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南洼陷沙四段是胜利油田主力含油气层系,但油气分布极不均匀,利用钻、测、试油及储量等数据明确该段油气分布规律,并通过成藏要素等的对比,揭示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沙四段普遍含油,但上、下亚段,甚至砂层组间,同层段(砂组)不同构造位置油气富集程度、油藏类型均存在差异。分析认为,对沙四上亚段,储集体发育与否决定了洼陷带能否成藏,储层物性好坏决定了油气富集情况,地层压力控制了洼陷带含油高度;对沙四下亚段,两期构造活动控制形成垒堑格局,控制了油气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东营洼陷盆缘超剥带坨154块单井岩心观察,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分析研究区储层微观特征及矿物岩石学特征,明确了该区沙四段至馆陶组的沉积相及亚相特征;进而通过研究区沉积相剖面特征研究,明确了该区沙四段至馆陶组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以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井到平面为研究思路,重点对该区沙三上和馆陶组储...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有利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主要油气储层砂体的分布受地层沉积影响,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刻画,严重影响了勘探部署工作.该文利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下第三系路乐河组(E1+2)主要含油层段砂体展布情况进行刻画,进而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划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冷湖四号构造E1+2主要油气储层砂体的分布受地层沉积影响,具有薄、多、散、杂的特点.用常规技术手段很难对其进行刻画,严重影响了勘探部署工作.该文利用沉积相研究、地震属性分析以及神经网络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下第三系路乐河组(E1+2)主要含油层段砂体展布情况进行刻画,进而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之上划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5.
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是济阳坳陷页岩油的首要产能试验区,为深湖-半深湖相沉积,是渤南洼陷的主力生油层段.通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数据等对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渤南北次洼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好,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相和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相,同时夹层展布稳定,页岩油可动性好,是...  相似文献   

6.
孤东南部地区处在生油洼陷向东部凸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具有孤南、富林多方位油源供给。沙河街组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探井密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通过对该区沉积层序、沉积体系的研究,掌握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有效储层的预测描述,结合对已发现油藏的分析解剖,研究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规律,明确油藏的主控因素,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孤东南部地区处在生油洼陷向东部凸起过渡的斜坡带上,具有孤南、富林多方位油源供给。沙河街组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探井密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通过对该区沉积层序、沉积体系的研究,掌握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有效储层的预测描述,结合对已发现油藏的分析解剖,研究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规律,明确油藏的主控因素,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丰洼陷沙三中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永安镇三角洲是民丰洼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但由于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永安镇三角洲的物源方向、沉积特点及前方所形成的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致使自1995年上报探明储量以来,该区勘探未获任何进展。通过对该区储层的深入研究,明确了物源来自东部的青坨子凸起;按照三角洲的沉积规律,细分为6个砂层组,并明确了每个砂层组的沉积规律,有利地椎进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9.
民丰洼陷沙三中亚段永安镇三角洲沉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丰洼陷沙三中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永安镇三角洲是民丰洼陷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但由于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永安镇三角洲的物源方向、沉积特点及前方所形成的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致使自1995年上报探明储量以来,该区勘探未获任何进展。通过对该区储层的深入研究,明确了物源来自东部的青坨子凸起;按照三角洲的沉积规律,细分为6个砂层组,并明确了每个砂层组的沉积规律,有利地椎进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临南洼陷沙三、四段及其各亚段地层界线与东营、沾化凹陷的分层不符、沙三上亚段、两套油页岩集中段、盘河砂岩层位归属存在争议等问题,对沙三段及其各亚段的地层界线进行厘定,以解决长期以来沙三段地层划分不统一问题。研究表明:沙三上亚段地层沉积模式上为一套进积地层,自然电位幅度组合包线类型为前积式;沙三中亚段具有反旋回准层序组特征;上油页岩集中段、下油页岩集中段、盘河砂岩段属沙三下亚段地层;沙二段与沙三段、沙三段与沙四段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146地区沙四上亚段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储层变化快,分布规律复杂,储层边界难以刻画,小断层不好识别,圈闭评价及预测具有一定难度。在王146地区应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针对该区地质特点进行时窗选取分析、模型道分析及波形分类地震相成图分析,对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地震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较为清晰的地震相分类,对明确该段砂体展布规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油源断层划分和断层活动性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滩坝砂岩储集特点,选取垂向封堵系数法、横向封堵系数法和断层有效泥比率法,对郭局子洼陷沙二段断层的封闭性展开定量评价,明确有利于滩坝砂岩成藏的断层封闭界限值和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郭局子洼陷西部烃源岩富集区,北带的构造-岩性油藏,南坡高部位的地层-岩性油藏,均是有利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利津西坡沿凸起带广泛发育近岸扇体,但对沉积展布特征及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导致该区勘探工作停滞不前.通过分析测井、录井、地震资料,对利津西坡沙四上亚段沉积特征、成藏规律进行精细解剖,研究发现重力流近岸扇体前端存在牵引流沉积体现象,提出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共同控制下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成藏特征为从洼陷带向凸起带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14.
辛68断块基本位于辛镇长轴背斜与东营背斜的交接处,其周缘营14和营66块沙二段河道迁移摆动频繁,相带变化快,缺乏对整体区块的沉积微相认识,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结合岩性、电性及实验分析资料对辛68断块周缘营14-营66块沉积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物缘主要来自南东方向,沙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两种亚相;②沙二上1-5砂组砂体主要呈窄条带状分布,氧化色泥岩普遍存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③沙二6砂组泥岩颜色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氧化色向过渡色转变,属于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过渡相带,沙二下7-10砂组河道、河口坝砂体叠加切割连片分布,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④沙二段河道砂体自下而上逐渐向东侧方向迁移,且宽度逐渐变窄。  相似文献   

15.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为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的简称)砂岩体主要发育有樊家砂岩体、高青砂岩体、正理庄砂岩体和金家砂岩体.各砂岩体均具成因联系,大体上为不同时期同一辫状三角洲的不同相带砂岩.由于各砂岩体分布的相带不同,因此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砂体储层的基本特征、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发现以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正理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为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的简称)砂岩体主要发育有樊家砂岩体、高青砂岩体、正理庄砂岩体和全家砂岩体。各砂岩体均具成因联系,大体上为不同时期同一辫状三角洲的不同相带砂岩。由于各砂岩体分布的相带不同,因此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砂体储层的基本特征、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发现以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正理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勘探现状,提出以勘探效益为核心、以定量化研究为特色的岩性油藏精细勘探思路,形成一套规范的勘探技术流程,应用于岩性油藏最为发育的东营凹陷中带,通过高频层序格架构建、沉积相分析,建立岩性圈闭地质预测模型;通过对岩性油气藏大量统计和典型解剖,借助实验室模拟技术明确岩性体成藏主控因素,确定其含油性定量评价方法.精细勘探技术在牛庄洼陷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盆地中沉积体系的形成演化受构造作用的控制或影响。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对临南洼陷构造特征和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孔店期至沙三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及砂体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从孔店至沙三期临南洼陷控洼断裂活动为走滑-伸展性质,控制了盆地结构和沉积砂体入盆位置、沉积砂体空间位置、展布范围和发育规模等。孔店期主要发育冲积扇和浅水的扇三角洲、三角洲,至沙三期由于断裂活动增强湖盆扩张发育深湖-半深湖,并在三角洲和扇的前缘发育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在洼陷北部和南部都有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等发育情况北部好于南部。  相似文献   

19.
东营凹陷孔店组高凝油油藏具有含油面积小、分布零散、平面及垂向分布复杂的特点,其成藏规律一直是勘探的难点。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利用试油成果配套分析技术分析探井的得失成败;利用油源对比技术明确油气来源、进行成藏体系划分;利用输导体系研究技术明确油气的运移路径;运用油气成藏规律控制因素研究技术明确油藏控因;利用流体势分布研究流体势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孔店组主要为岩性-构造油藏,各断块、各小层具有独立的油水关系。从宏观来看,构造背景控藏,南部斜坡带是孔店组最有利的油气富集带,北部洼陷带的成藏条件相对较差,大构造背景上形成的反向断块油气最为富集,王家岗构造带和王66构造带是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20.
垦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带北端,为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浅层披覆构造。由于潜山带内部不同潜山的雁行式排列而使其潜山披覆构造呈沟、梁相间排列;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新近系。通过对垦东西部主体带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新近系主要发育他源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的相模式,油源主要来自黄河口凹陷,其次为孤南—富林洼陷及莱州湾凹陷,控边断层及区内小断层、不整合面、渗透性砂体为其主要运移通道。构造和岩性共同控制油气分布范围,曲流河砂体发育情况影响油藏的展布方式。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