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有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和杜甫<阁夜>两首诗.关于"荡荡空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通'影',月光."(教材第19页)关于"日暮阴阳崔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影,日光".(教材第43页)这两种解释,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悲愤诗》     
<正>【作品概况】《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曾影响了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而蔡琰的书法真迹宋朝尚能见。北宋《淳化阁法帖》卷五载有蔡琰  相似文献   

3.
《阁夜》是人教版高语第五册《杜甫律诗五首》之一,历来被认为杜诗中的典范。然而,教材将该诗尾联句中的“漫”字释为“徒然、白白地”,笔认为不妥,兹陈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阁诗”指杜甫从甘肃同谷到四川成都途中所写的《龙门阁》、《飞仙阁》、《石柜阁》三首诗作。杜甫于唐肃宗乾元2年(759年)10月,从秦州(今甘肃天水)到同谷(今甘肃成县),于此居数日,同年12月1日,又从同谷出发,经过木皮岭、白沙渡、水会渡、飞仙阁(即栈道)、五盘、龙门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而到成都。杜甫走的  相似文献   

5.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首七言律涛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纵观全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刘寿华的示范课.刘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我没有想到的,一般老师公开教学要么是阅读课,要么是作文课,而刘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练习1--语文与生活>.  相似文献   

7.
根据杜甫本人诗中的叙述,可知他最后两年的经历如下: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三月至江陵,秋迁居公安,暮冬至岳阳,拟去襄阳隐居.次年(大历四年,769)春,变计南征衡州,投靠韦之晋.杜甫到衡州不久,韦之晋调潭州,突然去世,杜甫在衡州作诗哭之.夏末秋初杜甫离开衡州返潭州并拟去寰阳,作<回棹>诗.到达潭州后急欲北归,有<登舟将适汉阳>、<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二诗.但当年暮冬他取消了北归的计划,决定在潭州过冬.大历五年(770)春杜甫仍在潭州,有终老于此的意向,其间作有<长沙送李十一(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等诗.四月,臧玠之乱发生,杜甫虽欲长住长沙而不可得,遂取道衡州赴郴州,投奔他的舅舅崔伟;夏至来阳,因意外事件去世,时年59岁.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十七课杜甫的《阁夜》一诗,颈联后半句“夷歌数处起渔樵”,课本注解为“有好几个地方,渔人、樵夫们唱起了民歌。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教师教学用书》理解为“显示了地方风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海若 《文教资料》2009,(18):21-22
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热点,从古至今对杜诗的研究从未间断,作为杜甫晚年创作重要时期的夔州阶段一直广受关注,甚至早在宋代就引发过争论.推崇杜甫的黄庭坚称:"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1](<与王观复书>)对此,朱熹却表示异议:"人多说子美夔州诗好,此不可晓,夔州却说得郑重烦絮.不如前此有一节诗好.今人只见鲁直说好,便都说好,矮人观场耳."[2](<清邃阁论诗>)对夔州诗的评价意见相左,引起了后人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0.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中的这一联诗句.语言浅近,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稍加品味.就会发现矛盾,产生疑问。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上课,讲杜甫的<月夜>,曾引<杜臆>里"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介绍一种手法--虚中写实.课后,有学生发问:老师,这里的"虚实"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虚实"相同么?惭愧!这个问题竟然没有认真思考过,只能回答说:对不起,老师没有比较过这两个问题,明天回答你,好吗?  相似文献   

12.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有杜甫的《阁夜》一诗,其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颇有味道,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种理解:  相似文献   

13.
<神史>是昭通作家孙世样的长篇小说,在作品的主人公孙天主的身上,时时流露着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光辉,对李白和杜甫的人生命运的观照也因此可以成为理解<神史>的一把钥匙,对<神史>中孙天主形象的审美观照也可以更加深我们对李白和杜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吟风阁杂剧>,清杨潮观(1710——1788)作.潮观字宏度,号笠湖,江苏无锡人.乾隆年间长期担任地方官,为政清廉.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杨潮观任四川邛州知州时,就卓文君妆楼旧址筑吟风阁,所作戏曲遂以此为名.<吟风阁杂剧>共有32个短剧,多取材于古人古事.借此点染、敷衍情节,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正>【群文分析】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两首杜甫诗《旅夜书怀》和《阁夜》以及课外的《客夜》和《倦夜》,以"穿透夜色的诗情"为主题,采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涵咏吟诵,把握诗歌韵律,挖掘"夜"的背景意义,体会诗人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的大爱情感。  相似文献   

16.
说"落木"     
杜甫的<登高>以其气象宏大、意境深远、对仗细密工稳,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历来脍炙人口.然而长时间以来,很多人不曾想到,就是这首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的诗,竟有两个字其实并不真正懂得.这两个字是"落木".  相似文献   

17.
<小寒食州中作>是杜甫大历五年漂泊潭州时期创作的一首律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在其晚年诗作中都是很具代表性的,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二、将下面括号中缺的词补上1.衣带渐( )终不悔,为伊( )得人憔悴。2.相见时难别亦(3.春蚕到死丝方( (柳永<凤接梧>)),东风无力百花( )。 (李商隐<无题>)),蜡炬成灰泪始()。 (李商隐<无题>)4.星( )平野阔,月( )大江流。 .5.大漠孤烟(6.明月松间( (杜甫<旅夜书怀>)),长河落日( )。 (王维<使至塞上>)),清泉石上( )。 (王维<山居秋暝))7.落霞与孤骛( )飞,秋水共长天( )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8.风( )白浪花千片,雁( )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红楼晚眺>)9.欲渡黄河冰( )川,将登太行雪( )山。 (李白<行路难>)10.风( )天高猿啸哀,渚( )…  相似文献   

19.
针对唐玄宗开边云南、发动战争这一政治事件,李白、杜甫、白居易分别创作了<古风>三十四"羽檄如流星"、<兵车行>和<新丰折臂翁>.三首诗歌的主旨都在于谴责统治集团的好战,是讨伐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战斗檄文.在艺术风格上,<古风>三十四"羽檄如流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兵车行>则是杜甫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及时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发轫之作;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也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八旬老翁刻画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20.
[课堂再现] 这是全国"名师班"学员所上的一节汇报课,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杜甫早期诗歌<望岳>.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泰山风光的图片,并以画外音的方式简介有关泰山的知识.随后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作者杜甫的相关资料和<望岳>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从屏幕展示的内容中获取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