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听课 别当听课习以为常,训练场上会有黑马奔出;别说家门口水塘早知深浅,办公室里也会异军突起. 去听别人的课,别人来听你的课,来来往往,年复一年,旨在教研花开果结,教师桑蚕化蝶. 听课,捧着昨天的梦想,去寻找明天的太阳.一节节课,让你一步步抵达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是领导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完成学校任务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更是领导取得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的依据。领导听课,笔者浅显的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具体听课计划。每一学年(学期)听哪些年级的课,那些学科的课,哪些教师的课,着重解决哪些问题,要定出周密的听课计划和每周听课的时间表。二、听课。每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不能随心所欲。1.听新教师的课(可事先通知,也可不通知;在室内听,也可在室外听)。了解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带有一种考察性质,连续听他讲几节):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   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时要做到"三欣赏".   ……  相似文献   

4.
一、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   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时要做到"三欣赏".   ……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无论是听课也好,看课也好,首先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看,去听,要能够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听出道道,看出道道。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有很多开课机会,也有很多听别人课的机会。很多人都会对亲自开课下很大功夫,长时间准备、精心修改教案、备教材备学生,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尽量让每堂公开课都精彩成功。而到底有多少教师对听别人的课下过功夫?又有多少教师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学到点什么,汲取到什么或者发现什么瑕疵和缺点。自己所听的这堂课到底  相似文献   

6.
吴非 《陕西教育》2014,(1):78-78
问一位老师近期忙什么,他说:“忙听课,也忙‘被听课’。”问他累不累?他说:“‘被听课’多少有些累,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到6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校领导看到老师们在忙,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7.
何瑜 《科学教育》2009,(4):76-77
我们无论是听课也好,看课也好,首先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看,去听,要能够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听出道道,看出道道。任何一位教师都会有很多开课机会,也有很多听别人课的机会。很多人都会对亲自开课下很大功夫,长时间准备、精心修改教案、备教材备学生,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尽量让每堂公开课都精彩成功。而到底有多少教师对听别人的课下过功夫?又有多少教师从别人的一堂课中学到点什么,汲取到什么或者发现什么瑕疵和缺点。  相似文献   

8.
李坚庚 《中国教师》2011,(18):68-69
<正>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新手阶段以听别人的课为主,成熟阶段以被别人听课为主,从胜任到名师阶段要多听听自己的课。从教师发展的维度上看,关注了教师的课堂,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听别人的课,被别人听课,听自己的课,正是关注课堂  相似文献   

9.
陈玲 《教育文汇》2011,(7):18-19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老师,每一天的课多达6节,最少的一天也有4节。学校的课程表上一天是7节课,除去上课的时间,有时连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再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呢?我们学校的语数教研活动每个星期正常进行,但到听课的时候,同学科的老师很难都去听课。不少老师得上自己的课呀!  相似文献   

10.
<正>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特级教师窦桂梅也说过:"几年来我听了校内外教师的1000多节课……"可见听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你是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还是稳握教鞭几十年的资深教师,听课和被听课都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课者,你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星期去准备课件、查阅资料、设计每一个细节。而作为听课者,你是否只带着一支笔一本听课笔记就堂而皇之地坐在教室里了?如何才能有效听  相似文献   

11.
为促使教育系统干部“进课堂”听课带课,进一步提升其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晋中市出台《晋中市教育局长校长教研员听课带课制度》,把过去一直强调的领导听课带课要求变为一项常规性制度和硬性规定。要求市、县教育局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10节课,副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20节课,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每学年至少要听50节课。  相似文献   

12.
一、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时要做到"三欣赏"。1.欣赏做课者如何处理教材。通过听课分析他人是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计课堂。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最初的"剧本"。教师如何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年要听所在学校的每位教师的15节课,全年听课总量达450节~480节。他认为,如果没有听够15节课,对这个教师就毫无了解;如果一天没有听够两节课,等于一天没有办事。由此可见,听课对于每一位校长而言,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领导者听课的方法可以有如下几种:一是散点式,也叫“随机抽样法”,即有时间就去听课,不拘科目,不拘师资情况。这种方式对新校长来说,尤其有用。如我刚调到零陵师范学校任职后,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便采取散点式的听课方法,拿着学校的总课表,想听哪位…  相似文献   

14.
<正>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对教师而言,听课正是这种交换思想的过程。听别人的课,自己的课被别人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9年,听过多少节课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这些课就像是隐形的加速器,一直在促进我的成长。刚工作的时候,我对上公开课教师的一招一式都佩服不已。哪里有公开课就往哪里钻,总想从公开课中探得一劳永  相似文献   

15.
一、反刍、思考
  听课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学”。是要通过“听”的形式来实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做到取长补短,进而切实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所以,我们在听课结束后,必须认真对照听课记录及时地进行“反刍”。这里的“反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唤醒”,而是通过“课堂再现”将自己置身于整堂课的教育情境中,对课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深度分析、研究:一是,要站在“听课人”的立场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不仅要找出本节课都有哪些亮点和缺失,而且还要用心去感受授课者“教技”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并及时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二是,要站在“授课人”的立场进行反思研究,如果自己是授课人又会怎样设计本节课?与之前授课人相比,自己的“授课”又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前授课人的课堂与自己的课堂又有哪些共性和相通之处?有哪些亮点能对自己有所启示?有哪些优点是适合自己进行学习借鉴的?又有哪些不足是需要自己规避的?今后如果自己讲授该课又应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要将他人课堂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思索及时进行聚合、总结,并叙之以文予以记录,这样我们的听课所收获
  的就不只是对课的外在形式的感知,而是真正领会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如此,我们的听课效果就必然会与之前大不相同,真做到听有所悟、听有所学。  相似文献   

16.
历时一周的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终于落下帷幕了。一个星期听了近20节课,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事。听了这么多节课,竟然没感到丝毫的疲劳,反而越听越兴奋,连我自己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有时听课走神,就在想:为什么教师们的课上得一个赛一个精彩?为什么教师们来去听课总  相似文献   

17.
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听课不能盲目听,听课也要“备课”。当然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不可思议,听课就听课,干嘛还要先去备课?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当然这个备课,不能像授课者那样备课,但听课前总要大体了解一下授课者这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就像我们平常看戏,事先要了解一下剧情,看电影、电视事先先看一看电影说明、看一下电视报,了解这一集的大体内容一样。否则就是盲目  相似文献   

18.
我,一位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有一天心血来潮,决意去种一次别人的田——上一节数学公开课。为什么要去种别人的田?别人的田又是那么好种的么?话还得从开学初的听课说起。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为活跃教研氛围,每周推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公开课。这些课都是经过年级教研组打磨过的。我连续听了四周16节数学公开课,低、中、高年级的都有。内容既有计算教学,也有图形、应用题与概念教学。仅撷其中三例剖析如下。现象一:“目中无人,也无书。”一年级A老师执教《认识人民币》。尽管学生手里握有多种硬币,但他们还是通过投影仪才认识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我到某校听语文教学比赛课。晚上,邻家四年级的孩子来我家玩。"阿姨,你去我们学校听课,我看见你了。""是吗?你们班上的是哪一课?""嗯……我忘了。"我心中一怔:为什么一节精心准备的参赛课却没有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丝毫的印痕?我们的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一、语文课,要给孩子留下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我作为一名教研员,每学期都要到学校听课.听着一节节课,你仿佛在翻看一件件作品,时而让你惊喜,时而让你思考,时而让你惋惜.教学就是这样,让你在一次次惊喜、思考、惋惜中反思、进步和提高.我在听课中学习,也在听课中有许多感悟,我想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商榷,力求课程改革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