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父母的纵容和溺爱往往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日渐叛逆的性格,父母到了拿出威信来对他说“不”的时候了。你对孩子说过“不”吗?你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不”吗?有许多父母由于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也不忍心对他们的请求说一声“不”。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首先“生育”一个素质优秀的孩子。于是,许多准父母就想到了胎教。胎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文字记载,此后,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人不断总结并完善其理论,总结出“调情志”“节饮  相似文献   

3.
《家长》1996,(2)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古今中外名人的教子之道,对我们会有启发。一“志当存高远”。一千多年来,诸葛亮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他的家教思想至今还值得我们借鉴。他教导子女要“志当存高远”,所谓高即品格高尚,于国家于民族要有贡献;所谓远,要志向远大,眼光远大,不沉迷于眼前蝇头小利。他在《诫子书》中,还教导子女要讲究修养,他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廉”,“非  相似文献   

4.
<正>一、同床而眠与依恋关系的建立任何家庭中诞生的孩子都具有独特的本能——“母子一体”“母子连心”,孩子与父母同床而眠是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过程,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婴儿期有心理“印刻”现象,如果出生后与父母同床共衾而眠,更易于“印刻”父母,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所以自古以来,父母自己带孩子睡觉的习惯还是有重要意义的。现在的父母不能简单地以自己带不好,或者夜间翻身会压坏自己的孩子为借口,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相信“手”之家教理念会带给每一位家长以深刻的启迪。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教育孩子要有恰到好处的赞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赞扬能开启孩子迈向成功的大门。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自己首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通过手机教养孩子。“手机教养”由“手机依赖”发展而来,它的出现与流行不仅与客观环境因素有关,更与父母的人格特征、教养压力和生活压力等个体因素有关。“手机教养”貌似缩短了亲子间的沟通距离,但它实际上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为孩子逃避与父母的沟通提供机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而损害其心理健康。为减少父母“手机教养”行为,社会应合理分配资源,让父母尽可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也要学会缓解自身的教养压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事半功倍的方式教养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7.
近日,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学生为父母做件简单的事情,让他们当面对父母说“声谢谢”。并从“说谢谢”开始,培养孩子感恩社会、老师和父母的感情。这个活动意义不同寻常。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付出是相当大的。但有的孩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连说一声“谢谢”也不肯。有的孩子在校园里大手大脚地挥霍,全然忘记下岗父母的艰辛;有的子女有了工作和收入,却还向父母伸手,常“常啃老”“、吃妈”;有的子女虽然肯给父母钱用,却很少“回家看看”……“感恩教育”真不该缺失,因为只有知道感恩,才可能懂得回报。如果连一句“谢谢”…  相似文献   

8.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发出一种日益强烈的感叹:孩子不听话!当爸爸妈妈的要孩子做一件事,比方说让他倒一次垃圾,或是刷一下牙,孩子都会脖子一拧,说一声“不!”我们从观察和研究中不难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常常不在孩子身上,也不在父母说的“话”本身有什么不对,而往往在父母自己没有把“话”说好。合理的要求,不恰当的表达,结果使孩子不肯听话。因此,欲使孩子“能听话”,父母必须懂得应怎样“说话”。父母说话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如果父母向孩子提出的是“要求”,那么就不是“请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按照人际交往与家庭教育的原理来看,“请求”和“要求”在孩子心理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看来,请求是可以选择的,既可以照办,也可以不照办;要求则是不可选择的,是必须照办的。因此,要让孩子听话,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这个原则,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7,(3):61-61
林格在《父母只做3件事》一书中提出,有3件事,是父母应该学着做的!其一,不当“法官”,而是要学做“律师”——所谓的不当“法官”,就是要求父母不能等到孩子“犯了事”后才管教孩子,而应当防患于未然,父母对孩子要像律师对待当事人一样,了解、调查、倾听孩子的心声和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唯一宗旨,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0.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11.
冷学宝 《辅导员》2010,(18):15-15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根本宗旨都是为了促成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倘若在孩子的心目中,“掏出一片心”来的父母成了不爱欢迎的人,甚至成为孩子眼里的“祸害”,那么,对于以培育孩子为己任的父母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失败。美好、美丽、美妙的爱竟然结出了如此难堪的“果实”,叫人想起来不免有些伤情。  相似文献   

12.
单志艳 《人民教育》2022,(20):33-35
<正>在替孩子做决定时,中国父母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是为你好”“你必须听爸妈的”。这看似是无私的理由,却显示出父母忽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以爱的名义来包装自己的控制欲,剥夺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听话教育”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与中国农耕文明中长者经验更加丰富,经常向年轻一代传递生存技能的文化传统有关。因此,即使到了后喻文化时代——年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很多父母依然抱着传统观念不放,认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自己人生经验丰富,以父母权威自居,完全不给孩子一丝发言权,这么做无非就是认为按父母的做法孩子可以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父母就肩负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然而,诚如国外一名人所说,“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不见得有做父母的资格”.那么,做父母的要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资格,成为一名出色的“第一任教师”呢?根据现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现状,笔者认为,做父母的必须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着重从下列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一项儿童调查惊人:“父母让我们真心烦”在孩子心里,最让他们烦心的是什么?济南市青少年宫对济南的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200名年龄在3岁到12岁的小朋友道出了让大人们吃惊的答案。问到在家中最烦心的事时,49%的孩子认为“父母唠叨”最让人心烦;20%的孩子认为“大人常打牌、麻将”让人心烦;19%的孩子为父母“很少让自己出去玩,或不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而心烦;15%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抽烟、喝酒”让人烦;14%的孩子对父母“让自己多做作业”感到心烦。即使感到心烦,仍有40%的孩子不敢给家长提意见。给大人提意见会怎么样,他们能接受吗?3%的孩子认为“大人根本听不进”;40%的孩子认为“大人有时能接受”。  相似文献   

15.
父母们聚在一起 ,恐怕谈得最多的都是关于孩子们的问题———谁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为此父母的确付出许多 ,实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今 ,最流行于父母孩子之间的话题便是“减负”。的确 ,孩子应当“减减负”了 ,“父母心”为孩子加上了各种负担 ,反而适得其反 ,这一现象是举不胜举的。为此政府为孩子们“出头” ,提出“减负” ,实令孩子们感激不尽。不过 ,据我发现 ,“减负”大多有名无实。孩子们在家中向父母提“减负” ,父母说“减负是学校的事 ,别人减负 ,你不减负 ,才能更有出息。”孩子们在学校向老师说“减负” ,老师说“减…  相似文献   

16.
朱莉  木制墙 《家庭教育》2009,(10):32-33
经常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问我:“张老师,你认为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的回答是:“健康、快乐。”也就是说,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健康不健康,快乐不快乐?”  相似文献   

17.
“爸爸,你说家长打自己的孩子违法不违法?”一天,我下班刚进家就被读小学的孩子拦住了。“你说呢?”我反问孩子。“当然违法!”孩子似乎理直气壮。“违反什么法呢?”我又问。孩子笑了:“我也说不明白。”父母打自己的孩子也是违法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教育法》第四十九条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父母爱和教育爱,但对父母来说,有两种不可取的、势必遭到失败的爱,这就是溺爱和粗暴的爱。首先谈谈父母爱中的溺爱。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高尚的情感。他们把一切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有些父母爱得不当,爱得过分。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孩子每一言行击掌欢呼,笑逐颜开,但却从不考虑这是什么言行,会得到什么结果。常见有的父母在爷爷奶奶在场的情况下问孩子:“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谁吃?”孩子答道:“给我吃。”对此有的父母并不介意,甚至还认为孩子“聪明”。这样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江总书记《谈话》精神,笔者最近对本校家庭教育现状作了些调研。其总体情况尚好,但纰漏也不少。具体表现有以下七种现象: 之一,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而超限满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切顺从孩子需求; 之二,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或打工,家里其他人谁也管不了。孩子成了“出笼之鸟”,无所约束; 之三,家教目标不一致,父母严而无格,爷爷奶奶爱而无度,形成了“革命”与“保皇”两派之分; 之四,父母离异后,随母者继父厌管,而母亲又不  相似文献   

20.
你对孩子说过“不”吗?你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不”吗?有许多父母由于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从来不会也不忍心对孩子的请求说一声“不”;而有一些父母由于没有掌握拒绝孩子请求的技巧,因此他们生硬、冰冷的话语往往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针对0~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既拒绝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又能避免对他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