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新教材《历史与社会》与原浙教版初中教材《社会》相比,一个突出的表征是教材中大量运用了阅读卡。阅读卡中的内容构成主要有两块:其一,原本属于教材正文之列,在新教材制订过程中,考虑到知识的难度或容量,被“降格”至学生自主阅读类体裁;其二,鉴于新教材中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名词和新解读,从便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新增加的阅读卡。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担任《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有幸成为该综合课程一线的实践者。在边学边教边思的过程中,感受到课程设置的深远意义和担负的重任,既为课程的先进理念和教学中可喜的变化高兴,  相似文献   

3.
季连忠 《文教资料》2005,(26):65-66
中学《历史与社会》重视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获取一定的社会科学发展观教学方法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加强与《历史与社会》知识有关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让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让学生具备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雪敏 《考试周刊》2009,(8):233-234
“问题探讨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默默地聆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将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激励和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
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追求。以下是笔者在“区域的故事”一课里的“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教学中所做的教学情境创设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凡此种种,充分表明创新对一个民族、对整个世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一个动态交互发展的过程,“预设”往往会出现多种结果,教师要找准“着力点”经常反思,促使“预设”尽可能多地“生成”,并力争有意外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蕴含在国民素质教育的范畴之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发挥本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在课内、课外处处体现人文教育。下面把我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常用的几种资源简略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王建成 《文教资料》2010,(7):141-142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应“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应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依托,利用名诗名词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为了实施义务教育法,我国进行了第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全国实施统一教学计划、使用统一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局面,从全国统一课程(教学计划)转变为国家教委、上海市、浙江省三套课程并存。其中,初中阶段国家教委历史、地理分科设课,上海市、浙江省开设综合社会科课程,不再设置历史、地理课。  相似文献   

12.
伍耀华 《文教资料》2012,(10):195-196
近几年来,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考题灵活,注重联系实际,这说明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渐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这体现了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本文就人们对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把现实社会生活作为教材的基点,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注重运用概念、知识和方法去了解人生、理解生活、参与社会.作为历史与社会课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案及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3个要素,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则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多媒体运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有着其它许多学科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隐忧。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科目,各个年级所涉及到的内容各不相同。基本上属包括地理、历史、政治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这样一门学科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是每个老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材中恰当的运用“空白”,往往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正中就有许多的空白之处,有很多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可引发众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历史教科书的语言高度凝练、言简意赅,在新授课阶段历史教师必须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补充,以使历史课堂生动风趣且充实饱满,是为“由薄到厚”;复习阶段时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是为“由厚到薄”。但是增加历史的“厚度”,对课本的历史知识进行拓展补充总要有依据。巧妙利用课本或历史地图册中的地图进行拓展补充,不失为增加历史“厚度”的好办法。下面我就以《中国历史》(人教版)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学要以学为中心,以往的教学、教科研活动,往往只是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为中心,而忽略发挥学生在作业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改变传统的作业训练观、紧跟改革的步伐、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何重要意义?课程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都是当前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施俊秀 《考试周刊》2009,(20):179-179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同时,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本文就优化《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