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晔 《当代教育科学》2007,(19):58-58,60
“口语交际”这一术语第一次出现.是在2000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它一改以往的“听说教学”,将“口语交际?”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与“阅读”、“写作”教学齐眉并举。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这并非仅仅是专业术语名称上的变化,其实质是全新的口语教学理念的变化,它汲取了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理论之精华。它的提出与目标的设定,为中国的语文教学凭添了许多新的活力,指明了新的前进方面,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泓活水源泉。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交际对每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将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且将“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提,构成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口语交际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口语交际课在一单元中只安排一节,学生专门接受训练的机会非常有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功之一,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达到与人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把过去的“听话”、“说话”的要求改为“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充分说明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而应与阅读教学相整合.在语文教学中,对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训练是一个密切相关的对立统一体.阅读教学离不开听、说,听、说既反映了学生的理解,又体现了学生对理解的表达.那么,如何使口语交际教学与文本阅读相得益彰,有效整合呢?  相似文献   

5.
现行小语教材中把以往的“听话、说话”换成了“口语交际”。这是否只是一种提法上的标新立异呢?抑或是老师们说的“换汤不换药”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新的提法应该赋予了口语交际教学“新”的涵义。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着力打造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种做法不仅是简单的变更,更重要的是赋予了语文新的教学内涵,要求学生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外,  相似文献   

7.
尹洪锋 《学语文》2005,(3):41-41
语文新课标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同时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口语交际能力在高考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广大教师认识不足.认为口语教学可有可无,偏离了口语交际教学正常的轨道。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使本来生机盎然的语文课失去了生机,  相似文献   

8.
张爱民 《江西教育》2003,(17):23-24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时代宠物,其崛起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之后进行“书面交际”———用作文的形式把活动的有关情况包括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活动中人物的表情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又崭新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这一教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增添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可见,口才训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在低年级教学、生活、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愿意说话、学会说话、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本文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一改过去的“听话、说话”,明确地将“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推出。这适应了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未来社会,人们要学会推销自己,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这一点更决定了当今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普遍存在以“习作“这种书面表达取代口语交际的状况。因而,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社会,现代教育的主题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其中“学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实际和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不会交际也就意味着无法与人交往。良好的交际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练习,是一套练“说”的好教材。我通过实践,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就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封超 《现代语文》2011,(11):96-96
口语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提出明确要求: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使用口语进行交流,它比书面语言有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张渭茹 《甘肃教育》2011,(18):34-34
口语交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情感交流的桥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流的素养。”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有更多的“语文味”。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表达的考查,更是学生交际能力的体现。为了更好地体现“本色语文”的“语文味”,口语交际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轻松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9.
郑寿林 《课外阅读》2011,(6):275-27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占有同等地位,然而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较低效。这和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有直接关系。农村小学在这方面的教学现状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口语交际培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在生活和交往中尤为重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