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部门批准、国家教育部门核准备案、中山市政府部门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属于产业开发区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其他高职  相似文献   

2.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进驻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00多家),国家级产业基地6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办学环境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3.
《高教探索》2015,(3):2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是坐落在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公办高职院校,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中山高新区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四大新兴产业、1000余家企业为学院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4.
中山,一代伟人的故乡;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城市化进程的新亮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便诞生在这块交织着传统精神与现代气息的热土,也天然地继承并发扬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特质:她是当时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第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她是“园区特色”高职学院的先行者,她所探索的“中山火炬模式”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5.
记者:邹书记,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我注意到,您在担任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您会身兼这两职么?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山火炬开发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要求,将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山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提出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春天(1999年3月),中山火炬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决心创建省教育强区,全力整合全区教育资源。于是,火炬开发区张家边村的飞鹅山下继光路边便诞生了一所由大岭、西桠、宫花、神涌、大环、江尾头六间小学合并而成的公办学校——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二小学。开发区第二小学占地面积18676平方米(约28.8亩),现分设二十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0多人,教职工总数67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职工5人),教师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21人,大专学历37人,中专学历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队伍中,中级教师有25人,一级教师32人,员级教师5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技术》2007,(1):52-52,F0003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创建于1921年.坐落在中山市的东部,地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健康城中心地带。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名。现有教职工92名,其中专任教师88名。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4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中山市十所课程改革样板校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4年4月,坐落在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腹地,被七大国家级产业基地、1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30余家)企业天然包围。7年来,学院在致力培养企业一线基层精英的过程中,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改革办学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推进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紧密配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宗旨,探索出一条协同创新、内涵发展、面向市场、花小钱办大事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0.
《广东教育》2015,(2):43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成立于2008年9月,是一所由区人民政府高起点、高标准投资兴建,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主管的公立小学。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7286平方米,建筑面积35811平方米;办学规模为48个教学班,现已招收了一至六年级44个教学班2128名学生。学校在编教师10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3人,本科  相似文献   

11.
这所学校的名字有点繁琐——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当地人都把它简称为高区一小、。它是随着威海高新区成立,于1993年建校的。这所小学的现任校长叫郑建华.一位个头不高,慈眉善目.说话低声细语的善良的中年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山市产业结构与产业比重、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新开办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应服务于中山工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本地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和特色办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李四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知识、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融科研、教育、生产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区域。目前.世界上已建立了4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80%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美国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小学成立于2008年。创办以来,学校遵循开发区管委会"办名校,创名牌,出名师,育名生"的思路,始终坚持"优质教育,优质服务"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尊重生命,培养习惯,张扬个性,创造未来"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乐学,常思,求新,力行"的教风和"爱学,能问,合作,喜为"的学风,让教育回归本位,促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实现了有思想的成长。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十一五"教科研先进集体、中华经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需要更加注重创新要素与产业要素的融合,并结合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与发展。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背景下,扎根园区,根据自身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优势资源与企业进行合作,赋予了"院园融合"以新内涵。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本文重点论述以下几个问题: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深层含义;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建设的内容;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类型划分;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山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简称:广外中山外校)成立于2003年。是由重点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简称:广外大)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合作创办的一所以英语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是广外大附设外语学校(简称:广外外校)的姊妹学校。学校采用全寄宿制,实施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全程培养。学校占地面积158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生活设施优良。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必须更加突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接。为使学院学生紧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将教产融合深入教学领域,通过四个"对接"——实习实训内容对接岗位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为例,探索和实践一种"基于"资源共享、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招生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资源共享与文化建设方面介绍行、校、企人才培养对接实施方法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