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谈话铺垫,导入新课 1.由一段评价引出作家梁晓声:"他是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总能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他仿佛是这个时代的书记员." 2.出示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中对梁晓声的访谈片段.看了这段访谈,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相似文献   

2.
你崇拜赵忠祥吗?你也想当一位像他那样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吗?你想了解赵忠祥的生活和经历吗?你想向他请教如何成才吗?那么请听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一句话:“你想了解一个比较真实接近本色的赵忠祥吗?那么读一读他的这一本‘随感录’吧!”这是梁晓声在为赵忠祥的自传《岁...  相似文献   

3.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记者采访青年作家梁晓声。在他回答了对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后,英方记者走到梁晓声跟前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两个字,如‘是’与‘否’ 来回答。”梁晓声听后点头表示同意。英方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相似文献   

4.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追求,这种追求在作家的各个创作阶段差异是很大的。继《父亲》之后,当代作家梁晓声又写出了《溃疡》《黑纽扣》《从复旦到北影》。他在这几篇小说的写作中,追求的是文学的“自白性”(梁晓声的说法),这是他从文学的“纪实性”中悟出的新说法。他的《父亲》几乎没有虚构的成分,他的《溃疡》基本是写实的,而他的《黑纽扣》则  相似文献   

5.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  相似文献   

6.
"人文"的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能说得清。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六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位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滴,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儿,不断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  相似文献   

7.
佚名 《家长》2009,(4):23-24
我以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处住房,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著名作家梁晓声也是家有考生。面对孩子的升学、教育,他有哪些想法和做法值得借鉴呢?身为家长的梁晓声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以柔克刚”。他说:“对孩子,我不主张鞭催式的教育,从来不强迫孩子在班里一定要考前几名,所以孩子没有过重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8.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记者采访青年作家梁晓声。英方记者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听后表示同意。英方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加思索,立即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  相似文献   

9.
做历史试题经常会碰见“披着羊皮的‘灰太狼”’,对此笔者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1.他的本质是什么?答:是狼;2.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吃羊;3.他为什么披着羊皮?  相似文献   

10.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面笔者通过品析一篇学生习作,来解读“积淀”的三个要旨。  相似文献   

11.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面笔者通过品析一篇习作,来解读“积淀”的三个要旨。  相似文献   

12.
梁晓声是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尽管他常以“凡夫俗子”或“匹夫”自况,但他的作品却力求“入世”。他写出了许多有一定份量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所谓“问题小说”。当然,他还不总是把眼光盯在重大社会问题上,“敲边鼓”而已。他的自叙传体小说,严格地说,有一个不大被人注意的分界限。《黑纽扣》之前,  相似文献   

13.
益名 《小读者》2011,(5):20-20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从小就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  相似文献   

14.
据说,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竟用了3个星期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 为了说明“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她们的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我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  相似文献   

15.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考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  相似文献   

16.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有位记者曾经采访作家卡波蒂,问他:“你说的‘控制力’的准确含义是什么?”作家回答:“我指的是始终在风格上和情感上掌控你的材料。一个句子,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句子,如果乱了一处节奏.或者分段失败,甚至标点有误,就可能把整个故事给毁了。亨利·詹姆斯就是善用分号的大师.海明威则是一流的分段行家.而弗吉尼亚·伍尔芙从来没写坏过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17.
据说作家梁晓声在绍兴文理学院曾用了六堂课的时间讲解"人文"这两个字的含义。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位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滴,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  相似文献   

18.
《大兵》读后,既让人激动,也让人沉重。很久没有读到这样撼人心魄的作品了。作家梁晓声以极为沉痛的口吻,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大兵”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人们是在车后面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轮下。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小说中,“大兵”无疑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在“大兵”的身上,作家集中了绝大部分笔墨,将他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紧扣情节,巧妙设置悬念小说大体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本文的作家  相似文献   

19.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那么如何“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呢?我国文豪鲁迅认为,研究大作家的手稿,看他怎样修改.“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他在这方面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习材料,请看《阿Q正传》里的一处精彩的修改范例——  相似文献   

20.
“最好的英语短篇小说家。并且没有之一”、“作家中的作家”……什么人能hold住这样的头衔?他是乔治·桑德斯(GeorgeSaunders。1958-)。《纽约时报》畅销书《十二月十日》(TenthofDecember)的作者。他在美国雪城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鼓励学生要“与人为善”。引发热议和思考。在诚信缺失、人人自危的当今社会。“与人为善”还行得通吗?让我们听一听这位天才作家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