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年追星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几乎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热爱的明星。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偶像”与“明星”由昔日的雷锋、保尔·柯察金等换成了周杰伦、言承旭、林忆莲等影视明星与歌手。少年追星的首要理由是情感的需要。寂寞的少年需要心灵的沟通,渴望成熟的少男少女需要获得情感共鸣。青春期男孩女孩在身心急剧发育和性意识渐趋成熟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却依然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和“在校学生”。当代少男少女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而情感相对贫瘠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这是《梁传》对《春秋》的总体认识,也是《梁传》解释《春秋》的立足点和指导思想。在三传中,《梁传》对《春秋》日期书写原则的解释是最详细的,这是《梁传》区别于其他二传的特点之一。《梁传》认为《春秋》通过日期的书与不书来表示常态、褒或贬,符合义与道的则褒,贵惠与信邪的则贬。  相似文献   

3.
“《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这是《梁传》对《春秋》的总体认识,也是《梁传》解释《春秋》的立足点和指导思想。在三传中,《梁传》对《春秋》日期书写原则的解释是最详细的,这是《梁传》区别于其他二传的特点之一。《梁传》认为《春秋》通过日期的书与不书来表示常态、褒或贬,符合义与道的则褒,贵惠与信邪的则贬。  相似文献   

4.
"愤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 "奋青""粪青"是由元信息"愤青"通过编码和解码双重程序而产生的.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人的相互反应,产生了一褒一贬的修辞变异.以下将针对这三个词的修辞进行阐述,以便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一词多义现象出发,论述了现代英语词义变化的四种形式:扩展、狭缩、褒升与贬降,并对造成这些变化的社会、历史及心理等外部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安东阳 《考试周刊》2012,(36):16-16
林纾虽然开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是其译作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钟书也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和客观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林纾现象存在的四方面表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个句子,或是句中的一个词,如单从字面去理解,有的却不是它的真正义意之所在;而必须从反面去理解它。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反语”,或叫“反意”。“反意”的表现方法,有好几种: 一、看似“贬”,实是“褒”。 1.都德的《柏林之围》,写儒夫上校“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这句中的“老顽固”看似“贬”义,实际上却是“褒”  相似文献   

8.
何逊诗歌论     
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生于五世纪七十年代前期(即470—475年),约卒于518年,南朝梁代著名诗人。他历经宋、齐、梁三代,主要游仕经历和诗歌创作当在梁代,北齐颜之推评论其诗歌为“清巧”后人沿袭这一概念,或褒或贬,褒者赞扬其诗风的清新、入律、细致;贬者则斥其诗歌巧构形似之言。笔者认为何逊的诗风,在梁代诗坛上别开一径,尤其是充溢在他诗  相似文献   

9.
鲁迅曾恰当地评价《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研读《鸿门宴》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 ,或用长篇大论 ,或用片言只语 ,既表现人物的优点 ,又表现人物的弱点 ,塑造了一个个复杂又统一的人物形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也是褒中有贬、贬中有褒。尤其是刘邦和项羽更值得玩味。一、对刘邦褒中有贬表面看来 ,《鸿门宴》中表现了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机智善断的特点 ,这是一目了然的 ,毋须赘述。但只要认真品味 ,我们不难看出 ,作者也揭露了刘邦虚伪、怯懦、狡诈 ,甚至无赖的品质。首先 ,作者通过刘邦一连串的言行 ,揭示其劣性…  相似文献   

10.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作临时变通,或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种用法,在修辞学上叫做“易色”。本义拟就词语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的几种情况来谈谈词语易色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问题日益突出,各方人士对其看法不一,但总的说来是贬多于褒。本通过对上市公司变更寡集资金投向的特点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在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从其它市场参与方(证券监管部门和投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指出我们应该对这一现象有一个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考察“小姐”一词的语义,其感情色彩发生了由贬到褒再到贬的多次语义流变,从中折射出诸多社会因素。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回顾“小姐”这一称谓的使用历史,并考察其使用现状,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道出了许多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无疑也适用于教育。例如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我们听到的评价大多是褒素质教育,贬“应试教育”;褒美国教育,贬中国教育。然而崔润民先生却另发奇论,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见解。现将崔先生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文章摘编于此,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辨骚篇》历来是“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篇把楚辞与经书比较,认为有四同与四异。学术界一致认为四同应是褒义,而四异则有褒、贬二说,至今仍针锋相对。笔者认为,从四异本身、该篇篇旨和该书的理论体系去辨析,应为褒义。  相似文献   

15.
商业促使娱乐潮流广泛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低龄化现象,因而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追星",促进其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高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追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小学生倾向完美明星形象,但不存在狂热追星现象,少数特别学生需要予以特殊关注。在追星问题上与父母沟通较佳,但对追星影响问题上判断力弱,主观认同强。这就要求大众媒体应正确反应明星,教师教学应结合社会现状,引导小学生正确追星,家庭对小学生追星应给予正确态度和方法,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追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命题的利和弊命题作文教学,由来已久。当今人们对它或褒或贬,莫衷一是。贬之者认为:命题作文和八股文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是八股文的后裔,它束缚思维的发展,抑制创造力的发挥,是造成学生对  相似文献   

17.
语汇中不少词语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这是人们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有的词语带有喜爱、赞美的色彩,一般称为褒义词;有的词语带有贬斥、厌恶的色彩,一般称为贬义词。写文章时,一定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选用色彩协调的词语,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褒贬失当的现象都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18.
王燕 《现代语文》2007,(8):86-86
高中语文第二册(鲁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西江月》二词的解释是:“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教师用书》上也说“应当从正面理解贾宗玉的叛逆性格。”对此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西江月》二词是贾宝玉的真实写照。别的且不论,“愚顽怕读文章”确是事实。综观《红楼梦》一书,  相似文献   

19.
自余华小说《第七天》问世以来获得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贬大于褒的现象更为突出,多数读者和评论家都在质疑这是余华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比其以往的小说,《第七天》的风格的确迥然不同,可对于作家,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个人写作的发展改变,更需要看到这种改变给文坛的发展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文坛上,一位作家的每部作品都被搬上银幕,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但是琼瑶的42部小说却统统被搬上银幕,并受到公众的欢迎。尽管如此,对于琼瑶小说的价值,评论界还是毁誉不一。有的危言耸听认为琼瑶的小说“原来只是一颗黑痣,但它今天已是一种癌了”。有的则大加推崇,认为琼瑶的小说“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让人反思人生和爱的真谛”。褒也好,贬也罢,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琼瑶小说迷住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