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特征的深刻剖析,研究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使用2006—2011年我国省际非平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空间差异。结论显示: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通过融资支持和参与管理的方式实现:风险投资对全国和东部地区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未表现出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引导旅游新需求、拉动旅游新消费、促进旅游新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内涵,构建涵盖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2000—2019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面板回归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三大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呈波动提升态势,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部、西部地区递减的发展格局;要素禀赋与技术禀赋对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旅游人力资本、旅游需求、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信息化水平与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旅游需求投资开放型、旅游需求环境规制型、要素禀赋信息开放创新型等组态是实现中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东部地区1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2007-2016年东部地区物流行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物流行业技术效率不高,2007-2016年十年均值为0. 53941,各省市物流行业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对物流行业技术效率有正向作用,信息基础设施对物流行业技术效率有负向作用。根据相关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政策效应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财政收入政策效果;从城乡差异来看,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效果较大,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效果较小,这种特点特别表现在财政支出效果上;从区域差异上,财政支出政策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表现出更强的凯恩斯效应,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则呈现更强的非凯恩斯效应,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源于区域消费特征的差异;扩张财政政策在东中部效应显著,在西部紧缩性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发展战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拉大。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使中西部地区具有了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这为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中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正确进行定位,发展具有中西部特色的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6.
选取区位商指数作为测度指标,对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市旅游产业、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集聚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估计分析与因果检验,考察全国范围内以及东、中、西部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逐年提升的态势。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上明显高于中、西部。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全国范围内以及东、中、西部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同方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汽车产业集群物流效率的高低对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汽车产业集群物流业是一种现代化的高技术复合型服务产业,具有群内短距离作业与群间长距离作业、复杂性和专业性、集成化和网络化、整合性和协同性并存的特征。辽宁省远离汽车消费主要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物流体系发展存在着物流分割明显、运输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整合汽车物流资源,创建高效的集群物流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完善汽车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集群内物流和集群外物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完善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物流体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产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的作用大。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物流人才紧缺,但我国物流专业就业并不理想,形成了物流需求与物流人才供应错位的怪圈。加强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对于全面提升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理性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教学改革则是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胡钧改革开放17年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些地区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应当看到,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加强和国家宏观管理力量的相对削弱,两...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市场化进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同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市场化进程-创新投入-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传导路径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创新投入在二者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能促进东部、中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对西部地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显著,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行业异质性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显著促进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则不明显,创新投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表现为完全中介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因此,需要统筹推进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形成区域及行业协同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构建更高水平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2008-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物流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DEA法对我国省际区域物流业效率进行了实证评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区域物流效率总体较高,但近年来呈现出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物流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主要是因为该地区规模效率比较高,但中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在考察时间内基本上优于东部。与纯技术效率相比,物流业规模效率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上升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需要各种资源要素的支撑,中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相对稀缺,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则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河南是农业大省,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发展约束性较大,东部的资源迁移对河南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河南省抓住时机把东部资源引入与本地优势产业相结合,将宏观产业布局与产业调整相结合,依据规划,将稀缺资源注入重点行业,促使东部引入资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中西部地区发展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作用。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调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人才市场的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大胆变革教学模式,倡导任务式教学方法,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地区层面上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这种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同时它会通过发挥溢出效应来抑制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且其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溢出效应为负,中部地区溢出效应为正,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此外,从实体经济的不同方面来看,数字经济与工业、建筑业、邮电运输业耦合协调能显著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同时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而数学经济与批发业耦合协调仅对本地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与住宿业耦合协调仅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财政投入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投入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文章选取2007-2018年全国各省市生均特殊教育经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agum基尼系数等衡量指标,分别就地区生均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及其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生均特殊教育经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东部高、中西部低"的非均衡特征,地区内部差异大小表现为西部地区内部差异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分布特征,且省域间差异是整体差异的首要来源。因此,我国在"十四五"期间需要合理规划特殊教育经费发展格局,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等措施,在促进特殊教育事业整体均衡发展的同时,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两个重要系数,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指标可以分析、比较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或各行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这两个系数实证分析了安徽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消费需求拉动第三产业总产出最显著,对第二产业的拉动次之,说明消费需求的增加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为了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健康发展,扩大的消费需求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替代效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改变了我国劳动力的地区分布状况,引起我国东西部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逆转,削弱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能力,动摇了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础,直接阻碍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移出。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从消费升级角度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明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总量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均能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电子商务发展在加快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的同时,还有助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变革,推动各产业升级发展。为此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电子商务发展仅对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积极作用,这一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并未体现,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跃升。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于5月22日发布。《计划》指出,要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计划》确定了"到2020年中西部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为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发展目标。同时,明确了  相似文献   

20.
东西部合作互动 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区位调整和迁移呈现整体性和规模性特征,为中西部地区开发带来重大机遇.沿海产业集群由于本地关联性和外向度不同,在产业迁移中表现出不同特点.东西合作互动,应依据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