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走进课文之前,大家来欣赏几幅图画。(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乡村美景)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困难面前要动脑筋、想办法。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重点:看图学文后能够说出乌鸦开始喝不到水和后来又喝到水的原因。教学方法:观图画、细品读、析词句、明道理。教具准备:幻灯片、录音带、瓶子和石子、生字卡。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看了图画,谁能看看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揭示课题:老师今天把可爱的乌鸦带来了(出示标本),它想和小朋友们说几句话,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乌鸦,我的嘴巴又大…  相似文献   

3.
师:亲爱的同学们,咱们有缘相识在信江河畔,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乡下人家图”)同学们。这份特殊的礼物美吗?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乡下人家)来上饶之前,我反复读了《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也许是读的遍数多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变成了六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知道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师:请问哪个同学写作文感觉没有任何困难? (无人回应) 师:何止是你们,有一个网络调查说,中国78%的孩子都怕写作文。为什么怕?“无话可写”。所以,今天的作文课,何老师就教大家几招,让大家“有话可写”。请大家及时记笔记。第一招,问。(板书:问)今天,大家第一次见到何老师,一定想了解我,就必须通过提问。  相似文献   

5.
一、激趣,引入课题。(出示一幅图画)师:这幅图画漂亮吗?(生作评)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也是很能画的,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画展示出来。[板书:我们的画] 师:今天,我们的朋友米老鼠先生给大家布置了任务呢,想知道吗?(想———)那么,请把桌上有米老鼠图案的信封里的纸条拿出来,看看它给大家布置了什么任务。学生一起读纸条:1.给同学讲讲自己的画。2.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3.办一个图画展览。师:小朋友们有信心完成吗?(有!)那好,我们就要看哪个同学把米老鼠的任务完成得最好,今天我们要把表现得…  相似文献   

6.
《送行》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英国漫画家、作家比尔博姆。第一次读这篇作品,老师和学生都会问: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作品对勒罗送行这种行为到底是褒还是贬?而且正因为对作品真意的理解不一致,其中的许多描写大家看法竞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7.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将相和》。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阅读后两个故事,看你们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默读课文) 生:我想知道两个故事的前因和后果是什么?课文各部分又是怎样联系的? 生:我想知道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赵两国到底谁胜了?谁最有功? 生:蔺相如躲避廉颇,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廉颇后来为…  相似文献   

8.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9.
一、看。即利用幻灯,让学生观看画面,获得感性认识,进而理解词句。如我教《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学生对“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一句中“犹豫”一词不很理解。对此,我是按以下步骤教学的:1.看灯片,思考:当狼用花言巧语向东郭先生求救时,东郭先生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东郭先生又想救狼,又不想教狼。2.我问:他为什么又想救又不想救?学生回答:东郭先生明明知道狼是很坏的,但看狼那可怜的样子,心就软了。3.我继续问:东郭先生的这种心理能用课文中的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犹豫!最后,我板书了“犹豫”的…  相似文献   

10.
周国华 《小学语文》2008,(12):54-54
人教社从《列子·汤问》中节选“孔子东游……孰为汝多知乎?”一段为课文,名为《两小儿辩日》,先是在初中教材中使用,后下放到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并长期使用,堪称经典选文。在教学过程中,课文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有两处大家争议较多:一是“为”字读几声,是什么意思;一是“知”字读几声,怎么理解。  相似文献   

1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位日本著名作家创作的童话。(生齐读题目:去年的树)课文说的是一对好朋友之间的故事.这对好朋友是——(生齐:一只鸟儿和一棵树)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我想请大家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是否需要再练习练习?  相似文献   

12.
导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狐狸”。)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动物吗?(学生回答后板书“狐”)问:那么在你们的印象中狐狸是怎样的动物?生:很狡猾、坏、偷鸡、骗人等。(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虎”)问:这又是什么动物?(学生答后板书“虎”)问:虎在你们的印象中又是怎样的动物?生:凶恶、兽中之王等。问:狐狸和老虎有什么联系呢?(板书:“假”和“威”)讲解:“‘假’是凭借的意思,‘威’是威风。大家想,狐狸和老虎谁威风?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成语故事是什么意思?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学课结束语: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一、阅读、梳理、对比——中心句里有秘密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花钟。(师出示图片)师:这个图上,花在哪里?一起指给我。(生指图下面的“花”)师:钟在哪里?(生指图上面的“钟”)师:上面表示时间的大的,我们叫钟。小的叫——(指手腕表)生:表。师:花和钟有什么联系呢?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这篇课文围绕花钟写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您上课紧张吗?我不觉得紧张。为什么呢?抱着向大家学习的态度,就没什么好紧张的。想得太多了,反而容易紧张。这次的示范课,为什么要选《葡萄月令》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5.
王熙凤的“假性”询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请看《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三段描写(按照原作的自然顺序编号):①(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②贾母因问黛玉念...  相似文献   

16.
师:上节课大家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新词,在预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生: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 生:飞机遇险时,飞机上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师:提得好!(在题目后面画两个问号)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这两个问题你是想让老师讲解呢,还是通过自己读书去理解? 生:(齐声)自己读书理解。 师:有志气,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好好读书,你就能读懂这些问题。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预习时没读懂的词语。 (生读文画词,老师安排部分学生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各自预先准备的小黑板上;学生写完后…  相似文献   

17.
师:(板书:作文构思)拿到作文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写.这个怎么写的问题.就是作文构思。有没有同学不用构思,看到作文,想也不用想,倚马成文,没有吧?那么我就要问大家了,你一般是怎么构思的?比如《我想唱首歌》这个题目,怎么构思呢?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构思的?想想看。(提问一位同学)你好像有想法,来,说说看。  相似文献   

18.
[案例回顾] 这是《老王》(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的后半部分—— 在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结尾段后。老师问: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即惭愧,心里不安。结合课文想一下,难道作者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吗?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老王关心的表现语句。同学们分组讨论。分别答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地点:浙江省慈溪育才学校(课前学生熟悉文本,自由朗读课文)一、猜读,检测自读情况——你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师:读完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没读完的同学不着急,慢慢读。(学生差不多都举起来手)既然大家都读完了,老师就要问问题了。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的问题是:这篇自读课文,你读了以后,猜猜看肖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生1:老师可能让我们回答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是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写给大家的信。大家想知道内容吗?出示课件:亲爱的57班小朋友:大家好!我叫小明,是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我的爱好很多,我特别喜欢积攒邮票,为什么会有这个爱好?大家学习了第15课《会飞的邮票》后就知道了。盼望和大家交上朋友的小明2004年3月15日小明的答案藏在课文中。小朋友,你们能发现吗?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播放课文录音)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完后用手势表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3.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发音;4.分自然段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