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间性问题是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表达方式,特别是对“主体间性”这个概念本身,学者们的看法尚不尽相同。今年四月,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围绕“主体间性”概念的含义与译法,与会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里编发的一组笔谈,是在会议发言的基础上组织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从主体间性视角审视远程教育,可以发现隐藏在现代远程教育观背后的哲学观是主客二元对立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个回归教育本真的哲学路径,教育中师生“主一主”关系的确立,为远程教育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建构主体间性远程教育的着力点有两个:从静态而言,课程建设是“主体间性”思想的静态呈现;从动态而言,教学活动是“主体间性”思想的动态实施。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这一范畴可以并且已经应用到不同领域,不存在所谓的“越界”问题;在区分了审美的“主体间性”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的基础上,说明只有在审美中才能实现充分的“主体间性”;第三部分主要说明“间性”泛化问题确实存在,不过将之应用于审美领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演绎;第四部分厘清了“主体间性”研究的意义,认为应该是恰当处理人与自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审美的“主体间性”能载人类飞翔的高度,远不止此.  相似文献   

4.
人物主体间性实现了主体间性理论的突破与整全,建构了人类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物主客间性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而人物主体间性则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之道。人物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道法自然”的宇宙根本法则、“关系本体”的先验之根、“众生平等”的万物主体性“、人物共生”的生存之道以及“人物感通”的人类情怀。确立人物主体间性,就为教育确立了一种新的自然伦理向度,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人”的人学理念,并有利于建构一种新的生态教育观和培养人“天地境界”的美学情怀。  相似文献   

5.
将主体间性的讨论扩展至人和自然之间,是可以基于海德格尔晚期存在论、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解概念以及马丁·布伯我-你关系论这三个理论依据的。他性不属于主体间性的讨论范畴,而主体间性研究并未抛弃斗争性的维度。主体间性的讨论走向审美主义,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逐步兴起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随着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它越来越引起文学理论家的关注,并且发展出“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样“主体间性”就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它可以比较合乎逻辑地解决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的关系,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主体间性”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和限度,过分地运用它势必产生文学本体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评价实际上是各评价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过程。因此,对高等教育评价主客体间性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对应、利益冲突关系及如何协调不同主客体间的利益奠定了基础。“主客体间性”是对“主体间性”的一种改进,它注意到了客体的能动性,即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注意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益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杨春时先生《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和商榷,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作者曲解后予以否定,于是主体间性不能成立。杨文认为审美活动、“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这是非科学的观点。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的胡乱阐释和“理解”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杨文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9.
近代主体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思想原则是第一人称的,与一个“我”分不开的,那么,对于人的思想如何能以“我们”的方式被理解,“我作为主体是否以及为什么能够认识另一主体”,“另一个主体的存在如何对我成为有效的事实?”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胡塞尔提出了intersubjecfivity一词,译为“主体间性”。在我看来,胡塞尔的主体间性问题的“兴趣”所在是“主观间性”。我们要对人们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作出科学研究,就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对人类存在的制约作用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高校教育的内在必然属性,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客观求。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造成其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角下将学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贯彻主体间性思想,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应坚持人本准则、主体间性准则、指导性准则、全面发展准则。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理论受到西方和东方许多学者的关注,当今社会,与主体间性理论相关的教育研究理论也不断出现.从17世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到18世纪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再到19世纪和20世纪出现的胡塞尔的“交互主体理论”、马丁布伯的“我-它”关系理论,以及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相互“理解”和“共识”理论,这些西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理论为21世纪我国新一代学者深入研究主体间性理论,丰富主体间性的内涵、特征、作用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胡塞尔为了摆脱“先验论”和“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已成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主要思潮。主体间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间的互识与主体问的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主体间是如何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知识论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经验”论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论课程现和“经验”论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问性课程是主体同性交往的经验。交往是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培养完整、自由的人是主体间性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强化“金课”内涵建设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路径。当前,“金课”内涵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思维固化、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课程深度难度欠缺,这导致“金课”尚缺乏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和教育理念入手,阐析“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对主体性教育理念的超越,这给“金课”内涵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通过拆除主体性教学藩篱、创构“主体间性”教学模式、双主体间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达到“金课”的两性一度,进而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毕业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毕业生被当作“加工”的对象,造成毕业生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阈将毕业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毕业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是对传统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贯彻主体间性思想,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教育者主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在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折,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先后对主体间性问题作了探究。胡塞尔提出了先验的主体间性,认为“他我”是作为一种单子映现在自我中的。海德格尔用“此在”取代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开创了一种异于胡塞尔的“共在”理论。  相似文献   

17.
浅析师生交往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师生交往具有主体间性的特点。主体间性以主体性为基础,是对主体性的丰富与发展。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变教师角色,淡化班级建设的“管理主义”倾向,建构生命课堂的模式.使课堂成为彰显主体间性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哲学“主体—客体”关系强调自我主体化与对象客体化,但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窠臼,主体间性哲学“主体—主体”关系克服了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但是主体间性也面临着无客体底板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视域下教育的“主体—客体—主体”关系,克服了主体性哲学“主体—客体”关系的单一主体性、“主—客”二分的局限,同时也克服了主体间性哲学“主体—主体”关系交往无客体底板的局限,实现了对“主体—客体”关系和“主体—主体”关系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主体间性、主体共同性、主体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主体间性与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不同主体对于主体间性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其传播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平等、交往的教育管理方式,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主体间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以来,间性问题已触及哲学、美学、文学等各人文学科,“间性的凸现”已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共识。间性理论作为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等理论观点的综合,其主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在于主体间性。主体间性问题由来已久,康德、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等对其都有过论述,但作为哲学概念的主体间性的提出和其意义的凸现却是在20世纪。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共主体性等,它缘起于近代主体哲学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