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建构的学习,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作为教与学过程中一个重要方面的教师也是此次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新的课程体系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方式。有感于此,下面就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历,谈一些认识及感想,以便同仁们在教学中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并不只是增加了一个课程;而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将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开始。长期以来,学校课程的实施是把学科知识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世纪之交进行的这场新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课程设计的总体蓝图已经完成,并逐步进入教学实施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必将带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加强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研究与试验,需要我们加强中小学科研工作,需要我们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先导作用,促进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韩震 《基础教育课程》2012,(Z1):117-1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理念就在于,从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为启迪引导式教育,从定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式学习;从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化的课程转变成为以实际生活需要为主题的具有综合化视野的课程。由于只有按照生活的逻辑,才能实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所以,对所有学科而言(无论是数、理、化,还是史、地、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课程体系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方式。新课改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新课程教学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作者就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沐涛进 《考试周刊》2011,(8):216-216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将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传统的课程观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课程实施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即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正>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新的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方式,新课程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笔者从概念教学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王永强 《教学月刊》2003,(11):15-18
高中文科综合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拉近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体验,并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其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形成很大的冲击,它将彻底的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我们共同的“新课程”之旅。捧着新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 ,我相信 ,新课程将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也将改变老师的教学生活。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我们应该理解这些理念 ,并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在实践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关于数学学科、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等方面的观念。这些观念…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当前基础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教育没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丧失了生活和生长的意义。教育是儿童通向生活的中介,因而,基础教育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倔、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于语文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使语文学习没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丧失了生活和生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体现出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发展,表现了教学目标与要求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这必将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推动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改变.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新的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教学方式。新课改使笔者深深地认识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并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新课程设计的总体蓝图已经完成,并逐步进入教学实施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必将带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加强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研究与试验,需要我们加强中小学科研工作,需要我们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先导作用,促进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过去,特别是实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任命)制度以来,我们县许多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教…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大家知道: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我们的课程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学习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实现的目标,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  相似文献   

19.
谢君平 《考试周刊》2013,(43):144-145
<正>以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改变了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正面临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是在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上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它将对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推动我国教育的全面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20.
课程观的转向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课程与人及其生活的关系的转向。课程应与儿童的生活整合 ,课程是沟通儿童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课程观新的转向具有四种基本内涵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生活世界属于课程内容范畴 ;课程是儿童主体有意义的活动 ;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课程观新的转向要求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课程三个基本成分 (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 )要符合学生完满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