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课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教师的提问是其中的关键方面.以下我们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位教师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怎样烧开水最省煤气"为例来说明教师如何进行"预设性提问"与"生成性提问".1 教师的"预设性提问"所谓教师的"预设性提问",就是教师在备课中所  相似文献   

2.
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都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但是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这里又颇有一些学问.  相似文献   

3.
"教过"不等于"学会".文章引用一个真实教学案例,印证了这一观点,并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学历案".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的实践活动,其结束的标志应该是"学会",而绝非是"教过".专业的教学方案必须以学生"学会"为逻辑起点,重视信息二次转换的设计,教学必须依据专业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有人戏称新课程是"新鞋子",课改前的课堂是"旧路子",还有人接着统计说,目前有超过70%的教师属于"穿新鞋子""乱走路或走老路",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拎着新鞋子",但"穿着旧鞋子走老路".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目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困惑甚至手足无措的客观现象.那么所谓的"新鞋子"与所谓的"旧路子"是否就是"硌脚"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新课堂的"新"体现在何处?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模式是  相似文献   

5.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中的"上"是通假字,本字应是"尚".尚,副词,还也.古代皇帝可称"皇上",而且也可简称"上",如《促织》:"上大喜悦."但《论积贮疏》是贾宜直接写给皇帝的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建议,加之篇末又有"窃为陛下惜之".那么,此处的"上"就不宜解作"皇上"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有两种话语形态,即"合理性"与"合情性".长期以来,心理学的"合理性"过度膨胀,所取得的成就大多体现在理沦上、实验室里以及合理的研究方法上.但是"合理却不合情",严重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现实性与真实性.心理学研究不仅应当"合理",而且还应该"合情",合乎心理的现实性.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合理性"与"合情性"之间保持一种张力,使心理学研究"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7.
性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在胡宏之前,很多哲学家都对性进行过深入论述,但他们都只局限于人性论,没有把性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胡宏哲学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他认为性不仅具有人性的意义,它更是宇宙间天地万物变化、生成之源与人伦日用之本.这种作为天下之本的性是善恶无法表达的,要做到"成性",必须"尽心".  相似文献   

8.
考试,尤其是选拔性考试都十分重视"区分度",因此命题者就会设计一些能体现"区分度"的题目,俗称"把关题".有人认为,"把关题"就是难题.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把关题"究竟有哪些特点?下面列出四种类型的"把关题",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这类题.  相似文献   

9.
近期的语文课堂总感觉孩子们提不起精神,回答问题的也总是那几个所谓的"尖子生",其他同学更多的是在作"壁上观".面对优生的"精彩异呈",为师者不得不自我反思:为何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竟陷入了"一鸟入林,万鸟齐喑"的局面?问题究竟出在我的身上还是学生身上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JAVA语言中如何进行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数据的"相等性比较".通过介绍JAVA程序运行时的内存、运算符==、方法 equals知识,解析String类中equals源码,研究具体程序的运行过程,阐明各类数据"相等性比较"的实现技巧.  相似文献   

11.
匠者,总有一手"绝活",总有一颗"匠心"。做个"教书匠"又有何妨?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实践,少些"匠气",多些"书卷气"。这样的"教书匠",不也是很可爱的吗?  相似文献   

12.
叶秀山先生<关于纯粹哲学>一文旨在针砭时弊,反对哲学研究的学术稀释与偏离.但"纯粹哲学"和"哲学的纯粹性"之间尚有概念上的微小差异,提倡"纯粹哲学"但也不能囿于"哲学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13.
解构语文"接受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性学习是"以学生对现成知识技能的理解记忆、巩固熟练和迁移运用为主线的学习方式".《现代汉语辞海》对"接受"的定义是"容纳事物而不拒绝",可见"接受"是一种学习行为,一种学习态度."接受"的主体是学生,这种学习并不排斥学生"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接受知识信息呢?  相似文献   

14.
<孟子·离娄下>"天下之言性"章说: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1](P584-588)这一段话有三个"故"字:"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苟求其故",如何解释?一般认为这一段话应该是批评当时的种种人性论的,第一、二个"故"字意思相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当代《比较文学》教材编写有突出"专著性",忽视"教材性"倾向,认为应该由"专著性"回归"教材性".  相似文献   

16.
单词性作为函数的基本性质,历来是考试的考查重点.但单调性考查一直并不"单调",内容上常常与导数结合,并且题型也是常考常新.下面举例说明.一、求单调区间  相似文献   

17.
先说"连及".《易·系辞》云:"润之以风雨."雨能润物,风怎能润?其实这里只取"雨"义.象这种语言习惯上的"因其—并及其—"连类及之"的现象,就叫"连及"修辞格.课本中用"连及"格的例子有:《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耳目",仅用"目"义.再说兼言.《论语》"沽酒市脯不食."食"兼言了"饮",因为"脯"可食,而酒应说  相似文献   

18.
当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是由N个(N很大)分过程组成时,命题人往往会对这"N"设置"陷阱".解题者一旦掉进这个"陷阱",就很难做出正确解答,所以解题者只有设法绕过这个"陷阱",才能"柳暗花明".下面来看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都是由无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语文也不例外.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教学的知识显现性不强,因此,语文教学突出"知识点"显得尤为必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备课备"点",课堂授"点",作业练"点",检查考"点".  相似文献   

20.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崴 《教师教育研究》2001,13(6):14-16,7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原因 我国一直把教师培养称之为"师范教育",把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之为师范大学、师范学校等.从词义上看,"师范"中的"师"意为"教师"、"效法","范"意为"模子"、"榜样",合起来即为"学习的榜样,,[1];还可以表述为"可以师法的模范".从其内涵上看,"师范教育"蕴涵着较多的伦理学色彩.比如我国古代认为,"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2]、"师者,人之模范也"[3],韩愈对教师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4].在英语中,师范为"NORMAl",由法文NORMALE,源于拉丁文NORMA,原意为木工的"矩规"、"标尺"、"模型",含义为"规范".概括来说,"师范"一词同教师的称谓及其职业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