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物数所在极弱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大连化物所杂环催化合成研究取得新进展 青岛能源所提出混合物组分分离及结构确证的新方法 过程工程所二维碳材料在光转换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大气所等提出晚中新世特提斯海收缩导致撒哈拉沙漠的形成 古脊椎所从中国侏罗纪神、仙二兽再论哺乳动物起源 南京古生物所发现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动物胚胎状化石细胞分化新证据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帝王蝶长距离迁飞的遗传机制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 DNA去甲基化重要机制 北京基因组所合作完成鲤鱼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 上海生科院在工作记忆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长春应化所荧光/磷光混合型白光 OLED研究获进展 中科大等在电驱动自旋电子原型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新型自适应光学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上海技物所发现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下,王金星课题组针对对虾养殖业中病害防控的实际需求,围绕着对虾免疫系统与细菌和病毒性两类重要病原(鳗弧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1)揭示了对虾抵御病原入侵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主要阐释了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和防御病原的机理,包括FcLec4通过行使调理素的功能促进对病原的吞噬、Leulectin不同识别模块之间在抗细菌免疫中分工与协作的新机理、MjHeCL感知血淋巴菌群及参与菌群动态平衡调控的机理以及清道夫受体参与的抗病毒免疫的新途径等;(2)发现了病原侵入机体后宿主细胞抵御病原的信号途径及效应机制。主要揭示了对虾Toll和IMD信号途径的特点、调控机理及下游的效应分子,阐释了JAK/STAT途径激活的特征及调控的下游效应分子,并发现Toll途径的激活机制不同于果蝇而与哺乳动物相似;(3)阐明了胞内病原逃逸宿主免疫的分子机制。阐释了白斑综合征病毒利用宿主的C-型凝集素以胆固醇依赖的方式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理以及利用宿主的SUMO化系统促进自身复制的机理。该研究为对虾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的候选药物以及对虾抗病品系培育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历时8年于2017年完成结束评估。本文概述了该计划取得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发现新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和染色质重塑因子并揭示其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解析干细胞自我更新、体细胞重编程的调控机理及创建半克隆新方法,揭示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分化转分化、个体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从全基因组的层次上认识表观遗传网络形成和运行的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文中展望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未来关注的重点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浩  许紫开  周璐 《科学学研究》2019,37(4):590-596
各类创新群体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群体创新机制也成为了的重要研究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提供基础理论和新的视角来研究和发展群体创新机制。本文从管理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刊物中选出对研究主题有贡献的源文献,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群体合作本质上来源于脑机制,并打开了群体创新过程机制背后的脑机制黑箱,解释了渐进性创新过程中的分析性思维机制和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顿悟思维机制,揭示了群体创新中变革型和伦理型领导机制的神经机理,并呈现了群体创新情绪氛围和信任氛围的培育机理。未来,跨学科研究将提供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模式,将认知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和创新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群体创新研究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分叉和混沌的观点来研究湍流的发生与发展的机理所取得的某些进展。重点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1.用分叉与混沌的观点来解释湍流转捩的根本机制。2.用奇怪吸引子和分形的观点来解释湍流运动的不规则性和无序性。揭示湍流运动是流体内在随机性的表现。3.用拉格朗日观点来研究流体的运动,探讨在物理空间内混沌运动与湍流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本能行为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222期双清论坛"本能行为研究的前沿与交叉"的研讨成果,本文将从个体维持行为、趋利避害行为、社会群体的本能行为、本能行为相互作用、本能行为异常及相关疾病、本能行为研究新技术等几个方面,总结国内本能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此次双清论坛凝练出"本能行为神经网络的固有结构和工作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在未来5~10年时间里本能行为研究有望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突破性成果:发现觉醒—睡眠转化和维持的结构和机制;揭示本能行为神经网络信息处理低能耗、高能效、强鲁棒的工作原理;形成本能行为工作机制的新假说;发现奖赏和成瘾机制及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7.
<正>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吴蓓丽和赵强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为研究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未来将开启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物研发的新方向。通过分析P2Y1R结构,研究人员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P2Y1R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两个药物分子作用位点,并且两种抑制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显著区别于人们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正>我国科学家发现白叶枯病菌侵害水稻机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白叶枯病菌会利用水稻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显性Xa13基因,减少铜在水稻导管中的分布而侵害水稻。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病原细菌利用宿主基因征服宿主的一种新机理,同时也揭示了可能涉及水稻与病原共进化一个典型例子。相关研究论文近期在国际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顶级杂志《植物细胞》上以重点推荐形式在线发表,同时配发了介绍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6):546-547
揭示物种特异的免疫相关新基因的起源及其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和动力学规律是当今进化免疫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物种生态适应的进化机理及自然指导的药物设计。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取了五大典型在线社群进行多案例研究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探索在线社群在资源环境和创新生态环境下协同进化的实现机理。结果发现了知识共享对协同进化的动力来源作用、资源拼凑对协同进化的促进作用以及社群新稳态的实现机理,揭示了在线社群独特情境下协同进化实现的微观作用机制,并提出在线社群生态圈的衍生动力模型和社群协同进化的综合实现模型,形成了对在线社群研究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丰富了组织进化的理论研究,为社群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链生态系统演化机理,在对创新资金链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归纳系统要素涵义并阐述其整体性、动态性和循环性的特征。从资金的来源和运行的角度深入剖析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金链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并指出制约并促进创新资金链生态系统运行的作用机制,包括重组机制、共生机制和平衡机制。研究结果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创新资金链生态系统演化机理掌握资金动向,不断提升投资绩效,取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细胞编程与重编程是生命个体形成的基础,在解析发育机理和再生医学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在"十二五"期间,周琪研究员带领动物所干细胞研究团队对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研究进行了整体布局,从基础理论、核心技术、转化应用几个层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该团队与中科院基因组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的两个研究团队合作,揭示了micro RNA通  相似文献   

13.
治理机制、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治理机制与创新关系研究中引入探索型学习与应用型学习,重点分析了不同治理机制通过探索型学习与应用型学习影响突变创新、渐进创新选择的过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治理机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框架,揭示了治理机制影响创新活动的路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14.
管理创新来源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理论推导的根据是管理学基础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关系。西方讨论如何用管理学基础理论揭示解释管理方法的应用机理,建立管理机理理论,架起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方法的桥梁,是管理创新科学化的基点。探讨了如何运用管理机理分析方法,发现管理新方法、新规律、管理科学新学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王晓晨,女,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海聚"工程资助,主持多个973项目。王晓晨博士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研究凋亡细胞的清除机制。她的实验团队发现了多个调控凋亡细胞清除的新基因并揭示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王晓晨博士2012年获得霍华德.休斯(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以及药明康德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培峰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有关miRNA在心脏中的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miRNA-499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梗死,具有心肌保护功能,并揭示了其相关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2011  相似文献   

17.
天文宇宙     
正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晖教授与合作者利用大熊湖天文台1.6米口径太阳望远镜和空间太阳观测卫星提供的数据,在日冕加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揭示了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研究发现不同极性磁场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针状物的产生紧密相关。这些针状物通常产生于太阳上一种对流单元边界处的强磁场区域(称为网络组织)附  相似文献   

18.
先进的科学仪器是发现新现象、揭示新机理、获取新数据、发现新规律的重要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进步的重要主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1998年开始相继设立了多种科学仪器项目类型支持创新仪器的研制工作。为探索科学仪器类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资助成效,我们对数理科学部力学科学处推荐并获批的相关项目进行了跟踪研究与专项研讨,深入分析该类项目资助的成效和特点,并针对改进仪器类项目的资助、实施及验收等过程提出政策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医科大学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童坦君、张宗玉教授日前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衰老分子机理与生物学年龄指征的研究,揭示人类衰老细胞基因调控能力减退与特异转录因子相关。 童坦君、张宗玉教授研究还发现,衰老细胞DNA甲基化水平所有降低,但基因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湖泊微生物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湖泊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被认为是世界上湖泊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多样化的湖泊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但迄今人们对其结构和功能尚知之甚少。通过大规模的湖泊微生物组分析和比较基因组研究,可揭示我国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和维持机制,阐明典型湖泊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组成,探索极端环境条件下湖泊微生物的适应机制,发现新的微生物功能和代谢途径,并通过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环境转录组成和蛋白组,揭示微生物驱动湖泊生态系统中关键元素循环的过程、机制及其环境调控机理。这些研究结果的获得,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地球科学与生物学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学科持续发展,而且将为我国湖泊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湖泊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