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在大谈官僚主义。然而,究竟什么是官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队伍中的官僚主义与旧社会反动统治阶级的官僚主义有无本质的不同?对于这些基本问题,人们却很少论及。发表在《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程继尧同志的《官僚主义的内涵、根源及其他》一文(以下简称程文)虽然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上述问题,但笔者对程文的一些观点却难以苟同,今特发此文与之商榷。 我国现今出版的影响较大的《现代汉语词典》、《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和《党的建设知识手册》等工具书一致认为,官僚主义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顾群众利益,只知发号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近几年,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目前,理论界对社会科学是否是生产力还在争辩,对自然科学是生产力几乎没有疑义了。但在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一日的《经济学周报》上袁志冲同志撰文指出,科学技术不应归入生产力范畴,而应“包括在上层建筑之内”,题目虽然是“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独立的要素”,文中所谈只是承认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大生产的巨大作用,而实际上否认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此观点本人不  相似文献   

3.
1982年3月7日《光明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中丕同志写的《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一个问题》的文章(下面简称袁文),主要内容是:现在每年的教育经费“应该说是不少了”。当前中小学的“冗员多”,“如何改变把育人经费变成了养人经费的状况,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文章提出应注意  相似文献   

4.
在八一年一月号《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刊登了龚正荣同志所写《关于议论文教学中的逻辑运用》一文,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间接反驳常用的方法有:(1)反证法。它是举出同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根据“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这个道理,直接证明自己举出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反过来间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里,作者似乎在解释“独立地证明与反驳的论题相排斥的新论题”这一方法,只是解释得有些毛病,并非如作者所说,解释的是反证法。  相似文献   

5.
陈望衡同志在《简论自然美》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对美,人们习惯于分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类,实际上艺术美也是社会美,应该说是两类:社会美与自然美。”长期以来,美学界对美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热烈争鸣,至今未有定论。然而,人们倾向性的意见认为,美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三类。陈望衡同志一反陈规,把艺术美归之于社会美,初读起来,颇感新颖,然而细细琢磨,觉得此说不敢苟同。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拿出一孔之见,就教于陈望衡同志和各位学者。  相似文献   

6.
金叶同志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2册中第80页上“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这一观点是要加上条件的,因此当然是错误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正。对于这种观点,自己不敢苟同。我认为,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上的观点是正确的,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并且在任何温度下,只要这种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发生。 怎样理解“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呢? 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跑出的过  相似文献   

7.
《安徽教育》1977年第11期发表了江礼斌同志的“对质量概念的认识”一文,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想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同江礼斌同志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曾在浙江教育学院主办的《政治课教学》1993年第1期发表了《货币≠金银》一文,对广义货币、狭义货币以及货币的起源、发展、现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近,我看到贵刊1993年第8期刊登的黄秀安、时盛荣《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一文(以下简称“黄文”),觉得该文不顾我文的基本事实,并出现多起错误,特与之商榷。 一、“黄文”说:“石文把贝壳、金银都称之为货币是正确的,但是他同时又忽视了另一方面:货币还有狭义的一方面。”“黄文”这种不顾及我文的基本事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里不妨将我那篇文章简述一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章中只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去年第十期上刊登了毕学勇的文章《可敬的老太婆,伪善的小金鱼》。文章认为,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讲授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时将作者的本意理解错了。对毕文的观点我不赞成。对一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何必强求一律呢。其实,名篇佳作常引起人们的议论,比如对《红楼梦》、《项链》评价就不一致。但这些争议并没有妨碍广大读者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更没有贬低它们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究竟什么是论证——与刘宗棠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刘宗棠教授于1992年在全国第五次形式逻辑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承认”——逻辑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文,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自本刊1993年第1期刊载这篇论文后,陆续收到一些专家学者的来稿,参加讨论。张盛彬教授的《从“承认”说到“共许”——读刘宗棠的<论‘承认’>》(见本刊1993年第4期),对刘文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马佩教授等的《究竟什么是论证——与刘宗棠同志商榷》则对刘文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本刊本着“百家争呜”的方针,都予以发表,以促进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1.
熊铁基同志《评项羽的功过是非》一文,对项羽作为一位农民起义领袖的功绩,给予了充分的估计,对于他失败的原因,做了颇有见地的分析。但其中关于项羽封王的论断,似乎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因此,提点看法,与熊铁基同志商榷。如何看待项羽的封王?这一直是评论项羽的关键性问题。熊铁基同志认为:项羽封  相似文献   

12.
王梅艳同志在其《数字的借代)(见《语文知识》1995年第2期)中列举了数字借代的几种类型,其中说道“鲁迅先生的小说《风波》中的‘七斤’、‘九斤’都代具体的人”,并以此作为数字“与量词结合代本体”的一个例证。对此我不敢苟同。原因如下:首先,“七斤”、“九斤”都是人名。《风波》中分明写道:“这村庄  相似文献   

13.
吴桂林同志在《是性质判断,还是负判断?》一文(载《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中,对“没有一个资本家不是唯利是图的”这一判断的归类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吴文认为,该判断“不能误认为是全称肯定判断,而只能分析为特称否定的负判断。”其实,吴文的观点是不对的。要正确对这一判断进  相似文献   

14.
《木兰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一向为人们所吟咏传诵,解放后,又多次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因此,弄清楚这首诗的准确含意,是非常必要的。顷读《开封师院学报》1978年第5期林春分同志的《论木兰诗的主题思想》一文,很受教益。文章虽短,但流利明快,敢于发前人所未发之议论,令人钦佩。但是作者为该诗所归纳的主题思想,却还有可商榷之处。林春分同志认为:“这首优秀的古代民歌,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故事的叙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还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这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末期经济学界曾经开展过讨论。近因《经济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一期摘要发表孙冶方同志的《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一文,“价值范畴”的归属问题,又重新引起讨论。讨论中,有商榷,也有支持。一九八○年《经济研究》第二、六期分别发表的胡亿生同志的《我对价值规律问题的一点认识》和张云德同志的《价值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中,曾经多处提到从资本主义到共户主义的过渡时期。所有这些提法,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其针对性和说明的问题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然而,我国理论界过去长期把马列著作中所论述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主体、客体问题的讨论,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在教育改革实践的推动下,也成了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张武升同志在《人的主客体统一性及其对教育的启示》(载《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第1期)一文,主要是从哲学上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同时也谈到了这一问题在教育实践上的运用。这对于我们在哲学上、教育上的研究是很有禅益的,但对其中的一些看法,我们觉得有进一来讨论的必要。本文是我们几点不太成熟的思考,以就教于张武升同志。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剧烈变革,面对全新的环境,我们的学校德育显得软弱,不适应,如何实现学校德育的变革,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前不久读了许建军同志的文章《从“混沌”到“有序”——当代中学生价值观耗散结构的理性思考》(载于《教育科学研究》1993年第2期),深感角度新颖,富有新意,颇受启发。但我以为该文中的一个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简笔与繁笔》,是一篇针对性强、运用辩证观点分析说理的议论文。本文在论证中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有效地提高了文章的说服力。然而,对本文所使用的例证法和引证法的指认,似乎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998年第2期《语文教学通讯》刊...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论述,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论断与列宁的思想是一致的,它们不过是绝对真理的两种表述方式而已,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是对绝对真理的通俗而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