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际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能够通过良好的直觉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所谓直觉,就是不经过具体的逻辑推理,直接根据电路图的形状,迅速准确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方法.要形成良好的电路识别直觉,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加工,也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通过"重现电路"的方法,来培养这一良好直觉.  相似文献   

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直流稳压电源的重要部分,实用性很强。然而学生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连接常会出错,对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也感到茫然,故将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连接总结成"顺口溜"的形式来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3.
李明 《中学教与学》2005,(11):15-16
将导体制成圆形接入电路,在进行电路计算时,就要适当结合"圆"的有关知识.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新颖别致,易于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使电路计算问题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4.
蒋宇华 《天中学刊》2000,15(2):112-112
1 常见的思维障碍(1)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电路连接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能进行科学的想象等抽象思维活动.由于初中学生缺乏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遇到具体的设计电路连接的问题时,思维就会出现混乱,找不到突破口.产生这种思维障碍的原因,除了知识上的欠缺外,最主要的还是学生没有掌握如何应用电学知识去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缺乏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与经验,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2)习惯思维妨碍思维发展.在需要创造性思维时,习惯性思维往往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起消极作用.教学中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5.
这里介绍三种实物电路的连接方法,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迅速地接好实物电路. 1顺次法:将实物电路元件顺次连接的一种方法.对于各种电路元件组成的串联电路,就用顺次法连接实物电路.不过此法连线时,要注意电流表"+"、"一"接线柱以及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连接.  相似文献   

6.
实际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能够通过良好的直觉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所谓直觉,就是不经过具体的逻辑推理,直接根据电路图的形状,迅速准确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方法.要形成良好的电路识别直觉,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加工,也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通过"重现电路"的方法,来培养这一良好直觉.  相似文献   

7.
在"TPC-H通用微机接口实验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其J7端子的通用插座开发外接实验电路板,设计出"点阵LED显示器显示汉字"实验电路。该实验电路可在面包板上实现,实验者可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从实验电路着手,进行面包板上的电路连接、安装,上机编程调试等操作,有助于实验者深刻理解实验原理与电路,提高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萍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20):31-32
“含表电路”是指电路中连接有理想电流表或电压表。解决此类问题的理解基础是欧姆定律。但由于接入了电表,学生也许会看不清电路的结构,无法着手解题。解含表电路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学习了电路知识之后,经常因为判断电路是并联还是串联而困惑。其实,判断电路是哪种连接方式并不难:一是认真做好并、串联电路的学生实验,正确理解并、串联电路的知识,记住并、串联电路的特点;二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比较便可掌握其中的要领。  相似文献   

10.
"思维导图"按照发散性思考的特征,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在本文的学习方式中,头脑风暴训练了学生的包容性思维,即要素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全面发现知识点;而思维导图的绘制则训练学生的顺延思维,即寻找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融会贯通地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升了思维的深度.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随着知识增长点的出现,可以不断扩充、完善原有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1.
新编四年级科学下册"电"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的实验安排是:让学生用导线、电池、小灯泡、鱼夹连接如图1所示的电路.在实验时,学生首先将两鱼夹连接,小灯泡发光,证明电路导通无故障.然后依次在两鱼夹之间接入铁丝、铜丝、铝丝、橡皮、布条、塑料等材料,学生看见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有的材料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  相似文献   

12.
在指导学生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时,遇到了两次意外的故障. 故障一有一组学生按电路图连接好线路,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发现电流表几乎没有读数,而电压表有较大读数,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值,移动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两表的读数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中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应该顺其自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时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此即谓之"点拨".  相似文献   

14.
涉及滑动变阻器作用的电学题,尤其是利用滑动变阻器的特殊功能改变电路结构的电学题,往往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障碍,但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好电路的连接情况,则解题的思路就通畅了.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此外,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跟学,不让学生自学,学生对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结果全凭耳听脑记,往往会因时间的关系而淡忘。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个体是在真思维还是在假思维,是有效思维还是无效思维。小学语文"学案教学"的探索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在"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节中,我从预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操作、阅读、讨论、思考和练习,通过交流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归纳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并逐步克服连接并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分析解答电路分析问题时容易出错。为了展示学生分析电路的思维过程,可以将电学小实验与习题分析解答思路的"可视化"相结合,把其中的物理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形或者微课呈现出来,还原学生的思维路径,暴露并纠正学生解题中的错误,进而提升学生分析解答电路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对于初三刚刚学习串并联电路的学生来讲,能否准确地判断出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是比较困难的.但在好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移点法"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生长.以"做"启"智"的数学课堂,需要给足学生操作、感悟、探讨、体验和反思的时空,充分展现他们的实践潜能和思维潜能,让思维持续活跃,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做"出来,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为老师的教学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笔者作为数学老师,在多年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数学课堂的另类"三维"课堂教学目标,这里的"维"不是"维度"的意思,而是"思维"的意思.我们提出的"三维"是:知识思维、教师思维、学生思维.知识思维是指教材对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或命题者对数学题目的呈现方式;教师思维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知识思维的自我理解和认识;学生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时对知识思维的自我理解与认识.这"三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分歧,我们认为能将这"三维"充分体现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数学课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