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在他3岁时就曾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成了当时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也有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家们还送给他一个桂冠——“数学王子”。  相似文献   

2.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每天例行的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两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会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咦?导师今天怎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题?”青年一边看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以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1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  相似文献   

3.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都给他布置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嘟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出正1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  相似文献   

4.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都给他布置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嘟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出正l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  相似文献   

5.
无知者无畏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6.
无知者无畏     
《现代语文》2005,(8):1-1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世界三大数学巨人之一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另两位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和英国的牛顿),从小就如痴如醉地读书。一天放学后,他边走路边读书,不自觉地闯进了不伦瑞克公爵斐迪南的庄园里。公爵夫人看见了,非常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们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座使人肃然起敬的峰巅便是高斯”.高斯是18、19世纪之交最伟大的德国数学家.他的贡献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光辉旗手.人们欣赏他的天才,尊称他为“数学王子”,他的形象已经成为数学告别过去、走向现代数学时代的象征.高斯虽被世人称为“数学王子”,但却不是王族家室出身.与此恰恰相反,高斯家境非常贫寒,他于1777年生于德国布伦瑞克一个破旧的村庄里,他的祖父是个贫穷农民,从事花匠职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们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座使人肃然起敬的峰巅便是高斯”,高斯是18、19世纪之交最伟大的德国数学家,他的贡献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数学界的光辉旗手。人们欣赏他的天才,尊称他为“数学王子”,他的形象已经成为数学告别过去、走向现代数学时代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2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高斯(1777 ̄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19岁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解决了欧几里德以来2000年悬而未决的问题。高斯22岁给出了代数基本定理的第一个严谨的证明,24岁出版了《算术研究》。《算术研究》是现代数论的基础,是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著作之一。高斯对数论、微分几何、复变函数、椭圆函数、电磁学、大地测量学、天文学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电磁学中的高斯单位制、向量分析中的高斯定理、方程理论中的高斯定理等为人们所熟悉,他被誉为“数学家之王”。高斯在历史上的影响可以与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高…  相似文献   

12.
1.高斯的生平 高斯(1777--1855)是德国18世纪末的大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数学上的贡献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成为19世纪数学界最灿烂的明星,正如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所说:"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3.
业精于勤     
高斯(1771年~1855年),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在数学上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被人们誉为“数学王子”。正17边形的作法,是高斯得意的发现。原来,高斯之前的数学家认为,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大于5的质数时,这样的正多边形是不可能用尺规作出的。然而,高斯19岁那年,竟用尺规作出了正17边形,从而推翻了上述判断。高斯逝世后,在他的母校哥廷根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一座高斯的雕像,而雕像的台座就是一个正17棱柱。人们以此纪念高斯的发现。在德国慕尼黑博物馆里悬挂着一幅高斯的画像,上面写着这样一首诗歌:空间…  相似文献   

14.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每天例行的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2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校园内,矗立着一个以正十七边形为台座的数学家塑像,他便是被公认为十八、九世纪之交最伟大的数学家、享有“数学王子”之誉的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高斯(C.F.Gauss.1777~1855)出生于德国不伦瑞克一个世代都是劳动者的家庭.父亲当过花匠、瓦工和运河看管  相似文献   

16.
品读     
<正>我想,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华罗庚是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数学家之一。他开创了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数学家。华罗庚整个后半生都致力于普及数学方  相似文献   

17.
《学苑教育》2012,(21):F0003-F0003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通过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师: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位伟大数学家的故事。这位数学家名叫高斯,是德国人,曾被人们誉为“数学之王”。他幼年时就聪明过人。在上小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19.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多给他布置两道较难的数  相似文献   

20.
1796年的一天,数学家高斯的导师误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当成数学作业布置给他,高斯用了一整晚才做出来!多年以后,高斯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高斯为什么能够成功?除开数学天赋,就是因为他对问题、对权威、对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没有畏惧心理,认定了目标执著地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假如高斯知道了这是一道世界难题,他对这道题可能连看都不敢看,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