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公室里,常有老师抱怨:这文章这么短,这么浅,学生自己都能读懂,有什么好教的呢?从老师的抱怨中,我们能窥见“浅文”的一些特点:一是文字浅显,篇幅短小,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认知经验去阅读,没有文字上的障碍;二是主题思想单一,作者的思想情感容易把握。此类课文,很容易为老师和学生所忽略。笔者以为,浅文可以深教,也有深教的必要。浅文该如何深教?  相似文献   

2.
深文浅教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的大修订教材和课标实验教材,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但对某个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深了。如何来教好这些课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备课要深入(一)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教学前,老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文浅教的前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失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具有文学价值、史料价值、精神文化价值,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此类文本在教学实践中陷入了共情能力的缺失、红色主题缺位的教学困境。为了更好地对红色经典展开教学,教师需要关注语文特点,挖掘文学价值;强化文本特质,彰显红色主题;追求文道统一,助推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4.
1前言 苏教版的课标实验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但对某个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太深.如何教好这些课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深入探讨. 2备课要深入 2.1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教学前,教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文浅教的前提."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失之过深或失之肤浅,要深文浅教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5.
一堂成功的文言文教学课,必定是“文”与“言”的巧妙融合。尽管课程改革改变了“文”“言”的割裂局面,但走进一线课堂,你会发现文言文教学并不乐观,“言”是落实了,但却窄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对“文”的落实流于浅显化,就文本而文本,对承载作者情感的语义挖掘不深,学生没有深人探究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理感受。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多点“文”的色彩,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  相似文献   

6.
有人将语文教师的教材钻研与教学方式形象地分为四种类型:深入深出,学生听得费解;浅入深出,教师喊得太累;浅入浅出,学生一知半解;唯有深入浅出,才能教得扎实,学得轻松。如何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呢?我觉得只有将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传授方式的“浅出”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新喜 《小学生》2010,(11):34-34
人教版的教材和苏教版实验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文质兼美,但对某个学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深了。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教好这些课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个人经验认为: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备课要深入研究1.1深入钻研文本,通过文本和作者对话教学前,老师能否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能否把握文章的特点,是深文浅教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长文短教”作为一种追求对立统一规律的教学策略,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思想。在“长文短教”实践过程中,应注意四点:“长文短教”的关键是大胆“忽略”:长文短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长文短教需要精心地进行设计;长文短教不等于降低水准、“深文浅教”。  相似文献   

9.
《金岳霖先生》一文内容较易理解,是一篇浅文.而学生阅读后从作品的选材、组材、人物形象、作者情感和文章笔法等多方面提出了疑问,使文章有了深教的必要.将初次阅读文本的认知冲突作为浅文深教的起点;围绕主问题设计问题群,以问题群作为解读文本的支点;适当地补充背景材料,在时代的语境中理解人物和作者的情感,挖掘文本现实意义是浅文深教的原点;最终落实在朗读上,运用默读、齐读、个别朗读的方法,体会人物情感,升华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对初中学生来说 ,“深文”必须浅教。如何浅教 ?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体会是 :定位要“准”,导入要“巧”,诵读要“实”,品析要“活”,迁移要“新”。  相似文献   

11.
《钻石》结构简明,形象生动,语言平朴,题旨浅近,是一篇教学难度不大的课文。但却应了“浅文难教”的老话。“浅文”在小语教材里还有一些,教师该怎么教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巧”字,“巧教浅文”。这里想就《钻石》的教学谈三点体会。一、巧定突破口“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预习习惯。预习时,学生若觉得课文浅显并无多少疑难,就想听老师怎样讲课了。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语言历来讲究“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也要求从语言文字入手,将语言文字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应把德育之根深植于生活世界这块肥沃的土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而不仅仅传送知识。贯彻“文道统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浅读”文本的现象并不鲜见,很多教师或是满足于搜寻文本的表层信息,一遍又一遍地“扫读”课文;或是满足于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但解读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并不向深层次推进;或是在学生心理图式与文本图式存在较大距离时,教师无所作为,让学生无法真正地走进文本……“浅读”文本的课堂,气氛再活跃,解读文本的任务仍然并未真正完成,学生的收获其实并不大。如何避免“浅读”文本,将课文读深、读到位,在此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应该遵循"深浅之道":教学内容的深浅选择应遵循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的本质;教学路径应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深""浅"之间进行转化,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呈现由"浅"而及于"深",又因"深"而归于"浅"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冯文正 《湖北教育》2022,(10):45-46
<正>“语文主题学习”强调“基于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主张难文浅教,旨在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其阅读面,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谈谈难文浅教的策略。一、聚焦教学目标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但长课文和难课文的语文要素较多,我们在教学中无须面面俱到。笔者认为,在教学长课文、难课文前,教师应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找准该课文与单元学习目标的契合点,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着力点或切入点,以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陆梦琪 《江西教育》2022,(40):90-91
“浅教深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有效且高效地“教”,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践行“浅教深学”教育理念,教师能够精准地找到教学切入点,筛选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教授给学生,从而推动学生充分沉浸于科学课堂,享受学习,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下水方知“深”与“浅”。教师写“下水文”,从一个侧面探测作文教学的“深”与“浅”,这对指导学生作文是极有帮助的。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写“下水文”。一、写“下水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发展素质教育,首先强调的,应该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所谓“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之说,言下之意不外乎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点知识,作为老师,必须有更丰富的知识。写“下水文”,不要简单地看成是一种“应付”,而要当成是一种锻炼写作能力,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理性———叙理说理,由浅及深对于科技类文章的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的便是其“理性”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理性是指科技文特有的科学说理,即其文本所交代的有关科学方面的内容。唯有解读了文本中的“理性”内容,扫除了学生的阅读障碍,方能达到一种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教者可以指导学生立足于形式上的“叙”,分析内容上的“说”,由浅及深,自主解读文本中的“理性”。1.环环相扣,“叙”理性。本单元的四篇科技说明文,理性内容的叙述安排,环环相扣,由浅及深。说明的顺序既依据事物自…  相似文献   

20.
四个句子,一篇古文,而且是一篇长文,就这样教完了。乍一看,你会疑虑,古文有这种教法吗?细细想来,又禁不住赞叹起老师设计的巧妙。整节课既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又完成了专题赋予文本的学习任务,由平到奇,由浅而深,大气开放而又精致严谨。这一设计为古文选修教学尤其是自读课的辅导教学创出了一条新路:以“言”带“文”,以一驭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