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其中不乏虚假广告。虚假广告的盛行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可以说虚假广告已经成为威胁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大社会“公害”。我国应当完善广告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广告经营者的素质,并实行广告行业自律以加强对虚假广告的规制。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又快到“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了,这可是让广大消费者兴奋不已的日子啊!在消费者的眼中,现在的商品实在是太“丰富”了,究竟买什么好呢?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是以商品广告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那满天飞的虚假广告严重削弱了人们的购买信心,剥夺了消费者们的知情权。作为小消费者,我们也想在“三一五”到来的前夕,对市场上的商品广告作一番调查,看看虚假广告究竟是什么样的,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2条规定了虚假广告罪的客观要件,其中虚假宣传是其核心,但对虚假宣传没有进一步诠释,导致对虚假宣传理解不一。通过对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类型的解析,界定了虚假广告罪中的“虚假宣传”应是违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规制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作与事实不符的,足以让一般人陷入错误认识的信息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4.
虚假广告泛滥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虚假广告通常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具体表现又分为多种情况。导致虚假广告产生和泛滥的主要原因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媒体遵守广告法规意识淡漠,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没有把好广告的创作关和发布关,广告监管部门对虚假广告监管不力,惩处不力,同时广告法规体系与执法体系也很不健全。要想治理虚假广告泛滥,必须抓住上述主要矛盾,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查处与惩治力度,提高广告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5.
虚假广告罪中的“广告”不应限于商业广告,而是指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宣传形式。虚假广告的判断,应当以广告内容是否违背客观事实为依据,同时结合一般人的认知,并以不妨碍正常的商业秩序以及广告业的顺利发展为原则。虚假广告罪在犯罪主体、客观方面及主观方面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打假、维权、促销、让利成为厂商活动的主题.在讲究诚信为本的今天,广告中的虚假现象越来越站不住脚, “假广告”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下面的广告商家都说自己没做假,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分析广告中究竟有没有虚假内容.  相似文献   

7.
虚假广告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但是虚假广告罪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极少,究其原因,是虚假广告罪中"虚假广告"界定不清,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认识错误以及虚假广告罪的行为犯属性被忽略。"虚假广告"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广告;虚假广告罪侵犯的法益是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其行为性质是行为犯。基于此才能准确界定大量存在的虚假广告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并准确地对行为人施以刑罚。  相似文献   

8.
当你频繁地按动电视遥控器时,十有八九是为了避开那些“讨厌”的广告;当你从最喜爱的电视剧里抽身时,十有八九是到了广告时间;当你被问及是否喜欢看广告时,十有八九会回答“NO”。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广告基本上是“没有意义、没有内涵、烦人、虚假”的代名词。广告就像妖魔,无休止地骚扰着我们的视听。  相似文献   

9.
和平 《西北职教》2007,(7):14-14
为防止一些民办学校发布虚假招生广告和简章欺骗学生和家长,陕西省教育和工商部门规定,今后民办学校招生和广告宣传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最大”“最好”“第一”等描述性用语。  相似文献   

10.
虚假广告可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但广告范围只限于商业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得利用广告进行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损害竞争关系。刑法具体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广告法概括地规定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而刑法具体规定严重损害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虚假广告行为的两罚制。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具有兜低性,只有广告法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才能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1.
试析广告中的欺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里·奥斯奇先生说:“广告的灵魂和生命在于真诚,一旦真诚离它远去,广告便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登台,欺人骗人的帮凶,广告从此也不能再为你广告了,它只能从反面为你反告。” 然而,在我国广告业恢复和发展的十余年来,伴随着广告业的快速发展,在广告领域中出现了各种不道德甚至于违法的欺诈行为。它包括虚假广告和引人误解广告。虚假广告即是内容完全虚假,不真实的广告。它采用一些手段,或是捏造事实,或是隐瞒事实真象,不切实际地宣扬某商品;引入误解广告即是广告内容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促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广告中这些欺诈行为的存在,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也有碍于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净化广告业,更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我国《广告法》对名人代言广告没有规定,因此,关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倍受关注。为了完善我国广告立法,规范名人广告,进而明确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必须明确名人在代言广告合同中的法律地位,厘清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负法律责任的法理基础,进而明确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同样,虚假、违法广告的社会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广告作为商业营销和市场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不能否认,一些虚假广告正在误导和欺骗着消费者。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息称,近几年,有关虚假广告的投诉一直列“消协”十大投诉热点的第三位,且呈上升趋势。如何认定和处理虚假广告,进一步完善广告立法,增强广告执法的力度已成为法律界和全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名人虚假广告近年来一直是新闻舆论界的热点。名人的知名度、信赖力和公信力,使名人虚假广告比一般虚假广告的社会危害性更严重,但对于名人承担虚假广告的责任问题,我国的法律却没有规定,法学界对此也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虚假广告进行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虚假广告泛滥的成因,并对虚假广告如何进行法律规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若懿 《教育》2007,(12S):34-35
“一小时就能记住100-300个英语单词,两天学会大学英语四、六级单词,六天能倒背英语900旬,八天就能让人脱胎换骨……”这是一则名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脑教育研究与实验第一期特训升级班》的广告内容。在教育部9月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称,这则“效果神奇”的课题广告是则虚假广告。这一具有警示性的消息提醒人们,教育类的虚假广告宣传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7.
虚假广告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推荐者,在广告中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欺诈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导致或者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产生错误的判断的广告。本文将从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性质、主体、承担责任的方式三方面来论证我国目前关于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招生广告上的三个“虚假”四川刘国荣眼下.一年一度的“招生大战”又拉开了帷幕。同往年一样,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不乏连蒙带骗者。对此。作为职中校长的刘国荣先生深有感慨:招生广告“水份”太大——招生广告明明白白:包农转非,包分配工作。仅这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广告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广告人自身素质不足和道德意识的淡薄 ,媒体行业的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行业规范和广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使广告行为处于”道德无政府状态” ,其对社会文化、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愈加明显。广告的炒作诱惑与偏激渲染 ,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女性、无市场知识的群众等特殊受众的身心。超现实的消费观 ,误导人们的价值观 ,对市场经济诚信原则有着消解作用。完善广告业的法律法规 ,强化执法、管理部门的职能 ,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查处力度 ,建立专业机构、受众 (消费者 )、媒体联合对广告违法行为的监督机制 ,是遏制广告道德失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虚假广告是最常见的违法广告。由于广告是利用符号进行传播的,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数字符号、谐音符号、环境符号、影子证人是虚假广告常用的符号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