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来.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组人名."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等等. 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相似文献   

2.
能应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大学女校长,不论对男人来讲,还是对女性来讲,你们都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担任最高职务的.我谨代表津巴布韦政府和全国女性,欢迎大家的到来,特别是欢迎来自国外的大学女校长!同时,我要对邀请我参加这个盛会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和本次非洲分论坛的组织者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中国新闻记者训练班"回来,许多同志见了面都问起美国新闻院系的教学情况.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一年,对于他们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也确有些新鲜感受.这里,且从日记中摘录几个片段,以供大家参考."仅仅一小时"×月×日狂风暴雨这是我到夏威夷大学来上的第一堂新闻采访写作课.天气好象存心与我过不去.一向以风和日丽著称的夏岛,今天也居然板起面孔,狂风呼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大学》第四期上,我写了《新闻学的第二课题》,本文试图在第二课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谈谈阶级性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写,因为几十年来关于新闻学的文章和专著几乎全都涉及这个问题.重复就是浪费,读者也厌恶.大家都说新闻事业(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有阶级性,我也说有阶级性,别人讲过了,就不需要我再讲.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还有多少作一点补充的必要.这个"必要"是因为任何科学首先是阐明客观现象,好比医生看病,首先诊断正确,然后  相似文献   

5.
再写新年寄语,首先想表达的是对《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各位作者、读者和工作者的衷心感谢和祝福,感谢大家的辛勤劳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祝愿大家新春快乐! 身体健康! 万事顺意! 紧接着就想到了今年是《大学图书馆学报》创刊四十周年,自然地就联想到了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孔圣人用"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凝练出其一生修行中几个阶段的不同境界.这些境界虽然难以理解,但世人大多愿意对号入座,或自我激励,或感慨人生.我倾向于把"不惑"理解为新阶段新目标的毕生追求,而不是已经达成的标志状态,也就是要在此前阶段修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综合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大学图书馆学报》在庄守经、肖自力、高炳章、李晓明、朱强等前辈的努力耕耘和广大作者、读者和工作者的接续厚爱下,与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情报学同进步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术为本,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很高兴来到复旦新闻学院的"望道讲堂"同大家作交流.尤其是看到在座的很多同学,看到大家风华正茂、青春年少,让我想起自己在南开求学的岁月.同时,也让我想起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所见到过的,有些是自己指导、培养过的一批又一批到报社实习、锻炼并立志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同学们.大家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东戡是著名报人、原《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先生的大儿子。在我们儿时的印象里,他不管是读了大学还是走上工作岗位,总和我们这些弄堂里的"小八腊子"很亲近,一张乐呵呵的笑脸,没有一点架子,让大家感到异常的亲切,所以我们都亲热地称呼他"大阿哥"。这次听闻我牵头组织瑞康里老邻居相聚于桂林公园,大阿哥来电邀我和家人去他位于吴兴  相似文献   

8.
行动的写作     
这个专题我想让写作者自己说话,他们是写《十四家》的陈庆港、写《中国在梁庄》《梁庄在中国》的梁鸿、写《上课记》的王小妮,他们的职业分别是职业摄影师、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兼诗人.本来还邀约了写《冬牧场》的李娟,她还在遥远的新疆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劳力者",我不想因为我的约稿改变她的生活节奏.作为这个专题的主持人,我还是想,他们说他们的,我说的我的,这种主持不"主"的方式,也许倒可以有一种各说各话的嘈杂.  相似文献   

9.
欧阳自远:非常感谢上海图书馆给我这个机会,来向大家汇报关于中国的"嫦娥"工程,特别是能够参加到"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的讲座,我感到尤为荣幸,非常感激上海市在各个方面对"嫦娥"工程的巨大支持,而且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所以我一直非常感激大家对"嫦娥"工程的关心和真挚的爱护,给予我们众多的鼓励,我代表"嫦娥"工程再一次向上海表示我们真诚的感激.  相似文献   

10.
在从事新闻出版管理工作以前,我担任博士生导师,指导的主要是经济学方面的博士论文.近年,在从事政务的同时又"重操旧业",不过,也改了行,专注于新闻传播和出版业.由于蔡翔同学作的是编辑出版方向的博士论文,所以说这是我参与指导传媒、出版专业博士生的"开篇之作".蔡翔同学敢于向自我发起挑战,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第一次围绕我国的大学出版,回顾过去,总结现在,展望未来."开篇之作"和"第一次"重叠在一起,使我对大学出版有许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11.
每年七八月份,帮助寒门学子圆上大学梦的爱心动员,即"关注贫困生,呼吁社会捐助"是大众媒体的常规报道.近年来,我的"吁捐"新闻帮助多名贫困生找到捐助人,圆了大学梦.与此同时,我的"吁捐"过程也曾遭遇挫折,甚至吃过"闭门羹".对"吁捐"新闻如何融入人文元素,我认为可归结成一句话:"吁捐"新闻必须出于媒体记者的爱心,在采访及写稿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朋友约我谈谈如何写好时事评论.谈写作经验体会的书籍、文章,我读过不少.总的感觉是,共性的东西,大家都谈得差不多;个性的东西,别人又无法学习.而且,我一直以为,母鸡生蛋,奶牛下奶,前者或许是水到渠成,后者可能是被逼无奈.无论是谈"生蛋"的经过,还是谈被"挤奶"的感觉,都是母鸡、奶牛心中的"隐痛",未必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13.
我打理不了博客、微博,使用电脑,手机都不太熟练.但我不认为自己落后,因为咱只看微博精品--来自报纸的"微言大义"、"微博转吧"等变成铅字的精品.以我的阅读体会,一天能读到一条让我既有新知,又有新悟的微博,这一天就过得天高云淡,神清气失.不信,咱们一起欣赏几条: 先看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杨澜:"今天听到一条新闻说河南某大学本科设'新闻发言人'专业,不禁大呼如今大学的学术设置越来越像职业培训班啦!请问哪个政府部门或企业、机构会聘用大学毕业生做新闻发言人?你以为这是在培养播音员吗?现在大学设立学院、系、学科好像很随意,不尊重学术体系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达到大家的期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旧时公文中常用作对人的判词.茅盾<蚀·动摇>四:"他查复的公文,我也看见了,只说你'不孚众望',其余的事,概没提起.  相似文献   

15.
陈正宏:各位下午好!今天非常感谢上海图书馆给我提供这么一个平台,跟大家来讨论绣像小说的问题。我在大学之前就读了小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也算是一个文学青年。对绣像小说的关心,是这几年才开始的。因为现在大家知道,出版界、教育  相似文献   

16.
细节的魔力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大家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的这句话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另一个细节:首次登月的天地对话中,竟然有一大段是关于中国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代表人类首次飞抵月球.10年后,我在大学宿舍读到了获1969年度普利策奖的、长达25000多字的通讯<一小步,一大步--人类登陆月球记>.  相似文献   

17.
在这美丽的金秋时节,第五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大学对各位尊贵客人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最衷心的祝贺.人类历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史,大学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教育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大学教育既为受教育者"认同"历史、社会和时代,形成具有文明史内涵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又为历史、社会和时代"认可"受教育者,形成具有时代内涵的思维方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王先发在《档案管理》2007年第1期发表文章,对"文件与档案双重价值论"提出了"困惑与思考",我认为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我这里做几点说明,也可以算作给大家提供点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9.
张羽 《青年记者》2008,(10):44-45
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到报社来实习.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按大学的教科书的说法.采访一定要有一个采访提纲.然而,从我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采访是否需要事先准备,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把所有的采访分为三大类,即:需要事先准备的采访,无须事先准备的采访以及无法事先准备、需要"时刻准备着"的采访.  相似文献   

20.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高兴得到东道主的盛意邀请参加南京图书馆新馆全面开放暨百年馆庆,有机会与大家共同研讨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问题.当我看到"百年馆庆"的标题.听到"老先生"的称呼时,不禁想起"人书俱老"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