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的争论,是我国语文教学界由来已久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笔者既无力、也无意对此争论下一妄断.  相似文献   

2.
3.
4.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不懂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主要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叶刚 《山东教育》2005,(16):31-31
从来没有哪一节课能让我们如此感动.也从来没育哪一种感动能让我们如此铭心刻骨。阳春时节.“与新课程周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讲习会在浙江绍兴隆重举行。来自北京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以《再见了,亲人》的教学而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听课者。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聆听教者的天籁之音,再次分享学生的心灵悟语,再次感受那课堂摄人心魄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刘亚婷 《文教资料》2007,(36):126-127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落实两者的统一,首先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在预设目标中体现;其次教学时在语言训练和激情感悟中渗透;再者通过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革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它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归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紧紧围绕中心,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浓郁.它既是一篇出色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材,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被指责为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过于摇摆,灌输式的训练与乡愿式的散漫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并存。其思想背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人文性以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恰当平衡,前提是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与统一基础予以辨明。维持二者在实践中的平衡需要顾及到学生发展着的心理特质和水平,坚持中庸原则,通过创设优美、优雅和优质的语言环境,实施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被指责为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过于摇摆,灌输式的训练与乡愿式的散漫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同时并存。其思想背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人文性以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恰当平衡,前提是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与统一基础予以辨明。维持二者在实践中的平衡需要顾及到学生发展着的心理特质和水平,坚持中庸原则,通过创设优美、优雅和优质的语言环境,实施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0.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渗透。文章围绕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倡导探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梳理内容,总结语文教学规律;积累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采取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的方式,将两者合二为一,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摆脱高耗低效模式的目的,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开了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朱瑛 《教学与管理》2004,(10):54-55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语学科的发展变化是其各要素在社会化变迁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中国语教育发展的脉络来看,语学科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演变均与化的变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把握化变迁的方向为前提,对化作创造性的整合,以工具性、人性相统一为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瑞芳 《考试周刊》2009,(6):179-18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把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散学生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后,我对“语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专题讨论情况进行回顾,现将天津曹媛、内蒙古丛智芳、海南吴春娆、甘肃李建萍、杨昱婷等专家和代表的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趵突泉》是笔者执教的 ,由北京市电教馆录制的十节素质教育示范课。本节课从更新教学观念的角度出发 ,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寻找语文的根基。强化三个意识 :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发展意识。以读为本 ,从整体入手 ,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学习 ,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的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 ,言内之意 ,充分领会 ;言外之意 ,深刻领悟。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 ,语感的培养 ,内容的感悟 ,知识网络的建构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本节课教学主要经历三次领悟阶段和三次…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删掉了《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该课文由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调整到四年级的自读课本中,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凡响,众说纷纭。拍案而起者有之,举手赞同者亦有之。对此,我想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解读,来阐释自己的一点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国家建设人才,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既要注重学科的工具性,又要关注其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感、人文理想,弘扬民族的人文精神.文章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它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归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当我们读这篇课文时,会感到文中情感浓郁,诗意荡漾。作者仿佛面对朝鲜亲人的深情倾述,按捺不住感情潮水的直抒胸臆,眼前与回忆的有机融合,叙述与抒情的交相辉映,用词的精到,情感的升华,这些都是我们读这篇课文时爱不释手的。然而,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紧紧围绕中心,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的生死之谊,这更是作…  相似文献   

20.
朱瑛 《陕西教育》2004,(10):13-14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