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需要赤诚的爱”这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点点感想.我担任政十班班主任工作有两年的时间,我的一点体会就是: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育学生立道(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我从1966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十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孩子其乐无穷,教师工作无尚光荣.我们身边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就是祖国的明天和希望.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一工作,决心为这一塑造人类灵魂的崇高事业奋斗终身.1979年,我们年级来了六名留级生,其中三名分到了我们班.我利用假期去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同时做好班内同学的工作,启发他们对这几个同学要热情、尊重,不许歧视,并做了一个决议:谁也不准叫他们"留级生".开学前一天,我找这几个学生促膝谈  相似文献   

3.
收获源于爱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下最崇高的职业。"每当我听到这些美丽的赞誉,我都会为之振奋,为我所从事的事业而感到骄傲自豪,为我所付出的一切而感到无怨无悔。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要爱学生,既要爱优等生,更重要的还要爱后进生,这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更是教育教学的源泉。在从事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凭着一颗爱心教好了很多学生,因此,在  相似文献   

4.
爱如阳光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回顾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的作用,以及对他们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爱无止境     
窦志武 《学子》2012,(11):79-79
蓦然回首,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已辛勤耕耘了十三年,虽谈不上有春华秋实的硕果累累,可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记忆"精彩"。让每个学生在健康和快乐中成长,让每个学生在高兴和愉悦中学有所得。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职业的神圣与为人师的自豪与满足。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那时主抓小学l~6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印象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在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常有人问我:“学了这么多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你认为先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先生那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素质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很多班主任平常可能比较注重对学生爱的教育,但容易忽视对单亲学生爱的教育,这给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如何解决好这些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去感化.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为一名教师,应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我们应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8.
爱无止境     
王丽 《快乐阅读》2012,(30):114-115
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已走过了将近七个年头,七年的教学生涯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我的工作,对待我的学生。回顾这几年的经历,我觉得那像是一条用爱铺成的小路,道路两旁鲜花朵朵,那是孩子们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我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爱我从事的教育事业,因为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我爱我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童  相似文献   

9.
爱就开心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09,(10):24-24
教育是什么?工作了十几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初为人师时,我以为教育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教过一个轮回后,我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后来,我认为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奠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一年的教师节上,我对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四年来,我总是把满腔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下面,就用两件事来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诚然,爱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爱是世上最真诚、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教育应以爱为基础、为前提,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也才会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上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个人认为需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孙传军 《师道》2009,(1):36-36
我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自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对自己许下诺言:绝不收学生或家长的礼品。但这一次我却食言了,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4.
王志国 《中国德育》2007,(12):46-46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对学生的爱蕴于心、溢于表,更要把爱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1.在亲昵的称呼中感受爱。教师对学生的称呼不但反映着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且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有效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如:对闫梦婷同学,我叫她"婷婷";对闫梦晓同学,我叫她"小晓"。她们说:"我妈妈就这样叫我,我喜欢老师这样称呼我。"恰当的称呼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动力的功能;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而教育则是爱的归宿。一位外国著名教育家也曾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因此,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关心爱护学生,首先要把爱放在首位,把教师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家庭及学生的性格脾气,有针对性地因人施爱。实践证明,凡是被教师喜爱、表扬、鼓励的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这两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教育工作的一种最高境界即无痕教育,这是一种基于相信学生性本善、学生具有道德生长能力的教育,它弱化说教、灌输,而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境为教育载体,通过环境熏陶、榜样  相似文献   

17.
《华章》2007,(12)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的话。而许多年轻的班主任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接受一个新的班级时,往往苦于短时间内找不到和学生交流的有效载体,对学生的爱起初往往是单向性的,难以激起学生情感的"回流",这给开展班级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悄悄地给学生递纸条,让小小的纸条传递师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走上讲坛的第一天.我便开始了班主任工作的生涯。了解、研究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成了我每天的任务.因而也使我对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工作产生了无限的兴趣,并付出了真诚的爱。  相似文献   

19.
<正>从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奋斗在教育一线。这十几年当中,无论是当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无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我始终坚持家访。因为我觉得,家访说到底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是爱的教育的一种延伸。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一般都能了如指掌,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如何呢?家庭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又如何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家访,同家长直接交谈,才能有所了解,才能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家访,听听家长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能取得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  相似文献   

20.
爱在我心     
正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7年,如果说这17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心中有爱。爱是人间最真挚的情感,有了爱做基础,就会与学生相处融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共鸣,才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记得我刚接了一个五年级,在班级里有一个"刺头",不好好学习,经常打架,每天都有人找我告状。我一开始并没有找他"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