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语文试卷命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要求,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既注重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考查,又立足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悟;既延续近三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又体现"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风格,期望能对今后日常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的原则,延续了近四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传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关注现实生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导向,期望对初中日常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本着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发展的原则,延续了近四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传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关注现实生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导向,期望对初中日常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坚持稳定原则,重在考查基础 试卷体现了以稳定为主的基本格局,具体表现在:一是题型稳定,阅读部分保持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大基本题型;二是架构稳定,整份试卷的结构框架一如既往,依然延续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三大板块,共27题,题量和基本分值不变;三是难易度稳定,遵循了《考试手册》规定的1∶1∶8.  相似文献   

4.
陈美 《现代教学》2013,(6):39-40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坚持“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原则,体现了“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文自修》2007,(11):48-49
2007年秋季高考已经结束,从整体上看,上海语文试卷的命题思路和意图都与以往几年大体保持一致,严格遵照了《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切合上海地区考生的实际情况,努力贯彻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并力图体现二期课改的有关理念。在考查广大考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现实、吐露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整个命题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难易适度,坡度合理,风格平实,稳中求新。我们的宗旨是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要有利于引导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本人认为落实中考复习实效性,复习教学中必须着眼五个环节,在"实"字上下工夫。 一、认真研究、准确把握《中考考试命题说明》《中考考试命题说明》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指导中考考试命题以及复习迎考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标准》在中考中的文本体现,是搞好复习迎考的基本依据。因此,解读与把握《中考命题说明》、了解考察内容与要求、明确复习目标是搞好中考复习的第一环节。教师在实施复习教学前,首先要钻研《中考考试命题说明》,整体把握考什么、怎么考。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的遵义市中考语文试题,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为范围,以《遵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标准(试行)》为依据。”试题继承了近几年语文中考命题的思路,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全面考查了考生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等方面的能力,遵循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梅亚东 《现代语文》2014,(9):117-118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要求,而中考语文命题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模块的分值占总分值的30%。所以为了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  相似文献   

9.
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强调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按照这一要求和结合教育部关于2000年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今年的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语文试题的命题在传统的形式和内容上又出现了新的态势。下面,本文就这次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和试卷中体现的命题趋势作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前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考说明》,从而把握中考方向因为《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中考命题重要依据,在中考复习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课程标准》、《中考说明》的研究,能明确考试的要求,了解题型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使自己能较好地把握知识点和不同层次要求。复习起来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  相似文献   

11.
综观2005年各地中考英语试题,笔者认为2006 年中考英语命题将在坚持2005年命题原则和导向的基础上,紧扣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既注重考查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课书英语》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确定考试范围。继续体现“稳中有变”的精神,在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略加调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考语文复习的内容涵盖面广,如何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实现备考复习效果的最优化,这是中考复习备考的关键.我认为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因为《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学习、考试、评价的"法规",《中考考试大纲》又是从考试的角度作了一些规定.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试卷的总体布局一般趋于稳定,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是专家们精心设计的.我们必须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发挥考试考核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检测、评估与导向作用,思想政治学科1999年中考命题工作,本着有利于执行《课程标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一、求变化,体现考试改革的要求。今年思想政治科中考命题是在《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总结了近年来命题经验,吸…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初中语文考试评价的原则 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河北省初中语文学科的考试评价(以中考为代表)始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又通过《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考试评价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精细化,一些向课外拓展的内容和当年将要有重大变化的部分,都会在"考试说明"中加以体现.例如,2009年要扩大文言文的考查范围,于是在"考试说明"中就明确增加了三篇文言文篇目,并在当年的考试中考到了其中的一篇,所以,"考试说明"的指向性非常具体和明确,要认真学习并加以落实.每年的中考命题都要遵循一定的命题原则,了解这些原则,可以消除对中考命题的神秘感,能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并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西藏自治区中考语文试题,按照《西藏自治区2016年初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形式和结构命题,试题在平稳中求发展,发展中有创新,力求既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又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体现了我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考,过渡新教材的内容将首次作为考核的内容,语文中考在依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简称新大纲)命题的同时,将努力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于稳定中求新、求变、求活,更加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积累、注重能力、注重素质,注重创新,加强综合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力度。因此,关注并探究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近两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命题和考试,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的实际,对命题特点和趋势作一个简要分析,并对新一届初三的复习备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一、课改实验区中考命题的原则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考试的命题应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各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命题,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再过一个多月,上海将进行全市性的语文中考。有考试必有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众所周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考试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由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相对稳定,中考试题不可能也不必要每年都有大变,因此,“相对稳定,稳中求进(变)”的命题原则,理所当然是历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所谓“稳”,是指基本不变。具体来说,一是考试时间、试卷总分、试题内容(阅读与写作两大板块)不变。二是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要求不变。文言文阅读重在“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读读背背为主”。现代文阅读强调“在整体理解基础上的咬文嚼字”。写作仍注重考核学生一事一议的议论能力与写人、记事、状物的记叙能力。与“稳”相比,考生更关心的也许是“进(变)”。90年代初,由于上海的初中生分别使用 H 版与 S版两套教材,有关方面据此定下了“考基础,考能力,考共性”的原则,中考命题必须是“一纲(《初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一卷(同一份试卷)不分叉(没有分叉的  相似文献   

19.
闵迪 《中文自修》2008,(3):52-55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沪教基[2005]7号文件精神,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思想是: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三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既要体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性质,又要让优秀学生能够脱颖而出。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和试行的二期课改要求,命题要注重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导向,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本市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李新 《现代教学》2014,(9):54-55
2014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与往年基本保持稳定,它依据课程标准、考试手册和《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严谨扎实地命题,考点布局合理,题型基本稳定,题量与往年保持一致。此外,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这份试卷也有其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回归知识,注重能力,努力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