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讳,是中国古代史上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在世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文字,一旦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皇帝垄断专用,臣民不许使用及对其直称,而要用其他方法称呼,这就叫避讳,这种字叫“讳字”。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中说;“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  相似文献   

2.
<正>在《辞海》中这样解释"避讳":"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在中国,避讳有悠久历史,《礼记·曲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的避讳;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的词条,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出现了避讳。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一整套制度。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  相似文献   

3.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从避讳的产生与发展、范围与方式、危害与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从避讳的产生与发展、范围与方式、危害与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书避讳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雯 《文教资料》2007,(12):107-108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要求封建王朝的臣民对当代、历代君主,及本朝所尊重的圣人,家族中的长者的名字,不得直接称呼或者使用,要在口头上或文字上用其它方法表述。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其产生之初仅表现为臣民口头言语表达上  相似文献   

6.
了解古代人名的避讳制度 ,将有助于消除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障碍 ,对古文学习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避讳 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一定还记得,这部小说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避讳趣谈     
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避讳”。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即“民风”,用“人风”代替“民风”,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相似文献   

9.
避讳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避讳与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关系,分析避讳对中国古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避讳杂谈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北宋时有个州官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所以州内百姓说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就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所以举州皆呼“灯”为“火”。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依照惯例州城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贺,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出告示的官员为“灯”与“登”同音而左右犯难,最后只能用“火”来代替“灯”,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外地客商以为州府真要在城里放火三天,都争相离开这是非之地,本地百姓一见这个告示,无不气愤异常,…  相似文献   

11.
浅说避讳     
《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不用“民风”,而用“人风”。在封建社会里避讳是普遍的。所谓避讳就是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回避。《春秋公羊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通常采用四种办法。一是“缺笔”,即缺一个字的最后一两笔。如,将宋赵匡胤写作匡胤;为避孔子的讳,将“丘”写作“丘”。二是“空字”,即用“某”或“□”来代替。如《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某”指“启”,是汉景帝的名。三是“易字”,即改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如《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  相似文献   

12.
避讳漫话     
中国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威和尊严,规定臣民子孙对君上、圣贤、尊长不得直呼、直书其名,凡与帝王、圣贤、父祖名字相同的人名、地名、职官名、书名、物名等,都得设法避开或用改字等办法代替,这种习俗就叫避讳。它利用汉字的特点来强化臣民子女对君父的人格依附,是封建宗法礼教、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体  相似文献   

13.
避讳趣谈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尊亲、上司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必须用其他方法避开或代替,叫做避讳。古人把避孔、孟、周公、三皇五帝等先圣与当朝君主的名字叫做公讳;子孙避父母及尊亲的名子叫做家讳;下属避上司的名字叫做宪讳。  相似文献   

14.
趣话避讳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来表述。常见于文学作品,用以描写各类人物。从古到今,死是人们特别避讳的。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常用的有亡、尽、  相似文献   

15.
趣话避讳     
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指的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来表述。常见于文学作品.用以描写各类人物。从古到今,死是人们特别避讳的。人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常用的有“亡”、“尽”、  相似文献   

16.
避讳趣闻     
向明康 《初中生》2013,(16):14-15
悦读之前:旧俗迷信,新年时厅堂多贴上"童言无忌"四字,意指孩子说话不必忌讳,即使他们说了不吉利的话也无妨碍。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话很可爱,或孩子说出的语言幽默生动,让人捧腹大笑。小孩天真,不懂人情世故,不知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说话当然便不知避讳。那么大人说话呢?  相似文献   

17.
在《民法典》出台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作为物权法中具有不容忽视地位的遗失物拾得的问题,也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遗失物拾得的问题主要涉及拾得人的通知、保管、交付义务以及责任范围,报酬请求权及费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里,笔者仅就确立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拾得物的归属问题阐述了自己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遗失物拾得立法的重视,完善我国的民法内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权性质上属于行政权力,介绍了目前各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位阶原则、比例原则来完善制度内容,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行政申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不同的权利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封建时代,文人写文章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不能照字直书,而要加以回避,这种手法就叫避讳。对皇帝名避讳,谓之“国讳”;对圣人名避讳,谓之“圣讳”;对尊长名避讳,谓之“家讳”。避讳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到清代更加完备。常用的避讳法有以下几种: (一)缺笔避讳法。例如: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将“世”字写成“(?)”、“民”字写成“(?)”;为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把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是混乱的年代 ,战乱频仍 ,社会动荡 ,传统礼法遭到严重破坏。然而历代沿袭的避讳制度并没有被消弱 ,反而有所加强 ,甚至出现了避皇后讳、太子之讳。避讳的兴衰与皇权的兴衰有着本质的联系 ,这是研究避讳的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