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兴 《百科知识》2007,(4S):26-27
人类多年来所形成的一个观念是,人对自然的索取是天经地义的。由此便顺理成章产生一种必然的行为,对大自然几近掠夺性的获取资源。而在这种天经地义的索取中,可能人类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对自然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要问这种伤害有多深,新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人类对地球的伤害可能会影响并改变今后所有生物和人自身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人类为了求生存,改善生存条件,就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有时是过度的索取,对此自然界也会给人类以惩罚。因此,如何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对此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3.
人类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发展生产,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发展生产是处理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和社会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但人类在初始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科学知识,只知道与天斗、与地斗,拼命向自然索取,而不懂得还应该与自然保持同一,维护生态平衡,致使大片森林、草地被毁,许  相似文献   

4.
姚雪锋 《青海科技》2014,(5):100-101
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怀抱中的婴儿,人类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做着无私的奉献,任凭人类无限制的索取。 美好的地球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每当我们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相矛盾时,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环境利益却被我们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相似文献   

5.
“向荒山要粮,向大海要地”一向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豪言壮语。人的这种想法似乎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因为人不仅要吃饱穿暖,还要生活得更舒服更现代更文明。改造环境的另一个动力当然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索自然、认识万事万物机理的本性。 可是,人类每一次对环境的开发和改造,都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毁灭性灾难,这种现象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在今天更为严重,这使我们不得不沉思:环境需要改造吗? 答案当然见仁见智,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需要改造的恰恰是人而不是环境,因为与人相比,环境已经够好了。所有反对…  相似文献   

6.
闫红茹  刘宾红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346-346,348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无限度地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只有树立科学理性,全面地看待科技给人类与自然所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才能在科技实践中,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怀抱中的婴儿。人类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做着无私的奉献,任凭人类无限制的索取。美好的地球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每当我们的自身利益与环紧利益相矛盾时,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而环境利益却被我们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  相似文献   

8.
“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同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能够同人类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能够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林密 《百科知识》2004,(9):22-23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索取以及过度开发与工业化污染环境的后果,人类的生存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的危机,而人类生存的主要资源是食品,这也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既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又能节约资源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精确农业的概念和实践自然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度追求和放纵。为此,发掘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所提出的节欲理论,把欲望放在一个准确的位置,既不搞禁欲主义,也不搞纵欲主义,这对于欲望横流的当今之世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并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鼓动下,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严重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张载认为天人合于一气,人是气的聚合物,人性中体现了天性,人和万物都生于自然,是自然的儿女,从而提出了“乾父坤母”、“民胞物与”的道德伦理思想,为我们当代解决生态问题、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施秀芬 《科学生活》2007,(12):28-30
化肥、化学日用品、医药用品……各种化学物品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也迅速发展。然而,无论是化学品,还是电子产品废弃后产生的化学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污染人类的食物,污染河流、土壤……还会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并且这种污染和伤害将是持久的。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保护环境是为了发展》(GEO-4)报告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化学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怎样的伤害?化学污染的趋势如何?人类该如何面对这些伤害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传承与启迪     
夏震 《未来与发展》2004,25(4):9-11
自从人类告别了自然进化的历程,人类的文明就诞生了。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对现在和未来有什么影响,历史对现在和未来有什么作用,这种作用又是如何体现的,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人类既是历史的书写者又是未来的创造者,人类的活动连结着历史和未来,所以人类的意识和实践传递了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单向的,即历史对现在和未来起作用。人类的主观意识和社会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因而是面向未来的。事实上,  相似文献   

14.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来自于自然,生存于自然,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但与此同时,人正用自己的双手,按照自己的心理思维去一步步的毁灭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生态危机的种种表现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对人类心理、思维的研究也日益紧迫。健康的心理、条理的思维、有目的行为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相信在这种条件基础上,人与自然才能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来自于自然,生存于自然,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但与此同时,人正用自己的双手,按照自己的心理思维去一步步的毁灭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生态危机的种种表现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对人类心理、思雏的研究也日益紧迫。健康的心理、条理的思维、有目的行为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相信在这种条件基础上,人与自然才能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6.
世界观的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深入比较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是基于一种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转变,二者争论的实质是是否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作者认为对于生态中心主义提出的自然“内在价值”,虽然在实践上缺乏基础,但对此的深入探讨仍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这种新的世界观的指导下,使人类在自然观上确立新视野、提升人类行为实践境界。  相似文献   

17.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便同时产生了“环境”和“灾害”问题。而人又必须向自然索取多类“资源”以维持其生存,所以,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构成了复杂的自反馈巨系统,同时又是与地球和天文密切相关的开放系统。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从来就是互相制约的,只是到了当代,全球人口已近60亿,人类才深深地认识到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问题的极端严重性。 人口增长失控和无节制地索取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而环境恶化进一步促使自然灾害的种类不断增加,对人类构成更加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田野,葱郁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明净的湖泊,湛蓝的海洋,是地球固有的风貌,是人类生息的摇篮。但是,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人类在索取自然财富,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现代文明的过程中,由于肆无忌惮地掠取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发展,环保护无法实施,因为环保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这是一种自杀行为。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的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更别提经济发展,所以两者应共同存在。那么,就应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相似文献   

20.
预防胃肠的损伤是预防胃肠衰老的第一手段。如何饮食才能不伤害胃肠,是人类必须的生活常识。但人们往往在实际的生活中,单凭个人的习惯,而不注重胃肠是否适应,擅自强迫胃肠适应自己的饮食,当然这种现象受自然条件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形成了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饮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