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三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语言清新明丽,活泼灵动.课后小练笔、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写一写自己观察的动植物等语文活动穿插进行.学习这个单元,学生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定想去和小昆虫、小鸭子、小燕子...  相似文献   

2.
彭燕 《小学教学设计》2024,(Z1):132-135
<正>一、单元解读与思考三下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围绕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从节日、发明、建筑、艺术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语文要素有二:一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二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统编教材三下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人文主题和“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的语文要素来编排的。纵向来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对三上“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进阶和深化,不仅指向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指向表达能力的提升。横向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及风俗”“造纸术的发明”“古代人民的建桥创举”“名画中的古都风貌”等不同方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现行中师《文选和写作》(以下简称《文写》)教材,是将相同文体的文章编排在一起。构成一个单元,并以单元作为一个教学的综合单位。这种编排体例,对《文写》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如何分析处理教材?运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文写》课的教师极其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令人关注,是因为原来的以单篇课文为教学单位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行中师《文写》的以单元作为一个教学的综合单位的新教材、新体例的需要;以单元为一个教学的综合单位的单元教学教法,人们正在研究之中。一种具有模范性质的单元教学教法尚未为人们普遍接受,尚未出现。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比较法”运用于单元教学过程做了尝试,得出了“比较法”用于中师《文写》单元教学和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比较法是单元教学的一种恰当而成功的方法。现在就引入运用的理论和比较法具体的运用作肤浅的探讨,并以之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茂,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引起了教师极大的关注,同时也让一些教师产生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主题图”的困惑和思考。本文仅对“单元主题图”的认识与教学谈点浅见。一、对“单元主题图”  相似文献   

6.
第二册第六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驿路梨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除第一篇为记叙文外,其他三篇全为说明文。 为什么本单元要将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混合编排呢?不妨让我们揣摩一下编者的意图。“单元提示”中谈到:“记叙文或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不难知道,要写好记人叙事的文章,往往要动用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五单元中的“叙述与描写”;本单元《驿路梨花》中的“叙述与抒情”。同理,要写好说明文,也不仅仅只是说明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得兼用其他,或叙述,或描写,如本单元中的三篇说明文即是如此。不过,从本单元中的四篇选文看,尽管文体不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即让  相似文献   

7.
第二册第五单元共选用了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桃花源记》、《海滨仲夏夜》。其中、前三篇为“教读课文”,后一篇为“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提示”和四篇文章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作文范围说明一件物品 2.本单元作文要求抓住特点,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3.本单元作文题目①《我喜爱的×××(某种物品)》;②《美观实用的集邮册》;③《三好学生奖章图案说明》等。 4.本单元应用文练习写电报稿 [单元教法设计] 建议教师用“观察分格训练法”的方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一册的写景单元,包括四篇课文:《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春》、《海滨仲夏夜》,分别描写了不同地域的春、夏、秋、冬四幅风景画。如果把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及“单元练习”的提示综合起来看,这个单元的读写知识可以归纳为四个要点:①写最要观察细致;②写景要有条理,③写景要抓住特征具体地描绘;④写景要结合抒情。怎样引导学生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连成线、织成网呢?我在单元总结课上,运用条分缕析、综合比较的办法,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园地中,“单元教学”逐渐引起重视,下面谈谈我对单元教学探讨的体会。 我选用了两个单元,一个是记叙文单元三篇:《我的老师》、《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任弼时同志二三事》;一个是小说单元四篇:《小桔灯》、《社戏》、《最后一课》、《夜走灵官峡》。这两个单元都是课本的重点单元,以写人为主,有所不同的是:记叙文单元记叙的是真人真事,记叙了3个不同类型的真实人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语文单元教学,不论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师常常是平分秋色,担心学生学不好,每篇课文都精讲不厌。其实,教师这种周而复始、无限重复“、嚼馍”注入的辛苦教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消化”功能,而且也淡化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采用教好单元首篇、传递自学钥匙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大增,都说课改的春风真正吹进了课堂。发挥单元首篇的领航作用,大致有以下三个步骤:领会编者意图,把握单元全局。要教好单元首篇,先要初识整个单元;要了解整个单元,必先略知编者编著本单元的用意。学习钻研教材,不只是教师的事情,也应该成为学生学好课文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浏览单元目录,比较课文的标题,快速翻动每篇课文。这样,整个单元的概貌信息进入大脑。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单元提示,进一步了解全单元的内容及学习意义,并明了编者对学习本单元的要求。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共五课:《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生命生命》;《4.紫藤萝瀑布》;《5.童趣》。其中1、3两课是略读课文,其它课文为精读课文。从标题和课文不难知道,这个单元全部都是写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的,作者中有中国现代作...  相似文献   

12.
紧扣训练重点进行学法指导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广州市荔湾区教研室魏长娟陈国墀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讲读课文《月光曲》、阅读课文《小音乐家扬科》、独立阅读课文《一幅壮锦》。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及基础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分辨事物和联想”...  相似文献   

13.
鉴于现行语文统编教材多数单元文体相同,内容相似,表现手法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便采取“一次授多课”的方法来设计教案,组织教学。这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某种文体的基本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又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高中第三册第一单元的《天山景物记》、《海市》、《风景谈》三篇散文,各篇表现手法虽有些不同,但总的看来,都是选择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并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明确记叙六要素在写人记事中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让学生体会记叙六要素在不同文章中的不同运用;三是让学生学会在写人记事中恰当运用记叙的六要素。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三个问题,主要根据是单元教学要求。“单元提示”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要体会记叙的要素在文章中的运用,理解和推断词语的含义,并注意在作文中把记叙要素交代清楚。”其次,是鉴于过去有些教师教学的简单处理,有些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记叙要素所包括的三个方面,并能在文中找山记叙的六要素,却忽视了记叙要素在文中的作用与意义的理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析这一单元教材是围绕“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编排的。本组选编的三首古诗词和三篇散文,都是游子思乡、怀乡的绝唱。《古诗词三首》中,《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却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是论述能力训练的第七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论述中的论据对比、论点对比、设喻对比;掌握排比句与对偶句;了解抒情、描写与讽刺在说理中的作用。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对议论文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实践。因此,本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并在引析的逐渐深入中注意新旧联系。这些训练点的教学课文包括精读三篇:《路标》、《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阅读课文四篇:《想和做》、《“好得很”与“糟得很”》、《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谈“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看图写话是教师指导学生把从图画中看到、想到、感受到的内容用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以及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小老鼠玩电脑》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的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信息展开想象,学习表达”。围绕这个要素,教材选编了《古诗二首》《雾到哪里去了》《雪孩子》三篇课文,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小老鼠玩电脑》这个写话训练。不论是课文内容还是写话训练,核心都指向单元语文要素——课文是学习方法,写话训练是运用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写话训练中呢?笔者以为,唱好“三部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围绕中心选材”,“根据中心确定详略”,这两点在写人记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它们在文章中都处于主体的位置。它们的区別主要在于前者是对后者的必要而充分的材料准备,后者是对前者的精心而巧妙的剪裁处理。同学们在学习了“围绕中心选材”单元之后,再进入“根据中心确定详略”单元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教师教学本单元仍然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所在,主要是本单元的几篇选文《分马》、《社戏》、《狼》(小小说两篇《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已改为“课外自读课文”)均为“教读课文” ,且《分马》、《社戏》篇幅又长,涉及的人物又多,《狼》又为文言文,这一切都会给教师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如何才能圆满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呢?笔者特提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有三个:①学习归纳论点和引出论点的方法;②学习论述语言;③练习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提出论点的不同方式和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难点是议论文层次的划分及叙议结合的写法。考点是: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②议论文语言特点。 本单元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三到万》、《想和做》及《哨子》等中外不同类型的四篇议论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德的《最后一课》、余心言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孔子的《论语》(六则)组成。内容上都跟读书有关,前三课记事,反映读书生活;后一课记言,语录体,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除此而外,本单元的课文还有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记叙文,《最后一课》是小说。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的角度,都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是整个事件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两文都写了有关读书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