、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生成"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师—生、生—生平等、互动的对话情境,促使对话生成。例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校的张老师没有搬出教材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  相似文献   

10.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语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教材真诚对话的过程,是分享与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话教学中的人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人说:"对话教学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这一革命性的课堂行为,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唱独角戏和学生"回收站"式的等待灌注知识的被动学习,使课堂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活动所在,成了师生浮想联翩、创意生成的沃土.  相似文献   

12.
“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以知识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心中无人” ,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社会的对话机会 ,排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必须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孕育、生成、发展 ,这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对话”创设了生动、真切的交往情境 ,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没有对话 ,也就没有人的发展。新课程语文教学需从哪几方面帮助学生开展“对话”…  相似文献   

13.
马正兵 《教师》2015,(4):65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给人许多思索:阅读是什么,阅读教学又该如何面对,对话又是什么,如何对话?作为实践层面的一线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感到"对话"的教学方式给我和我的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快乐。1.新课程给"对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阅读应该是人生的一部分,阅读与人的思想和感情、与人的精神和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了对话的课堂。在品德课堂中,只有当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你""我"的平等交往的对话关系时,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学生才能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学校的领导者,对待教师,更应该"蹲下身子",以充分尊重的态度对待教师,营建和谐的学校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对话”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词汇,它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对话便成了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黄萍萍 《考试周刊》2008,(12):48-49
对话,这个人文关键词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生命力的课堂景观.这样的语文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同学、语文教材的对话.可以说,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了,学生的学习则因对话而真正鲜活了.一段时间,在"对话教育"方面,我努力思考与实践着,下面结合工作的实践,跟大家交流一些肤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平等、沟通、对话的教学理念促动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课堂面貌"忽如一夜春风来",呈现出风格迥异、个性迸发的新气象。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许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为在课堂中展现其"崭新"的教学思想与策略,将学生理想  相似文献   

20.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主要是在这种以"对话"是教学活动为重要特点的网状关系中进行的。语文教师在对话式教学活动中,要乐于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老师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搞好对话,让对话式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