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认为“未婚夫”、“未婚妻”、“未婚夫妻”之类提法有欠妥之处,理由是:既是未婚,何以称“夫”称“妻”,结了婚方可谓之为“夫妻”,因此,如上概念均与矛盾律相违,有“自相矛盾”之嫌.对此,笔者尚难苟同,特为拙文就教于方家.“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作为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之一的矛盾律.它只在而且也仅仅只能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才对互相否定的思想起制约作用,对非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的互相否定的思想,它并不起任何约束作用.例如,“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样的诗句,虽也包含着一对互相否定的思想——“生”与“死”,但它们并非是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的一对相互否定的思想,而是非同一个思维过程中相互否定的思想.一个是从人的肉体方面、生理方面来衡量其生死情况,而一个则是从人的精神方面、灵魂方面来衡量其生死情况,因而,这样的诗句并不违反矛盾律,并不犯有“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弄清这一点,对于我们正确科学地领悟矛盾律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矛盾律作为一条在逻辑领域中起普遍作用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概念上,它要求一个概念不能同时包含有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属性,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概念,如“方  相似文献   

2.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 收脑白金” 这是近来流传广泛的一句广告 语,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病句,其 “不收礼”与“只收脑白金”在逻辑上 自相矛盾。 其实,这在修辞上叫“舛互”。 “舛”是“违背”的意思。所谓“舛互”,  相似文献   

3.
“自相矛盾”不是“矛盾”○马群林在“矛盾”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将常见的种种“自相矛盾”情形,也当作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这是非常错误的。“自相矛盾”是·逻·辑·矛·盾,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辩·证·矛·盾,不可混为一谈。(一)“自...  相似文献   

4.
《红蜻蜓》2023,(30):14-19
<正>“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想清楚前后逻辑,实事求是,万万不可像那个楚人一样,用“最锋利”的矛去戳“最坚固”的盾,惹人发笑。在西方,也有这样一条“自相矛盾”的鳄鱼,它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一、自相矛盾的鳄鱼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鳄鱼悖论”:从前,一条鳄鱼从一位母亲手中抢走了她的小孩。母亲十分着急,她对鳄鱼说:“求求您,千万不要伤害我的孩子,只要您能把孩子还给我,您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的。”  相似文献   

5.
谈谈英语教学的一词多义杨笑红英语的许多单词都不只一个意思,所以,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一词多义”这个说法并不陌生。然而,当你查阅词典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过这样的一种奇特现象:一个词同时具有两个自相矛盾、截然不同的意思。比如说,在fast词条下,一个意...  相似文献   

6.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是近来流传广泛的一句广告词,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病句。这种类型的句子之所以被认定为病句,是因为在不少学生看来,其中包含着逻辑矛盾,即“不收礼”与“只收脑白金”自相矛盾,而句意在逻辑上矛盾的句子自然是病句。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准时到了,就你一个人迟到。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马路。(《药》) ……这一类的语句,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是“自相矛盾”的病句。其实,这类语句  相似文献   

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以上的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材料中有两个句子,句首的“陌生”与“熟悉”不止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一种思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可以理解为“陌生的事实阻碍我们认识陌生事物”,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事物的畏惧心理阻碍我们认识新事物”,也可以理解为“局限思维导致我们无视新事物”。同理,“熟悉阻止我们理解熟悉的事物”中第一个“熟悉”可以理解为“熟悉的事实”“麻木的心理”“惯性思维、固化思维”等。层层剖析对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性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舛互”是一种修辞格,“自相矛盾”是病句的一种类型,但由于两者都具有“互相矛盾”的因素,所以常被混为一谈,那么,如何辨别“舛互”与“自相矛盾”呢?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舛互”?它与“自相矛盾”有什么不同?“舛互”是“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全部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的一种修辞格。肯定  相似文献   

10.
分析寓言《自相矛盾》(六年制五册第32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卖矛又卖盾的人所说的自相矛盾的两句话。“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两句话看起来容易理解,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往往是似懂非懂,因为这两句话夸耀的对象是两个:矛和盾。学生很难从这两句话所涉及的两个对象的关系之间找出自相矛盾的真正原因。那么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两句话呢?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不  相似文献   

11.
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死海不死》,标题别致精彩,巧用回文设置悬念,引人思索。既然是“死海”,何以又“不死”呢?岂不自相矛盾吗?读了全文就知道了“死海”指的是这海里不具备任何动植物生长的条件,没有任何生物存在;“不死”是指这海水的浮力大,人在海里不用担心会被淹死。“死海不死”一点也没说错,而且饶有兴味。像这种对同一个描述对象既肯定又否定,看似自相矛盾,其实合情合理,从而使语言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修辞方法,就称为“矛盾”修辞格、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巧用“矛盾”格的范例,撷例赏析,以供借鉴。①……照例的是提着他的两条小鱼,登上岸来向我笑了笑,并且说:“我是为钓,不是为鱼.”(《钓胜于鱼》)  相似文献   

12.
片段一:学生做起了买卖 《成语故事》中第一则是《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这个卖矛卖盾的人在街上叫卖时,说的话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当别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时,他就哑口无言了。这时,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3.
教学《自相矛盾》这则寓言,一开始,就在黑板上画一支长矛和一个盾牌,标上“矛”、“盾”二字,  相似文献   

14.
一、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准确找出句子语病按照普通形式逻辑的观点,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循、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要有确定性,即要求所用的概念或判断要保持其确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维不能都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一个思想或是反映某个客观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客观对象;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  相似文献   

15.
<正>古代寓言大都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中便蕴含着“矛盾”观念,笔者从词语、典故以及文章中的言语等方面出发,对此种观念进行了分析。一、立足文章词语,解读写作思维在分析《自相矛盾》这篇课文时,教师要从文章中的词语出发,结合当前对“矛盾”的理解,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思维。通过了解这一古代寓言故事,我们了解到矛和盾是两种兵器,经常被用到战争中,  相似文献   

16.
逻辑矛盾的种类有哪些?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逻辑学辞典》认为逻辑矛盾即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即逻辑矛盾,二者是同一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也认为:“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一论断既给予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按照这两部工具书的说法,逻辑矛盾的种类只有一个,即自相矛盾。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傅季重主编的《哲学大辞典》(逻辑学卷)认为:“逻辑矛盾一般表现为思维和论辩过程中的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试题的科学性、严谨性不足高考试题的科学、严谨应该是不容怀疑的。但是,16套试题中仍存在一些不太科学,不太严谨的地方。湖南卷的8、9、10三题。第8题要求选出“不·能·证··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这一说法”,答案是D。D项是这样表述的:“无论让胎儿听他父亲还是另一个陌生男子念的童话,新生儿都不知道如何选择,就是说他们的声音是同样陌生的。”这确实不能证明人在出生前就有大脑的自我构成,但是,该项在语言表述上让人无法读通。材料中说:“如果两则童话故事由新生儿的父亲与另一位陌生男子来念,那么…  相似文献   

18.
说起“纳米”,大家可能都不陌生。这是一个近些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词汇,什么“纳米冰箱”、“纳米眼镜”、“纳米化妆品”……仿佛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纳米时代”。但说到纳米艺术,可能绝大多数人还比较陌生。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道小学语文测验题,内容是修改病句:“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命题者拟定的“病因”是犯了前后自相矛盾的错误,既然说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怎么又说陈华还没交呢?不单是命题者,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也把“他什么都好,就是太贪玩。”“、这道题全班同学都做对了,仅有小华一人做错。”、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里。”这类句子归为前后矛盾、违反逻辑的病句。笔者在听一位老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时,老师让学生提问题,一位学生提出“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这句话先讲“哪儿都像…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道小学语文测验题.内容是修改病句:“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命题者拟定的“病因”是犯前后自相矛盾的错误,既然说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怎么又说陈华还没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