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莹 《职业技术》2009,(5):25-25
语文课是最枯燥的也是最有趣的,何以言之?因为,如果我们语文老师,抱着任务式的态度去上课,不去充分地备课、准备,马马虎虎地应付,照本宣科地、毫无激情地去上语文课,或者说,虽然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备课、准备,但毫无新意,只是程式化地去操作,这样的语文课,不枯燥、不沉闷才怪呢;而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课前积极地阅读、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五光十色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考试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重视考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考试的延伸工作——试卷分析。但在实际中我们很多教师并不会予以充分重视,更谈不上花心思去备课,更多的则是在试卷分析课上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且因为试卷上的分数也极大地刺激了许多老师的神经,老师往往会以一个裁判的身份出现。班里考试成绩不错时还好,如果考砸了,许多语文老师往往会板着面孔对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晓燕 《教师》2014,(7):67-67
正于漪老师说:"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有了激情,课堂才会生动,学生心灵的火花才会被点燃,教育才能产生刻骨铭心的力量,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应该如何去演绎呢?一、激情在充分的备课中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堂优秀的课必定是一堂激情飞扬的课。教师的激情来自胸有成竹的自信,自信来自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对教材潜心地钻研,对文本智慧地解读,对学情准确地把握,并深情投入到备课中,达到真情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这时,教师应怎么办?教学之后,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要不要反思、修改教案,以利再战呢?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因此,我们应从教学全程来研究备课.我们认为,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分三次完成,即"教学设计"三步曲:课前的预想设计--课中的现场设计--课后的反思设计.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  相似文献   

7.
教案该不该写呢?我个人认为:该写,并且要认真地写。 我认为:教师好像一个导演。如果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导演,导演好整个课堂,我们该有一个好的剧本,我们对于剧本的操作、角色的配置都该有预见性,而这个“预见性”就反映到了教案里。特别是很多年轻老师,上课没有准备,或者说备课不充分,最后不是课上长了就是课上短了。还有的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老师,上着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一项细致、艰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粗细。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同样不理想,与此相反,有的新教师由于认真备课,教学内容充实,教法灵活,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当下的备课,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终生备课     
报载: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他的课讲得非常好,听他课的教育局干部和外校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可以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对这节课的教材,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如果我们把直接准备叫“小备课”的话,那么终生备课就是“大备课”。 所谓“大备课”,就是教师为了教好书,育好人,在自己从教的整个生涯中,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以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永不停息地去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去研究教学和提高教学。一句话,教一辈子书,备一辈子课。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余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的一环。这办法那办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办法。"的确,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备课是避免无效学习的前提。只有自己认真地去备课,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课,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如果教师备课不实、不深、不细,上起课来就比较随意、宽泛、低效。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把关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教师每天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是教师可以顺利实施教学的重要准备,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备课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用心、用脑,才能把课备得好。但是,我们却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不会备课,她们不知道该怎样备课,更不知道备课的艺术与技巧,使得她们的教学工作效果不佳。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备课,怎样掌握备课的技巧呢?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有三大环节: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人们对中间环节的研究已很多,但我认为课前准备环节更不可忽视。课前准备实际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理念中"课外"环节的一部分,苏步青说:"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业。"~[1]它充分地说明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一、教师的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13.
程翔 《语文学习》2021,(2):9-11
语文组的老师们在一起备课座谈.我提议请小郝老师来执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课文.小郝老师很敬业,也有灵气,爽快地答应了,提出给她半个月的时间来备课,随后我也看了她的教学设计,并当面进行了座谈.元旦假期一过,备课组的老师们就去听她的课了.  相似文献   

14.
备课,就是课前的必要准备,是每位上课的老师,无论教哪门功课,都预先有的一番计划与准备。笔者认为语文的备课,一般包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钻研课文和了解学生两个方面,以及弄清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其在本教学单元以至本册教材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文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等。有的课需要借助实物来演示进行直观教学,还得准备必要的实物、教具、图片等。这样既备课文,又备人,还备物,这叫“备课三要”三者都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在这“三备”中,重点一般应放在钻研课文上,因为不弄懂弄通课…  相似文献   

15.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想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课前准备显得更加重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们备课时的立足点不再是"我想怎样去讲这堂课",而是已经转变成了"我的学生们希望我怎么去更有趣地讲这堂课"。本文将立足于笔者自己开展过的一节公开课,试探究教师们在备课时应更加重视备学生。  相似文献   

16.
难忘的一课     
一个星期六,语文老师上完课,说:“明天没课,如果有同学还有问题,而且愿意的话,下午一点,在教室等我来再讲一遍。”星期天学校举行篮球赛,谁也没心思去上什么课。我是班篮球队的,一点钟之前我班那场比赛就结束了。但我不准备去上课,尤其是我自认为那课书已弄懂。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一课三备"的加法备课法"一课三备"是当代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的,具体是指于漪老师每执教一堂课,都要经历以下三次的备课:第一次备课,于漪老师称之为"融进自我"的备课。即于漪老师每备一堂课,首先是自己反反复复研读文本,不看任何的教学参考书或其它文献资料,全凭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独立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一个反复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把自己真正融进文本中去,融进课堂当中去。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老师和同学眼里,计算课总是和"枯燥"、"练习"联系在一起。所以,尽管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我们都很难找到计算课的踪影;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普遍不喜欢上计算课,不喜欢毫无生气的计算题。那么如何上好计算课呢?我认为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根据不同计算课的  相似文献   

19.
本教研组的一位老师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市语文优质课大赛,参赛的课文是《社戏》。我们决定以此为契机,集体备这一课,共同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备课、上课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我们在向课堂要品质、向课堂要成效的同时,是否想到课堂品质和成效需要我们做什么?如果您是教师,一定需要您做好课前准备;如果您是学校管理者,一定需要您促进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备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老问题.如何解决低效乃至无效的备课劳动?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备课能效?本文从两个层面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