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素敏 《考试周刊》2013,(98):83-83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成为一项摆在教师面前的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5.
郑彩红 《考试周刊》2009,(27):74-7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处于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李俊清 《考试周刊》2009,(35):78-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8.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7个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伊晓刚 《甘肃教育》2009,(15):48-48
一、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生活情境,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套圈吗?今天我们也来组织一场套圈比赛。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会思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可,但是,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数学情境非要从生活中寻找不可,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所以,在很多课堂上,教师选择的情境非常牵强,并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既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做了许多有益尝试,特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就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愉悦情境中自主学习。这样,才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发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  相似文献   

16.
正情境教学的特点就是将优化的知识情境作为空间,按照数学教材的内容来创设一种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数学学科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情境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提倡学生们应该在实践观察和生活经验积累中循序渐进地认识数学知识,不断学好数学,提高智力.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用真实的问题情境来构建有效的学习空间,根据生活实际来创设数学情境,构建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常用模式,深入开发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让他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时,出现教师照搬教材——不符合教学实际,或自行设计——牵强附会等现象。那么,如何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对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精辟地指明: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标准中还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相似文献   

20.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