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凤 《现代语文》2007,(4):86-87
作家创作小说的本意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小说《浮云》一时轰动日本文坛就是因为作品独特的主人公形象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本意,那么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他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特有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王怀章 《现代语文》2014,(5):105-10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对于同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读,也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对于同样的作品,读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影响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呢?其实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是在作者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读者的再创作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对具体作品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祝福》是鲁迅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对它的主题思想、典型环境、人物塑造以及艺术手法等等,许多评论家、学者都已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惟有对叙述者与作者———即叙事学层面的探索,还较为薄弱,因此人们往往把叙述者“我”与作者本人———鲁迅混为一谈,等同起来,妨碍了我们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和理性分析,因此很有必要作一些辨析。那么,在一篇文学作品中,谁是叙述者、谁是作者呢?两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所谓叙述者,就是指作品中那个直接讲述故事的人,他更多的时候是以第三人称的身份出现,他超然于作品的虚构世界之上,像一…  相似文献   

4.
黄金梅 《成才之路》2012,(36):90-90
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音乐是艺术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凝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内心深处思想的自述,是一种情感的表白。如何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模仿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往往从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入手,并且重点放在“多角度地研讨精彩片断”上,至于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往往被忽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进入作者.就连作品也不能完全进入。哪里还谈得上走出作品、走出作者呢?不进入作品和作者,课文的典范性就打动不了学生,也就不能推动他们走出作品、走出作者,去深入生活,占有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空白语言即作品中被省略了的语言。它是作者为讲求炼字炼句和语言的含蓄美而留下的语言空间。那么,在阅读赏析时,读者应如何破释作品中的“空白语言”呢?  相似文献   

7.
“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往往蕴含作者的情感、作品的内涵。那我们该如何使阅读教学更有效率呢?  相似文献   

8.
寄托,即托物寄情,指的是作者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作品。那么,一篇好的托物寄情类作品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呢?笔者认为要深入细致地品味、分析作品的语言,从品味语言途径来了解作者,分析作者的感情,以此获得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试以两篇教材为例分析作者情感,提升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李国芸 《课外阅读》2010,(9):122-123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义性,读者通过阅读使文本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达致文学作品的实现,可以说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创作了作品。那么作为读者如何贴近作者的心灵而进行再创作使作品更和谐完美呢?“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宋人陈师道如是说,我认为必须先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1.
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共鸣”福州师范二附小王卫红,姚瑾所谓“共鸣”,就是读者受到作品的感染,领会到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和作者产生一致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在教学中要强调“共鸣”呢?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作者正是通...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儿童视角"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不再只是停留在获得知识的层面,还会对学生的生命、情感、审美等更深层次的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那这些作品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中国的古诗词教学就主要以诵读吟咏代替讲解分析居多.那么,诵读的魅力到底在何处呢?在于营造氛围,走进作品;激发想象,再现情境;化身作者,理解情感;多样呈现,交流感悟.探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诵读来促进诗词教学,也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诵读来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王婉 《贵州教育》2010,(2):44-45
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使读者更充分地挖掘、理解作品,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中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要借助想象体验作者创作的思绪,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人作品,从而产生认识体验,准确、快捷地把握作品。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命制,有一个显著特征:命题人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整体把握诗词作品的审美能力了。就作品形式而言,要求考生能较好地体悟作者的运思技巧,赏析其章法美。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章法美呢?笔者拟就此做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霞 《考试周刊》2013,(83):36-36
文本品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走进作品、积累语言、掌握文章结构、感悟作品韵味的重要过程。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作品.它是引导学生积淀语言的重要载体.教师如何抓住不同作品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本感知、感悟,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呢?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丙信 《中学理科》2009,(8):9-10,15
2006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鉴赏古代诗歌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呢?  相似文献   

18.
<正>读叙事类散文作品,如何看作者唠家常,谈生活,表面上作者在向读者述说着所经历的往事,实则是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蕴含于其中。结合学生对叙事类散文作品的解读情况看,更多注重的是散文中的人或事,对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关注不够。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解读叙事类散文作品呢?对此,本文就结合《小狗包弟》的教学作简要分析。一、解读背景,把握感情基调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结合自然、社会、人生等的思考、感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一个仅仅读过四年小学的蔬菜小贩,一部正规出版的20万字日记体新书。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广安天陶菜市场的菜贩姚启中,与这部书之间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那么,一个普通菜贩为何要“跨界”写书呢?  相似文献   

20.
鲁迅创作《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什么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见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已〉》)这确是作者的创作心态。但是否据此可以来对作品进行社会价值判断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将作者自述的创作心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评价和主题思想的确定的唯一尺码。因为作家创作作品时的历史视界与读者阅读作品时重新审视并构筑的历史视界自有一定的差距和变化。如果作品社会价值判断(在小说里主要应该由人物形象来表现)主要依据于作者的阐释,那么何必还要求读者进行认真阅读并进行探微索隐的的艰苦研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