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为”是道家的基本观念。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无为”是与“道”以及“自然”紧密联系的。“道”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道是万物之本原(道原),是先天地而在的存在,也是事物之本体(道体),是某一物之所以成为某一物的根据。而“道”化生万物、成就万物,并非为了什么目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道之本性即是“自然”。“自然”的本义是“自其然而然而不强迫”。就自其然而不强迫而言,“自然”也就是“无为”。自然无为既可以合而言之,亦可以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故日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  相似文献   

2.
“自然”之道和虚静观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文艺观点,将它们与老庄的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和虚静观相比对探究,可以看出道家对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影响十分巨大,可以鲜明的感受到其中的道家存在。  相似文献   

3.
张桂敏 《教育艺术》2007,(10):22-23
“无为”,是道家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将其译为“禁止违反自然的行为”,“无为而冶”的管理思想在道家哲学中极具特色,并被奉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道家艺术对自然无为的崇尚是沈从边城世界的主题,道家人格风致的美在林语堂笔下的道家人物中经常可见。道家尤其是庄子的诗化叙事艺术开启了整个中国学的诗化叙事传统,营造出优稚的诗化美(“情调美”)。道家艺术让中国现代学具备了逍遥美和对大自然(山水、民俗)的关注而生出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自然无为。表现在教育思想上,就是教育目的“合于道”,读“自然之书”的自然知识观,无为抱朴的伦理道德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6.
道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流传很广泛的一个学派。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老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理念及自然无为的态度,使人们进一步领会"无为"思想中的"有为"价值。  相似文献   

7.
道家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老子》为主要经典。《老子》言简意骇,博大精深,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富有诗韵的语言,探讨了宇宙、自然、治国和修身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以无穷的启迪。道家的“无为”思想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已经内化到当代中国人的头脑中。道家“无为”思想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与马尔库塞的生态美学思想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由哲学、伦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道家与马尔库塞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开出一剂良药,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从“法自然”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动物性的自然特征;远古的社会是理想的,有为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对儒家用有为政治治国的主张展开批判,提出人应该返回到无为的原始状态,本文试对道家的这一思想作简要析评。  相似文献   

10.
王林林 《文教资料》2013,(15):44-45
以"无为"思想而著称的道家,主张尊重自然界、人类社会,由此达到"无为而有为"的理想境界。汲取道家这种"无为"思想,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偷工减料"、"不求甚解"、"留有疑问"、"要求阶梯式"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无为而有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老庄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社会-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怀有一大悲情。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源于“人耳人耳”的一种力图挣脱自然本根的“主体性”追求。随着这种追求的越加强烈,人背离天地宇宙越远,人越加丧失自己生存的依据。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又从心智的开启、工具的发明开始。心智的开启、工具的发明,出自功利的追求并强化着这种追求。由之,人不仅与天地宇宙分隔与对立,个人与他人和社会陷于分隔与对立。人被迫陷入双重的对立与冲突之中,再也无法摆脱。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带来的是悲剧性的运命!老子从宇宙论支撑了他对进步与文明的批判,建构起“回归自然”的社会理想;庄子则从对人类认知可靠性的深刻反思,引出了“荒诞意识”与“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思想的要点是: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的内在关联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人在自然界中要准确定位;牢固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协调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是各个时代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演进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制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存在论前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锁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相互中介、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对人的报复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当今人类探索走出发展困境的具体路径的思维平台和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4.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类以来,自然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凡是在人迹所至之处,自然均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人的印记,这样自然就成为“历史的自然”,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和生存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传统和谐状况遭到严峻的挑战,环境伦理问题、资源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必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定的伦理理念与伦理规范的统摄下,以恰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同时又能适应自然、欣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人-自然(环境)-社会系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寓于现实的劳动活动之中。人的劳动活动包括三重维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人与人的关系是其外在性条件,而人与自身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规定性。从三重关系角度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推进其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由和谐到冲突,再从冲突走向和谐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人与自然人和谐走向冲突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走向未来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正承受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加大生态道德建设力度。培育生态道德,要启动习惯力量,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胚基;彰显理性力量,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念;发挥情感力量,激发人与自然的情感认同;挖掘文化力量,拓展人与自然的亲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的诞生是对伦理主体、界域和思维空间的一次实质性拓展,开创了伦理学超越“人类视角”的新境界,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与自然和解,必须抛弃“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是建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观点对现阶段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三次对话——浅论诗人生命体验的跋涉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与自然的对称关系中,既有崇敬中的惶惶情愫,也有企图征服的大胆渴望,更有在平衡心境中的超越、契合。西方叙事文学用两千年记录下的人与自然的三次对话,浓缩了西方抒情诗人近二百年间的生命体验。这其中包括:一、自然崇拜情结;二、人与自然的对抗融合;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四、中西诗歌的共同指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