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球迷(4)     
自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返回国内后,我就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发生翻天履地的变化。当我在打进阿根廷队那个进球后次日与其他国家队队友登机返回康考德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同其他队友一样,我对球队以极其不幸的方式从大赛出局感到很失望,同时也有点兴奋,因为我毕竟在最大的足球舞台上打进了我生涯中最漂亮的一个球。有些媒体的反应有些疯狂,他们认为这个进球是世界杯史上最精彩的进球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球迷写歌是许多文艺工作者多年的夙愿,如何写好球迷?如何表达球迷的心声?音乐工作者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然而,好的球迷歌曲还是太少了。《啊,球迷》是从作者创作的三十多首球迷歌曲中选出的一部分,三位作者都是狂热的球迷,他们熟悉球迷的生活,熟悉球迷的感情,《啊,球迷》较好地反映出球迷的风采。作者尽管很少写歌词,然而,为了抒发球迷那火热的情感,为了表达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他们终于奉献出这组球迷的歌。歌词还不够成熟,还显得粗糙、单纯,甚至不像歌。我们热切希望专业、业余音乐工作者批评指正,并为歌词谱曲、演唱,在传唱中再作反复修改,使中国球迷通过这些球迷自己的歌曲表达心声。  相似文献   

3.
我的球迷观     
中国人素有爱热闹和凑热闹的癖好,凡是新奇、时髦的东西,必定是万人跟潮,凑成一幅热闹非常的景观。当今球市的火爆,球迷的踊跃,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这种心理与时尚惯性牵引所致。否则,便不好解释球队的水平与球迷的热情之间巨大的反差了。一个真正成熟的球市,其球迷的水准是不应该只满足于赶时髦和凑热闹的档次。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若对球迷而言,可谓门道与热闹都应兼看。高品位的球迷应该是这样一种人:他对  相似文献   

4.
我要当球迷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爱上了体育,爱上了足球,爱得痴迷,爱得沉醉。学生时代的我是体育课的逃兵,每次体育测验我都是着急上火而后却还是不及格。我只喜欢写写文章。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马拉多纳,直到有一天因为工作关系我和体育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被一些人深深地感动了……我知道马拉多纳的时候,还是小学时。那一年他被评为“世界十大风云人物”,后来知道:他在一次大赛上连过5人破门入球,夺得大赛金杯。我喜欢马拉多纳,不是因为他是运动员,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人。矮小的他,耸立在巨人丛中,他的成才之路足以激励任何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5.
吕皓 《乒乓世界》2004,(7):i006-i006
姥爷特兴奋地拿着第四期《乒乓世界》。千里迢迢从小县城赶来告诉我,“大维杯”乒乓球有奖征文开始了,要我也写篇试试。望着神采奕奕的姥爷,还有刚给我换完底板回来的爸爸,一时间我只觉得心潮澎湃,脑中闪过了许多以前他们打球的画面。一种惬意的感觉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6.
****成长**** 从罗伯特·施旺那里争取来五个密勒的战果,令小弗朗茨和伙伴们狂喜了好一阵子——实在是在此之前,他们拿的钱太少。 当时的拜仁正处于蒸蒸日上阶段,队中的贝肯鲍尔羽冀日渐丰满,不久后,由他和队友穆勒、迈尔一道组成的中轴线成为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1966年的德国杯冠军,1967年的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德国杯冠军,1969年的德甲联赛冠军、德国杯冠军……凭借这些新贵,拜仁队在短短几年间用一座座冠军奖杯奠定了在德国足坛的统治地位。这其中,贝肯鲍尔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他的天赋,他的睿智,成为足球行家乐此不疲的话题。曾任德国队主帅的泽普·赫尔贝格尔就说:“弗朗茨·贝肯鲍尔掌握了防守与进攻的精髓。他在场上全局观强,防守灵活,其传球到位以及快速插入中场的本领不仅使行家赞赏有加,而且也使爱看艺术足球的球迷们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7.
下午7:15 我们开始进行热身运动,首先是慢跑,接着是一系列的跳跃和牵拉运动,然后我们以75%的跑速进行了中速跑.最后做了几组短距离冲刺跑.这之后我们花了大约10-  相似文献   

8.
(1) 欧洲人迷球迷得出奇,西班牙球迷则更胜一筹。西班牙侨领陈先生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有两个西班牙人朋友是两口子,经常到我餐馆里吃饭,慢慢地我们也就熟了。一天,这两口子请我到他们家坐坐,我去了。一进门我就发觉特别不对劲儿,一切陈设都不对称,尽管什么都是成双成对的,但图案样式却各是各的。一个带有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的标志,另一个必定带有巴塞罗那俱乐部的标志,而且锅碗瓢盆衣物家什全都如此。卧室更有意思,一张大床,  相似文献   

9.
“球迷哲学家”赵忠祥闻名全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说起足球来,侃侃而谈。令他欣慰的是,与世界杯分手24年的巴西队又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0.
山东球迷分布较广,与广东、辽宁一样,是由好几个地方组成的山东球迷群体。依托它的主体是两座拥有甲A球队的城市济南、青岛,此外还有潍坊、淄博、曲阜、枣庄……山东足球历史并不悠久,在我写地域球迷时,发现上海、广州、北京、大连、天津等大城市在上个世纪初甚至上上个世纪末就有一定规模的足球运动了。而我翻阅了一下中国足球史,1930年在杭州举行第四届全运会,共有12支球队参加,连安徽、浙江、江西都派队参加,但山东没有。直到1933年在南京举行第5届全运会,山东才有球队参加,但没有名次。解放后,山东的足球一直不  相似文献   

11.
“5.19”是什么?是华盖运?是耻辱?还是恶梦?也许文人和社会学家会重新评价它。然而,它至少是一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灵魂在痛苦的气息下“5.19”的一切,全国人民都在电视屏幕里看到了,当然也包括我的那张痛苦万状的脸。那时,我的精神全垮了,人也傻了。我不知道我们是怎样走进三看台的休息室的。队员们丧气到极点,眼睛都湿着,有人在哭。外面的球迷们使劲地敲铁门,拼命地喊:“打倒曾雪麟!”“枪毙曾雪麟!”我们出不去了。后来,我  相似文献   

12.
追寻曾雪麟的自述,来到了“5.19”前夕。不曾想这赛前的桩桩件件竟是如此这般。真令人感慨系之。“5.19”非战之罪也! 列位看官也可仔细品味,相信会有公论。  相似文献   

13.
尽管重庆因成立直辖市而与四川“分家”,但至今人们总是用沿袭了多年的“巴蜀”这个称呼来形容他们藕断丝连的关系,他们的球迷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域球迷的文化特性很值得我们研究,从一个城市对足球的钟情,也能观照出该地域的人的文化品位、消闲与生活方式、传统与现代的变革。北京是个很独特的球市,曾有人预言,别指望国内比赛能在北京火起来。北京人见世面多,什么高水平球队、重大比赛,北京人都不愁看不见,也绝没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心态。职业联赛后,球市发生了转机。当然,这个转机来源于球队发生的巨大变化,北京国安队以“抢快灵”的鲜明风格在职业联赛初期的足坛上独树一帜。久已对进足球场看球兴趣不浓的北京球迷一下被“挑动”起来。而“国安永远争第一”符合了北京人的首都意识,北京人坐在看台上也不想低人一等。北京人在球场寻找着这座城市的凝聚力,也在寻找着某种失落。由于首都多年来一直享受着优惠政策,50年代各地的很多体育精英留在了北京,直到70年代末,北京的体育仍是全圆前两名,但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北京体育退到第二集团,北京的体育迷不满足于这种状况。北京国安队曾如一匹黑马杀出,且不时露出点儿冠军相,北京的球迷也就更来劲儿了。1996、1997年足协杯北京连拿两届冠军,不少在场的球迷就像家中遇到了什么喜事,有的甚至在看台上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上了中学以后,我才知道了什么是NBA,才开始从篮球场边的看客,慢慢地成为了球场内的一员。可惜,我的身材很矮,所以经常成为被遗弃的对象。不过我还是坚持在场边等待,等待着一个机会,上场摸一摸篮球。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失望,我觉得篮球在渐渐地远离我,但那却激起了我对篮球更多的渴望。记得有一次课外活动,老师们在打比赛,我自然是一个忠实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场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曾经是地直队的主力组织后卫,因此我小小年纪就喜欢坐在场边看大人们在篮球场上驰骋。多少次,我仰望篮圈,从那个圆圆的世界中,我看到了另一片天空,向往着能穿越这个篮圈,飞向那片绚丽的世界。 那时,在我看来,篮圈是永远不能超越的,而抛出的篮球就是人们抛出的希望,这希望可以超越篮圈。但,有一场比赛却永远地改变了我对篮球的理解,也给予了我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17.
他刚从南京回来,有些风尘仆仆。他眼下的生活还是少了不东奔西忙,四蹄生烟。不过,他的精气神挺足。倒象是不奔波,不呼吸赛场的空气,他就会生病,或者委靡。然而,他从来没有随意颓唐。尽管他也遇到了那么多不称心的事……我第一个不称心,是少小离家,离父母,一直到现在。父母死都未能见上面。第二个不称心,是没进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二日。北京市先农坛体育场内,市体委三搂半会议室里,北京足球队的领队、诸教练及全体队员百余人欢聚一堂,与他们的台柱子——即将接任国家足球队总教练的曾雪麟依依话别。希望、嘱托,笑语喧哗,令人难忘。热气腾腾的欢送会散去了。曾雪麟走在清凉的路面上,晚风拂动着他染霜的鬓发,夜空却给他带来无形的压力。他不觉仰天而嘘,思忖不已:明天,他将要在一个不寻常的起点上起飞了,然而,那又是怎样的气候呢?  相似文献   

19.
1985年6月1日——曾雪麟辞去国家足球队教练职务的消息,仿佛一个有力的句号,终结了“5.19”的风波,使一切宁静下来。工人体育场是宁静的。国家足球队驻地也是宁静的。曾雪麟坐在家里,空落落,冷清清,独自叹息,更是宁静的!然而,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他的内心却一刻也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20.
贝利,一个多情、好心、热诚,把每个人都视为朋友,从不反叛,从无奢望的小伙子,当年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荣誉呢? “我当时几乎无法想像,巴西每一个人都认识我。16岁时,我第一次在国家队里踢球。我周围的球迷越来越多,每人都给我出主意。我很乐意为这些人踢球。我不愿让我的不佳表演使任何人失望,他们也察觉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