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面,语文学科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相较于以前各教材,统编版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篇目,增添了文言文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十四篇文言文的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习、学到什么程度最为适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文言文教学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潜心研究。《司马光》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2.
<正>“读思达”教学就是将阅读、思考和表达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构建合理化的教学组织体系,在三者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素养的提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教学的地位不容小觑。在小学文言文教学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合理化地引入“读思达”教育理念,依托阅读、思考和表达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爱上文言文课,喜欢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传统文化热潮不断袭来,文言文在统编教材中不仅比重加大了,设置的年级也从原本的五年级提前到了三年级。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同样也需要考量文言形式的学习规律。教师应以朗读为桥梁,让学生逼近文言文;以理解为手段,让学生感知文言文;以趣味为核心,促发学生亲近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正>文言文的篇幅较短、故事性强,学习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打开学生阅读世界的新天地。教材很早就开始重视这一板块。因此,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教学文言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下面笔者就结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谈谈如何让妙趣贯串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对小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数量大幅增加,且开始时间提前。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编排有文言文。文言文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乐学、易学,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在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推门、方法铺路,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通过适当拓展,让学生轻松、有趣地踏上文言文学习之旅。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把文言文纳入教材体系,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呢?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实践与研究,现以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为例,阐释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与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文言文也以简洁、短小、生动的姿态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中。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就安排有一两篇文言文,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古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汲取其中的文字精髓,还能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强化自身的文学素养。但由于文言文创作年代遥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大,学习起来难度较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助力学生轻松、全面地理解文言文内涵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教学为例,简要阐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够开阔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等。读、议和写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浅读、浅议、浅写,是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在教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构建了一个学习任务群。依托该学习任务群,教师进行了导读、促议和助写,着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讨论和写作效率,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一、深研教材,扣准目标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寓言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守株待兔》一课结合二者特点,且耳熟能详,是教学寓言的典型范本。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主题,整组推进“寓言”体裁的学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低段的学习中已经学过10篇寓言,读懂故事文本,感知其中寓意是以往学习的主要目标。到了中段则要求能联系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思辨意识。再往后到高段,要求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有思辨能力还要有批判能力。且学生刚在三年级上册学过《司马光》一课,本次学习是学生第二次遇见文言文,仍属于文言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本课的学习承上启下,基于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紧扣寓言这一大主题,同时结合文言文的特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的教学需要。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时,教师通过资料助读、故事激趣、文白对读、巧用插图、配乐朗诵、课外延伸等方式,让文言文以儿童化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悦纳、悦读、悦享中掌握了文言文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无疑担当着向小学生"引荐"文言文学习的任务,成为中学阶段,乃至更高学段学习文言文的"引桥"。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言意兼得,要在趣味中起步,让学生入境诵读,产生混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文学习的"引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对文言文的编排进行了更迭与优化,旨在引导儿童在语文学习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文言精髓。笔者针对三年级文言文启蒙教学阶段,立足童本视角,精准把握学情,梯度渐入,逐层推进,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实现语言学习、语感培养、想象训练、文化涵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编选了多篇文言文,题材丰富,是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学习材料。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蕴丰富、节奏鲜明,对于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自信都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常常存在枯燥无味、形式单一,或是无限拔高、晦涩难懂的现象。鉴于此,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当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提供方法支架、适切拓展延伸等,体现课标理念,让文言文教学真正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避免“串讲”法的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即将旧知和新知联系起来,将分散于各册的文言文知识联系起来,将现代汉语知识和古代汉语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的一种学习方法。一、引导学生将初中旧知和高中新知联系起来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加大了。拿高一来说,在课本六个单元中,文言文占了三个单元,量很大,而且文言文的编排是按写作时间的早晚编排,而不是像旧教材一样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这使教材的难度明显加深,特别是一些先秦…  相似文献   

15.
正人教版修订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学习内容由三年级上册下移到了二年级下册。二年级的学生会如何理解这一学习内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研讨。一、研讨情况在对教材进行研读之后,我们发现,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的难点分散到了四个例题中。例题1是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例题2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例题3学习除法竖式;例题4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因此,我们认为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例题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没有问题的。如何进行教学呢?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  相似文献   

16.
翁凤梅 《新教师》2022,(10):39-40
<正>当前,小学文言文教学效率普遍不高。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去实现学习目标呢?本文以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一课为例,尝试运用举步、驰步、稳步“三步法”来设计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文言文意境,进而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一、由易到难,引导读好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项朗读活动,把朗读目标的实现分成三步,每一步让学生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这样学生读起来就会特别有信心。  相似文献   

17.
储美莲 《语文天地》2012,(18):32-33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经常诉苦:初中文言文太多,读不懂,学起来很难。学生产生这种感觉,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得不好有很大关系。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只有三五首古诗词,而初中一年级上册教材就有10首古诗词和7篇文言文,高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更大。虽然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但由于对文言文接触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往往觉得陌生,再加上文言文词汇、语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因此文言文对小升初阶段的学生而言,犹如"天书"般令人望之生畏。为了让小学和中学的文言文教学顺利衔  相似文献   

18.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课文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这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编排,我想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古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感受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古文较之白话文更难理解,为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今后学习古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19.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选编文言文,这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文言文言语教学中,教师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推敲耐人寻味的言语细节、领悟逻辑严密的言语关系、鸟瞰影响全局的言语章法。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建构言意共生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出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诵读悟情、适当拓展方面实施梯度教学,帮助学生习得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学情及文言文特点,教师从“悦读”“阅读”“越读”三方面展开教学,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