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尊史”思想是晚清时期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龚自珍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龚氏指出:史官应“善入”与“善出”,又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氏的“尊史”思想及强调史学应经世致用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尊史”思想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龚自珍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龚氏指出:史官应“善入”与“善出”;又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氏的“尊史”思想及强调史学应经世致用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龚自珍的性灵理论主要包括“尊情说”和“童心说”两方面内容,虽然继承了李贽、公安“三袁”和袁枚等人的思想传统,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鼓吹个性解放、开启思想启蒙、倡导匡时济世,从而体现出性灵理论之新变。龚自珍把性灵思想落实到诗歌创作实践中,在诗歌中抒发与国事相关的忧患之情,扩展了情感的广度与深度;在作品中展现出叛逆精神,追求个性解放。龚自珍的性灵思想及其创作对梁启超、黄遵宪、柳亚子及鲁迅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性灵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4.
清龚自珍对私做了富有新意的探索,这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龚自珍关于私论的可取之处包括:肯定"私"的普遍性、提出私的起源问题以及公而有私三个部分。其不足之处表现在:没有对"私"下定义、没有回答"私"的起源问题、缺少对公私关系的辩证分析这几个方面。对龚自珍论私已有成果有待辨正的方面:忽略古代天人感应的文化背景、忽视龚自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和曲解龚自珍的公私观。  相似文献   

5.
6.
龚自珍是嘉道年间出现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对清朝日益严峻的政治腐败、边疆动荡、学风空疏、人才匮乏等危机深为忧虑,并积极为之寻求应对之策。他主张变法革新,积极筹边谋防,倡导经世致用,呼吁培植人才,均切中时弊,顺应了历史潮流,起到了警醒世人、开时代风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开端者,他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近代特色,如突出"自我"、颂扬"心力"、重视历史规律的探索、改革社会的政治观等。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侯艳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4):52-53,57
“怨愤”作为一种创作心境,具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自我渲泄性;龚自珍虽有“少年揽辔澄清志”的抱负,却实在没有实现抱负的用武之地,诗文里所表现的慷慨、惆怅、幽怨、凄婉的“怨愤”心境,反映了那个时代英才寻找自我的艰难与先驱者的痛苦、尴尬。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与压迫 ,主张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德威兼施、文武并用的民族思想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自有其闪光之处 ,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学界对龚自珍史学的多个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唯其族谱之学,鲜有人涉及。其以《怀宁王氏族谱序》和《徽州府志氏族表序》为代表的"欲其子若孙之贤"和"不以宗废贵贵与贤贤"的谱学观念,在迄今为止的谱学著述中实为难能可贵之见解。本文拟从龚氏所著的谱序资料入手,探讨其谱学思想及其举因。  相似文献   

11.
乾嘉以来,清朝国势日衰,边疆危机凸显,尤以北方为甚。龚自珍立足于筹边谋防,对新疆防务作了精辟的论述。他从力主守卫新疆,建议移民新疆,发展新疆本地经济,搞好新疆民族关系,夺伯克之权。在新疆建省等9方面来加强新疆防务,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经世救时的社会责任感,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对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生了显著作用。但其封建色彩仍很浓厚。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想通过自己的人物散文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人格启蒙,以期培养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人材.这种人格启蒙的具体内容是: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敢说真话的社会批判精神,不避孤独的个性自由意识.这种人格启蒙对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生了显著作用,但其封建色彩仍很浓厚.  相似文献   

14.
"共和行政"就是指"共伯和行政"。共伯和应是卫国国君卫武公和。早在"国人暴动"发生前,共伯和就已经掌控周王室大权,"国人暴动"发生后,共伯和对稳定危乱时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王朝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共伯和主动退位,周宣王即位,共伯和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国家——卫国,得以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5.
一箫一剑铸精神--评龚自珍诗词中情志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初"一位诗人、思想家,他的诗、词、文,以鲜明的风格特色、经世致用的进步内容,揭开近代文学的序幕.他的诗、词作品中,既始终有一条不变的爱国主义的情志主线,同时还有一条情志发展演变的轨迹,即青年时的豪情壮志,中年时的悲情愤志,晚年时的哀情颓志.诗人用一箫一剑铸就了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汉宫秋》的主题可以从作品、世界、作者、读者这四个角度来分析:第一层是"爱情"层,叙述汉元帝和王昭君的帝妃爱情故事;第二层是"政治"层,即通过《汉宫秋》中的政治事件来隐含地表现当时的一些政治问题;第三层是通过戏剧故事含蓄的表达出才士不遇的情怀;第四层则是通过戏剧中的冲突和矛盾而反映出的人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以太”在19世纪未从欧洲自然科学领域传入中国后,谭嗣同遂借用这个概念构筑了《仁学》一书。然在借用之初即赋予了“以太”复杂的性质。本文就《仁学》中“以太”所具有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内涵作一梳析,力图客观地阐明“以太”在汉语语境下具有双重性内涵的历史原因及谭嗣同的个人原因。  相似文献   

18.
<左传>作者在对郑庄公的评价中渗透着儒家的"克己复礼"意识,在这种意识下对郑庄公形象所作出的评价带有儒家的主观色彩,如果历史地看问题,那么郑庄公并不是"伪善"、"违礼"的君主,而是旧时周礼时代惯性与春秋初"礼崩乐坏"时代挤压下的诸侯形象.  相似文献   

19.
马致远《汉宫秋》的悲剧性质早成定论,无有异议。但其悲剧主人公究竟是谁,其悲剧意蕴又是什么,却一直争论不休,悬而未决。本认为汉元帝是悲剧主人公,王昭君只是悲剧主人公的牺牲品,其意蕴是在表现一代帝王的人身屈辱和政治上的惨痛失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对人的意义的现代哲学,它的出发点或是立足点是主体人及"人自己的本质力量",即"人本"。这种"人本",不仅要强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且更注重人的本质力量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全面的展现。对人类各类大实践给予人本主义的批判,可以得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轴心的新文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