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筹划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推出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有几篇文章只摘登了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次只刊登对四个课例的综合点评,请大家下期继续关注对单个课例的点评。 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请有兴趣的老师继续惠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特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期刊登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阅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6期刊出的4个“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课例,首先给我的感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数学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具体地说,4个课例都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数学探究,同时又没有丢掉“双基”训练。可以说,这表明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既继承了以往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并没有像有的评论那样全盘否定以往的数学教育,完全另起炉灶。当然,由仔细分析不难发现,4个课例所体现的新的数学教学还需深入一步。现结合新课改实践谈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讲读课例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每个训练组安排2~3篇讲读课例,讲读课例体现着训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要凭借课例教给学生有关的读写知识与方法,使之逐步养成“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一、模式的构建说明讲读课例教学模式,是针对一篇讲读课例的教学全程而构建的。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预习课文→理解内容→研究表达→对应练习。讲读课例教学一般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两个环节。这四个教学环节的侧重点,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构建这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课例]按照惯例,我先出示复习题: 3/4的分数单位是( ),3/4里有( )个1/4  相似文献   

6.
如何应用具体图形在转化等思想方法的引领下,上好圆锥的应用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同课异构的课例,从“课例引入”、“解法探究”、“课例变式”、“小结与反思”4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技能融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悟到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思想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两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7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至9月30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点评稿20余篇.点评或品读优点,或商榷不足,观点客观、全面.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或文章思路框架,供大家探讨、交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贵刊2006年第6期刊载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4个课例进行了深入地对比研读,感觉收获颇多,有精心预设也有精彩生成,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学习.现就4个课例尝试着谈一些个人的看法.1 关于情境的设计4个课例都采用了生活情境导入的方式,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1.1 情境设计的开放度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山东轻工业学院主考)原为专科阶段,开考的史论课主要有《艺术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该专业现在调整为专科与本科两个阶段,史论课的设置也做了相应调整:专科阶段设考《设计概论》课(4学分),本科阶段则考《现代设计史》(4学分)。对于新开设的两门史论课,自考学生如何自学和应考?  相似文献   

10.
何海萍 《江苏教育》2006,(1B):24-24
教学内容:《秦兵马俑》(苏教版小学语第十二册)第4~10自然段 教例一:师:课除了讲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请同学们读读课4~10自然段.看看课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11.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2.
“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爱娟老师在《如何引导初中生开展创造性阅读》(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4)中对自己的课例“孔乙己告状”(见《中学语文教学》2003.12)作了理论阐释和辩护,她认为:“‘创造’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中生有’,包括一些较‘离谱’的活动,二是‘有上生新’,即在原基础上做修改补充,变成一样充满个性色彩的新东西。”她把自己的课归于“无中生有”一类,从而批驳了蒋红森老师对她的课例的“离谱”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张述霞 《山东教育》2007,(12):46-47
最近听了两节“认识时间”的课,对其中的操作环节有些许感受,在此提出来,请教各位同行。为了叙述方便,就以A、B分别代表两个课例。  相似文献   

14.
十几减8这节课要完成教科书第3—4页例1—例4和例4下面的“做一做”,以及《课堂练习》第5页练习二的第1、2题等内容的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要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初步的推理能力也应得到提高。因此,课前,教师要准备好复习用的口算卡片,有11个白茶杯的绒板图;学生则准备好例2用的13个圆片,15个方块。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后的小学语文第二册,是分两组安排识字学词学句这一教学内容的,是继第一册之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识字、学词、学句的教学内容。第一组教材有 4课,识字 58个,要求学会的字是 49个,有 9个字要求会认;学词 33个;句子 14个;有 3篇课文要求背诵。前三课都按词、短文、图画、生字、课后练习的体例编写。第 4课是按独体字组合体生字,生字组词,用词说句的体例编写,课文配有图画,课后练习除有写字练习外还有组词语练习。教材安排的内容和编排的体例着重强调了: 1.基础知识的学习; 2.汉字规律的渗透; 3.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正抓住这个春天,帮助孩子长个第一辑身高生长的秘密第1课宝宝的身高需要有个目标第2课请注意身体的4个部位第3课抓住成长板闭合前的宝贵时光第4课别错过宫内身高第5课体格生长有规律第6课体格生长有顺序第7课身高生长不可逆第8课6个误区一定要破第9课轻松准确在家测身高第10课成长板是孩子长高的老板第11课遗传影响身高第12课影响身高的因素都要管理到位  相似文献   

17.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筹划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推出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有几篇文章只摘登了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次只刊登对四个课例的综合点评,请大家下期继续关注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请有兴趣的老师继续惠稿.  相似文献   

18.
第五节精彩课例课例一:解决问题(二年级)一、准备练习1.投影出示:平均每个人分4个梨,5人分多少个梨?师:谁能读题并解答?生1:平均每个人分4个梨,5人分多少个梨?列式是4乘以5等于20,单位名称:个。  相似文献   

19.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特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期刊登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贵刊的《课例点评》栏目我每期必认真阅读,总是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但是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就是好多优秀的教学设计无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有效的使用.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只有电子备课室,真正的多媒体教室正在筹建中;二是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量优秀课例的教学设计拿到我们课堂上使用并不合适.而读完安凤吉老师的课例后,忽觉眼前一亮,尤其是三个预案很有特色,自己恨不得马上活学活用.恰逢学校让我开学初上一节示范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节内容,并灵活地运用了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比预期的目标更好.下面结合自己上这节课的体会对安老师这节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