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康艳 《新作文》2021,(3):32-33
[教学目标] 1.重点:品析《驿路梨花》,探讨重复造景在记叙文中的运用策略. 2.难点:修改学生习作,习得重复造景在记叙文中恰当穿插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夫子评曹植《当来日大难》一诗言:“于景得景易,于事得景难,于情得景尤难.”“于景得景”即描写客观自然景物,“于事得景”是具体景物表现具体人、事,“于情得...  相似文献   

2.
[训练重点] 写散文,要能将“景”和“情”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 [训练要求] 1.懂得“景”和“情”为什么一定要交融在一起的道理; 2.学习运用联想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使散文做到情景交融。 [知识要领] 1.情思是景色的“灵魂”。散文中的种种景物,不应是印象的罗列、拼凑,也不应是客观景物的自然的“翻印”或“实录”,而应是融进作者个人的特定性的情思,烙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 1.明确景物描写的含义并理解其作用. 2.初步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并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 [知识储备] 景物描写,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者对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在记叙中恰当地运用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等等,从而让作文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多三结合”的景物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建构在景物观察中体悟情思的方法.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观察小区附近的桂花,选好角度拍几张你认为最美的桂花图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桂花的生长特性以及功用. 活动一:话说那片桂花 1.美文借鉴 回顾《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我们可以借鉴哪些景物描写的方...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景物描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文章表面或文字本身,而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社会背景或作者当时的思想动向品出“景”中“情”,即领悟景物描写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品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景物描写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景”中“情”:  相似文献   

6.
这里谈的“景、细、情”分别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和抒情议论。下面就“景、细、情”这种记叙文的结构模式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分层教学目标]①了解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对应关系。②了解对同一“情景”描写的不同手法与特点。③对同一题材的作品试作研究性的分析。[重点与难点]①唐诗中音乐描写的“各有侧重”分析。②相关的音乐描写的“不同手法”分析。[思想方法与人文因素教育]①时代造就了诗人,诗作反映了时代。②个性化的风格,创作出风格化的诗作。[教法与学法]①比较阅读,专题讨论。②对象、手法、目的三者间的协调统一。[课前预习]查找有关描写某一情境的诗句。[教学步骤]师(导入):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非常讲求“景与情”的对应关系,无论是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8.
《大海的歌》一课,通过描写祖国海港欣欣向荣的景象。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成就。课文写了三景,景景别致,景景寓情。一景写码头。对码头景物的描写,一方面交待了时间、地点和背景;另一方面,作者恰当地运用“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朝阳”等词语,巧妙地把码头的蓝天、大海、东方连织成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画面,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愉悦之情。  相似文献   

9.
[单元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征,明确写景状物散文必须突出景物特点的要求。 2.理解文章所描写景物中蕴含的情趣,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寄意的特点。 3.认识课文景物描写的顺序和层次,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征,按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情景交融地写景状物。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章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3.本单元的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融情于景的鉴赏: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并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2.掌握“披文———缘景———入情———得意”四步散文鉴赏法。3.积累文言知识。教学方法:1.话题探究法。确定课文探究话题:情。以“情”字切入带动本课探究教学。2.读写结合法。课前给出话题“情”让学生写好《项脊轩志》书评,以便学生熟悉课文并在课中有话可说;课中围绕“情”字探究鉴赏课文内容和写法,并落实相关文言知识;课后(也可在课中)再写集句作文《世间情》,将话题“情”的教学迁移拓展。3.多向交流法。…  相似文献   

12.
散文被人誉为“美文”,很多人喜欢用散文抒发感情。而描写景物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作家在描写人物心情或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总要选取适当的景物来渲染衬托。因此,一篇散文既要有“景”,又要有“情”。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作者描写景物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景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且景物描写往往要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那么怎样在写景中具体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呢?常用的方法是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两者都要力求达到物我相谐,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一方面,“感情是散文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作家丰富多彩的表现技法中,景物描写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借鉴古代作家的写景技法,对于开拓景物描写的艺术空间,大有裨益。 古人自然神妙处 一切景语皆情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就告诉我们,“昔人”把写景的文字同抒情的文字割裂开来,当作互不相干的两张皮的看法是肤浅的。描写感情,倾诉感情,这是文学的重要特征,是作品扣人心弦的力量的源泉。不饱含感情的文字,决不会有生命力。在景物描写中,人的感情情态应蕴含于景物状貌的描绘中,使人的情态和景的状貌和谐一致。刘勰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乃是以景启情,又融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闪耀出情采之美。  相似文献   

14.
中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描绘景物描写的写作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法、时间顺序法、天气顺序法;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就是事物的典型特点,抓住特征、描写特征、表现特征,是描写景物的核心要素,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描写景物要借助一定的文学手法,象征手法、想象与联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还要借助修辞手法;描写景物要融入情感,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写文章,务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因此文章必然会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如此四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野景偶拾》是一篇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咏物散文。这类散文,常常要求作者不断变换立足点,从不同视觉角度,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并借助景物描绘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这类散文的教学,我主张抓“体”务“景”,一课一得。所谓“抓体”,即抓文体的特点;“务景”,即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只有抓住文体特点,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才有可能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了做到抓“体”务“景”,在教学中,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博尔赫斯咏景叹物诗的解读和分析,概括了博尔赫斯景物诗的艺术特色,即因情造景;化景于情;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17.
景物描写     
《新作文》2007,(Z1)
教学重难点1.学习景物描写要掌握的方法;2.如何在习作中恰当运用景物描写及前几讲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话用在小说散文的景物描写中特别适合.然而,不少教师进行小说教学时并不重视引领学生细读文本,从景语中读出情来.比如《孤独之旅》中的许多景物描写都很有味道,但教学时解读得比较简单,往往只抽象地说它衬托、传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贴个标签似的就过去了,蕴含其中的味道并没有嚼出来,那些生动的描写是如何衬托、传达人物心情的,其妙处在哪里,都说不清,道不明.这是非常可惜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养成细读景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郑小平 《成才之路》2012,(35):79-79
纵观小学语文中所选古诗,大部分是以一定的景物描写、生动的画面描绘来表达中心的——或以景抒情、或以景寓情、或情景交融.总之,情与其景,与其境、与诗人的感受、理想是水乳交融的.因此,创设、抓住古诗的特点教学,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校园     
教学内容:<语文>二年级上册写话二. 教学目的: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 2.学会移动观察的方法. 3.激发热爱校园一草一木的情感,乐于表达,融情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