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满教“万物有灵论”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基本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之英雄主义精神和生死观的生命线 ;萨满教“三界说”在《江格尔》里体现了“神本文化”;而萨满教的控驭行为 (巫术 )则反映了《江格尔》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的状态。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史诗《江格尔》的基本故事情节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江格尔》是享誉世界名史诗之一,国内外对其研究的述甚多,本对它的主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江格尔》思想的核心是生命意识,章从生命来源,生命价值以及如何对待生命等三个方面做了简要论述,指出论述展开的逻辑框架存在于序诗之中。  相似文献   

3.
蒙古国搜集整理《江格尔》史诗文本和建构本国《江格尔》史诗传统,经历了一个从翻译介绍卡尔梅克《江格尔》到整理蒙古国境内零散流传的本土《江格尔》史诗片断并建构成本国史诗传统,从翻译和修订卡尔梅克《江格尔》并打造成蒙古文学经典到最后创编完成作为国家标志性文化资源的《蒙古江格尔》的过程。在其中,《江格尔》史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史诗传统的建构和本土化最终促成了《蒙古江格尔》的创编。蒙古国建构《江格尔》史诗传统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的《江格尔》研究及草原史诗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章通过比较研究卡尔梅克历史传说《三十三勇士》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等多处同英雄史诗《江格尔》的主要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相似和吻合,提出了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以卡尔梅克《三十三勇士》等历史传说为基础,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在伏尔加河流域卡尔梅克人中产生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史诗《江格尔》在卡尔梅克部,和硕特部,以及蒙古国,内蒙古地区的流行,分布情况,论证了《江格尔》产生于17世纪中叶后,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部。  相似文献   

6.
英雄史诗《江格尔》反映了古代蒙古地区奴隶制社会初期,广大民众深受奴隶主贵族的残酷压迫、剥削和外来蟒古斯的侵犯、抢劫,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贫困、疾病、暴力和死亡笼罩着阿日本巴地区。人们憎恶奴隶制社会,怀念原始共产主义,从而产生了社会空想论。文中论述了《江格尔》对理想社会的空洞设想,分析了产生社会空想论的社会背景、思想来源以及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少数民族典籍,丰富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英译研究,采取模因论相关理论对《江格尔》英译开展研究。在概述模因论、《江格尔》内容的基础上,梳理了《江格尔》英译本和英译研究的现状,对《江格尔》英译的模因复制4个过程进行了调查,进而对《江格尔》的文化模因英译策略进行了研究。在传递蒙古族异质文化模因时,应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异化和归化2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神话英雄史诗《江格尔》展示着蒙古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个体生存状态。史诗的既成审美对象是以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学观念,这种原初的美学观带有明显的神话思维特征。《江格尔》具有东方审美观的特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哲学认识论基础是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史诗《江格尔》原始审美表征表现为:萨满思维、生命为美、物我同一等。  相似文献   

9.
史诗《江格尔》不仅反映出古代蒙古族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还包含着人生观,社会历史观等进代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视点聚焦在《江格尔》高超的语言表现力,首先分析史诗语言的音乐性、形象性及文化性,其次提出史诗营造的象外之境,提供超越语言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