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们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思想品德课堂,给思想品德课教学自然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詹立信 《教育》2014,(9):39-40
正思想品德课是基础学科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获得教益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和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解,认为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感悟,灵魂得到升华,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也可把它归结为思品生活化,生活思品化。以下主要探讨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教育的教学策略。理论支持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是陶  相似文献   

3.
"激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缺少激情,进而提出要让教师理解激情,要有激情的观念,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激情.  相似文献   

4.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我在教授初中思想政治课时,努力让教材融进生活,让课堂走进生活,创设充满生活味、人情味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具体操作时,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是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需要。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其宗旨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是整个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根本之所在.而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则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如果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就能让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7.
初中思想品德课,贵不在"教学"而在于"体验",重不在"知识"而在于"思维",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这两点呢?学生内生力的激发,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开辟了新视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内生力的激发,以期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德育功能.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的影响,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为了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一味地放大和强化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新课和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初中思想政治也改为初中思想品德,更突出它的德育性,其教材的编写也更新、更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具有时代感,更富有德育性.但是,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我们不少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也没有彻底转变,种种因素使得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思品课教学还没有真正体现和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就像是空中飞翔的鸟儿,海里游行的鱼儿,在知识的天空翱翔,在知识的海洋游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自由,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感染下,在活动的体验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思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1.
现行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寓传统的知识理论于众多的课堂活动中,以大量反映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社会生活案例生动有趣地教育学生,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处事,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课堂活动的教学就成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重要形式,如何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现略谈一下课堂活动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  相似文献   

14.
<正>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教育通过生活发出力量并成为真正的教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活水""源头"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它是思想品德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素材"。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与时俱进,根植于生动、丰富的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活水"引进课堂,坚持从社会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思想品德课应"源于生活,服务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思想品德课堂,给教学自然地注人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一改以往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感悟人生的意义.但有了好教材,还得有好教师去教才行.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理念,让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效用才能得以发挥.那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8.
刘密枝 《学周刊C版》2010,(5):116-116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较少,所以学生普遍对这门课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绩便成了摆在广大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下工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想学、乐学这门课。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快乐教学法,并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实践证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机械的灌输只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要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感悟,也就是说,要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征所决定的。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这对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20.
一、"活动式"教学的提出. 回顾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一般要用讲解、提问、训练的方式来主宰课堂;而学生的"学"只是听答、练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由于教学存在着明显的成人化和概念化倾向,不仅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而且使教学局限于书本,致使道德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分割,直接酿成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缺乏实效的不良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