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欲望的象征--西门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特定时代为背景,以商业社会、权力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人物的行为方式、心路历程等方面,对西门庆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简评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主题意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三方面分析欣赏奥尼尔的著名悲剧《榆树下的欲望》,从而揭示了在以金钱为主的社会里,物欲横流,人性被压抑以及导致情感扭曲的社会现实,并且指出拯救人类自我的,也只能是人性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  相似文献   

4.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主要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深受评论界的关注,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小说中捕鲸船披谷德号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人性在这一悲剧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悲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正确对待自身的欲望,处理好欲望与人自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欲望特点与层次划分上论述了欲望控制的可能性及欲望控制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各种机遇与挑战,人类自身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是值得思考的。比较而言,人类的同理心、道德感、自控力、智慧等是超越当前人工智能的重要方面,是人区别于机器的主要标志。这些人之基本素养的培育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儿童天性,在实践中道法自然,顺应人的天性,培养有理想、有同理心、有美感、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 ,在市场经济这个“魔方”的刺激下 ,人们的欲望空前膨胀 ,人性已被挤到生命的“边缘” ,有的甚至陷入了毁灭人性的深渊。张者的小说《桃李》就展示了当前商品社会下的中国象牙塔内一群真实的知识分子建构的独特风景 ,充斥着金钱和欲望、孤独和喧嚣、追求和迷茫  相似文献   

8.
五邑地区移民作家的小说,选材广阔,大都带有自己生长地域的痕迹,从特定的文化角度去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与五邑本土作家的反映现实生活矛盾以及从社会伦理道德等诸方面坚持现实批判不同,移民作家的小说着重表现人性的欲望与生存的错位,带有一定的隐喻色彩。在叙事上,对生活保持客观的审视态度,呈现出一种冷峻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个不同的精神维度.古希腊文化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展示了人的自然欲求;基督教文化用爱的感召来消除人性罪恶,对于人性完美的追求建筑在忏悔和禁欲基础上,专注于彼岸的价值,在"原罪"与"救赎"中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展示了人的形上欲求;人文主义崇尚理智和怀疑批判的精神,反抗一切权威,既强调人的本能欲望与意志自由,又呼唤精神彼岸对于人的意义的提升,体现了人的理性欲求;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则看到人性的异化,以虚无和荒诞来界定人的存在并重新踏上人类灵魂救赎之途,同样蕴涵着人性关怀和反思的精神.不同精神维度的延伸与错综,展示了由生命意识的统一和谐与分裂冲突所体现的人类自我灵魂的挣扎,支撑起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性空间.  相似文献   

10.
11.
受先进思想影响的普希金,是徘徊在进步和落后之间诸多俄罗斯贵族的代表。作家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和本阶级面临的矛盾处境,并通过他笔下人物命运的抒写,深刻地思考着贵族阶级的处境:自我意识觉醒,渴望挣脱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对人性自由的束缚,同时又不愿放弃沙皇专制制度下贵族阶级的既得利益。文章从崇高美的角度,分析普希金作品中的人物为满足情欲、权欲的畸形行为及人生悲剧,揭示人物欲望悲剧蕴含的追求人性自由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2.
欲望这个主题在世界文学中频频出现,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母题。以欲望为切入点,论述世界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名利欲望、复仇欲望、青春欲望、爱情欲望以及生存欲望。通过深入挖掘人类占有的有限性及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从而窥视人性被欲望扭曲与反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王小波以被书写的欲望在主体建构和自我实现中的作用作为评判欲望叙事的标准,他反对以欲望为中心的叙事目的,始终以欲望中的主体作为观照对象和表现焦点,从匮乏和泛滥的欲望以及欲望流转的交易渠道中实施主体救赎。他批判了三种基本人欲之"绝对需求"匮乏造成的欲望受阻及其带来的主体受限和受控的消极后果,也对欲望叙事中的道德"自激"加以嘲讽。他否定了欲望流转和交换的种种渠道,对于主体陷溺于欲望排序中的统辖关系困境倾向于一种寓于消极形式之中的积极抗争,这表现为对"性欲"之表达功能的开掘。  相似文献   

14.
余华文革小说以其独特的欲望视角,展示了时代氛围根底下人的欲望的深层动机,人性的优美在欲望化空间下悲剧式的生存现实,从而体现了余华对人性及历史的深层反思,对历史-现实序列非理性本质的反思,反映了余华更复杂深刻的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5.
锋利的欲望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灰暗的光线里,车内人影模糊。在单调得令人有些烦躁的爵士乐中,路边的树影从车身掠过。这个画面一次次重复着,长达两分十秒。这样的视觉刺激,将原本画面外和影片正在讲述的事件毫无干系的我的情绪牵扯进去,与甚至还没有看清"真容"的两个影子同步呼吸压抑。  相似文献   

16.
在留学生或者新移民小说中,"性"是个比较公开也比较隐秘的话题。或因身份的尴尬、生存状况和命运跌宕各异,移民爱情婚姻是海外作家格外偏重的题材。从故国到他乡,东西文化间的冲撞胜过交融,新移民文学的爱情叙事,后现代的文本实验取代了传统表述;异国婚恋题材已是千奇百怪、旧貌换新颜。然而形形色色在欲望中挣扎的性爱窘困,并不全是为性而性、为爱而爱;作品在挖掘人性的复杂和性爱的残缺扭曲的同时,表达现代人对异域荒诞世界的冷峻审视和无形的精神穿透力。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周一,但SOGO百货店偌大的空间里仍人头攒动未见冷清,要不是和关晓燕约好采访,我真想在那一架架色彩斑斓的衣衫间逛个够。  相似文献   

18.
请问X号男嘉宾:你对自己的性能力有信心吗?要知道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女孩子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哦!被问的那位男嘉宾很酷地一笑:清视心,我既有软实力,也有硬功夫,会让和我携手的女孩子得到精神、物质和生理的全方位幸福!但是生理的幸福没有证书。只有体验哦。(掌声)  相似文献   

19.
本对解放区小说中欲望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以梳理,重点论述那些挣扎在革命认同叙事下的露出真实的欲望面影的小说作品,以探究丰富的人性蕴涵,总结历史的教训,寻找能留给后人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欲望具有能动和受动的二重性,二者对立统一于生产实践中的人.在社会生产发展的视野下,审美活动同样受生产实践的建构作用.马克思美学的审美维度就此分为两层:理想审美层面和异化审美层面.生产视点也使得马克思美学中的审美主体带有了实践主体的特点,异化的实践主体通过货币中介使异化的欲望和异化的审美直接联系起来,这种状况与"美的规律"的相互作用使现实审美活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