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佤族     
<正>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hu)等民族交错杂居。  相似文献   

2.
佤族     
佤族□林仕梁整理佤族,现有人口351974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  相似文献   

3.
佤族木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边境的佤族,是我国南方诸多民族中的一支古老民族,素以勤劳、勇敢、纯朴、善良著称。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他们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习俗,其中“木鼓”正是这种习俗的生动表现。 佤族木鼓是—种原始的打击乐器,也是佤族人的一种古老祭器。木鼓与常见的革鼓不同,是用整段粗壮的树干凿制而成,不蒙皮。一般长为2米,直径以树干的粗壮程度从0.6—0.9米不等。凿制时先在鼓身横侧挖一条宽5厘米长约1.4米的凹槽,然后顺着槽凿下10来厘米后再逐渐把  相似文献   

4.
佤族建筑文化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较能适应山地居住.佤族的吊脚楼,虽受傣族建筑样式的影响,但仍然别具特色.造型美观、功能完备、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又能防潮防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理想的居所.加之佤族的建筑习惯是依山傍水,不改变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十分和谐,属于环保型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佤族的巫舞     
佤族巫舞宛如一块“活化石”,再现了这一民族的历史、风俗,同时折射出他们的宗教信仰、性格和审美意识等。深入研究佤族的巫舞,对研究这一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佤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和学校教育,青少年的教育只能在家庭及村寨内,以言传身教的形式进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的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型到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佤山是歌舞之乡,哪里有阿佤人,哪里就有歌舞。阿佤人高兴时有歌舞,悲伤时有歌舞。喜怒哀乐多种情感都有不同的歌舞来表达。这些歌舞世世代代伴随着阿佤人,成为佤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佤族民族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如今,《甩发舞》、《木鼓舞》等佤族歌舞已成为大家熟悉和喜爱的经典民族歌舞。  相似文献   

8.
对生殖崇拜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关注,生殖崇拜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佤族是云南省独有少数民族之一,生殖崇拜对于佤族先民不仅是一种繁衍的需要,更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在佤族地区,源远流长的生殖崇拜信仰观念及其物化形式,至今仍然可以找到明显可见的遗迹,在佤族的原始宗教、原始神话、原始美术、原始舞蹈及至今日的民族习惯中随处可见生殖崇拜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佤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佤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但节日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促使佤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摒弃节日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传承和创新节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0.
从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书面文学的出现再到作家文学的诞生,是佤族文学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佤族作家文学得以诞生,并不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文化领域的一次革命。经过佤族作家近三十年的共同努力,进入21世纪后的佤族作家文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这也意味着佤族作家文学正在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获取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过程,在不同的化中,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内涵。佤族儿童的社会化始于婴儿出生后的仪式,喂养、游戏、角色训练则逐步深了这一过程。佤族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制约了他们对后代抚育模式的选择,故而对这一过程的评价也只能放到佤族化这一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2.
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宗教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宗教活动主持人"魔巴"对佤族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佤族原生态音乐可分为歌曲和乐曲两部分。虽然曲调短小简练,旋律却优美动听、耐人寻味独具魅力。佤族虽然与拉祜、哈尼、傣、汉等民族毗邻而居,然而在音乐方面却能保留原貌,不受影响,实在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界对佤族服饰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面世,可分为纯描述性推介、文化学研究和审美研究三种类型。这些研究对深入发掘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促进佤族服饰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仍存在论述不够详尽、理论未必周延、不少问题还值得商榷等不足,仍需学界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佤族木鼓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佤族先民创制的木鼓在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不仅是通天的神器 ,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佤族文化以木鼓舞为代表 ,再现了佤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景 ,传承了佤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佤族清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清戏本源自中原地区、江南一带汉族戏剧,最终却在中国西南边疆——云南腾冲佤族民间得以保存和发展,这是佤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作出的一项巨大贡献。通过叙说佤族清戏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现状,并对它重要的文化价值进行阐述,以期这项瑰丽的民族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佤族是分布于云南西南边境地区的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由于这一民族历史悠久而又有原始部落社会历史"活化石"的社会特点,佤族部落原始社会的民间文学比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文学显得更为粗犷、古朴和丰富。论述佤族民间口碑文学的社会历史内涵,并概括和揭示其多方面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佤族有着丰厚的原始宗教化。狗崇拜展示了佤族原始宗教化的一个侧面,从而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和认识佤族化。对之进行扬弃,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佤族以男性为世系的传统家族形式和观念,以“家族内”、“家族外”两分法对西盟佤族亲属称谓语进行描写,并归纳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佤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云南省在校佤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佤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强迫症状、强迫、抑郁和敌对几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影响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