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2.
郭人旗 《新闻世界》2009,(7):149-150
2008年11月4日,47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来首位黑人总统。本文试图从后喻文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的视角来剖析、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新媒体政治时代”,并认为,首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标志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王虹 《新闻传播》2010,(2):48-49
回顾本次美国总统党内初选及大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如播客和博客(政治类)等已经由过去的零散的、辅助性的功能发展为引人注目的重要选战工具。其中,政治博客(political blog)在2004年的美国选战中初露端倪,如今已成为选举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政治博客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政治博客的起源、类型、发展历程以及传播模式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民众和竞选者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作为选举营销传播渠道和手段的政治博客对美国总统选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政治具有社会化表演的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后真相"政治的蔓延,这种特征在当代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同时,本文从否定性、肯定性两个向度出发,对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策略及其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强调作为解释社群的民众对叙述事件的意义解读决定着媒介叙述文本的类型、内容和叙述技巧。由此提出,对"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应当以关注其民众的接受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正1945年4月12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第四任总统任期中去世,时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副总统的哈里·S·杜鲁门临危受命,第一时间接任了总统职务。哈里·S·杜鲁门出身世代农家,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没有大学学历的美国总统,但杜鲁门发起了影响世界政治格局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成为美国历史上又一位铁腕总统。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在政治传播与危机公关中会使用'脱口秀'的幽默表现形式,作为政治传播的工具。经过多年发展,'总统脱口秀'成为每年的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上的传统,一度有专业的写手对稿件进行打磨,与'国情咨文'成为两大美国总统细心打磨且事先准备的稿件,其内容与形式上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从'脱口秀'的重量级角色构成、叙事形式和内容以及结构、幽默的话语体例对美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脱口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中的幽默话语模式对平时不关注政治的人士获得政治信息有一定的帮助,能够争取到政治立场不明确的部分人士的支持。但幽默本身具备'两面性',政治幽默的使用应谨慎,且应具备一定的条件。这样一个美国独特现象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美国国内政治的热点与纷扰,同时也对美国政治脱口秀这种娱乐形式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6,(2):60-60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一生成就无数。故美国首都华盛顿建有杰弗逊纪念堂。他曾任华盛顿总统的国务卿、亚当斯总统任内的副总统、弗吉尼亚州长、美国驻法大使等。除这些政治角色外,他还是出色的建筑师。他酷爱学习,本人收藏有大量图书。这些图书后来都捐给了国会图书馆。为纪念此举,国会图书馆的三栋大楼中。有一栋就命名为杰弗逊大楼。  相似文献   

8.
罗纳德·科斯勒曾出版过多部以FBI、CIA、白宫、美国总统等为主角的政治秘闻著作(均成为畅销书),这有赖于他常年充当美国多家全国性大报调查记者的经历,以及人脉积累,还原了美国政治生活中“人”的元素。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3,(10):34
反馈信息,推荐精品《总统领导力》(插图本)【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吴爱明陈爱明/译校定价:39.80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在这部融人物传记与政治评论于一体的著作中,作者以生动简约、通俗易懂的笔触,从领导艺术的视角向读者解读了近五十年来的美国总统们。作者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为切入点,对这位美国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以及他所在的充满传奇色彩的肯尼迪家族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摹,进而对肯尼迪遇刺后的继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及其后的各位总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的老牌报纸<泰晤士报>不久前报道说,8位英国顶尖国际和政治评论员,组成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对美国历史上40多位总统进行了排名,评出10位最差总统,依次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2008年大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诞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而且借助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技术,"草根媒体"得以第一次登堂入室,成为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构性力量.但是,不应过度放大"草根媒体"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仍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13.
37年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和我国政府达成了关于尼克松来访的协议。这件事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峙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下面介绍的美国记者贝克曼的报道,不仅及时传播了这件震动世界的重大新闻,而且写得简洁明快、条分缕析。成为西方新闻界有关复杂新闻写作的又一典范。西方新闻界通常认为,一般的事  相似文献   

14.
经过21个月的艰苦奋战,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终于完成了“不大可能达成的任务”,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秘诀在于他及其竞选团队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而开展的政治营销。“电视总统”肯尼迪是第一位用电视直播方式进行政策阐释和新闻发布的总统,  相似文献   

15.
因为两党政治的根深蒂固,第三势力从未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胜出。如今,经济和政治实力均相当雄厚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脱下共和党的外衣,有意以独立候选人身份挑战传统两党对选举的垄断  相似文献   

16.
安替 《新闻世界》2008,(3):12-12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民主党人杰西·昂鲁曾用这句话道出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实情。2004年总统选举中.布什一共募得3.67亿美元,而民主党候选人人凯瑞募得3.2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美国选举总统的方法是当今世界政治中特有的.总统选举人(Presidential Electors)的设立及选举程序均为宪法所规定,并非个人意志的简单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说:总统新闻发布会———无论它有多么不完善———不能是一种特权,而只能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白宫新闻发布会有时简短,有时冗长;有时充满友好气氛,有时又剑拔弩张;有时和蔼可亲,有时又针锋相对。总统和他的助手们的品格和能力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才得到最严格的考验。在美国,除了国会的监督之外,总统没有义务对他的言论或政策进行解释。总统新闻发布会给了新闻媒体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质疑总统的权威。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统才不得不对所有问题作出回应。除此之外,再没有机会就当天事件向总统发难了。同…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特朗普新闻发言人禁止《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媒体参加白宫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媒体之间的关系开始破裂. 在一个经常标榜新闻自由的国家,出现这样的事件不同寻常.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拒绝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是因为在总统竞选期间,主流媒体“一窝蜂”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商人出身的他在竞选中几乎是单枪匹马,浴血奋战.《纽约时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在总统选举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不断披露特朗普的丑闻,从而使这位总统带着争议进入美国白宫.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曾提出:"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针对国际国内的特殊传播环境,全面、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元传媒的优势和利益集团、传媒和公众三足鼎立的传播调控态势,准确定位媒介传播的主体对象,聚焦经济民生的传播主题,运筹帷幄,讲究策略,彰显自身为"变革总统"的魅力.这使他不仅成功地以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入主白宫,而且使这次选举成为美国政治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新的举措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