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的浓浓情谊。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适时组织弟子“游春”,并以“以”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惰浓至极。文童辞童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君子人格是孔子根据他所处的时代设计的一种理想人格,君子人格具有上达仁义、克己复礼、慎言敏行、文质彬彬等基本特征。孔子在培养弟子成为君子时,注重让弟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三省吾身、坚忍不拔,同时孔子也很重视以自身的人格影响、教育弟子。  相似文献   

3.
沈淦 《教书育人》2004,(6):58-59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办学的大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子路则不但名列七十贤人之中,而且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塑造自己的崇高人格的同时,为世人精心设计了理想人格模式。“士”、“君子”、“圣人”及“成人”是孔子所称道的具有内在联系而合乎“中道”的理想人格。孔子以所仰慕的“圣人”勉励弟子,以所乐道的“君子”人格规约弟子,以所推崇的“士人”操守要求弟子,以所描述的“成人”形象感召弟子,致力于探讨实现理想人格之路。孔子的理想人格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今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杜各地孔子的弟子,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有一天,孔子根据众弟子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几个弟子进行了奖励。因为没有被奖励,杜各很生气地找到孔子,责问道:“我比他们要强胜百倍,您为什么不奖励我呢?您难道不知道,他们有的很愚蠢,有的很懒惰,有的很……”他把那几个受到奖励的同窗都贬低了一番,孔子听完,看了看杜各,说:“你跟我来。”  相似文献   

6.
《孔子游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就地取材巧借河水给弟子们阐述“真君子”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与弟子其乐融融的游学情景。  相似文献   

7.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论诗的专门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撰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通过孔子与学生的一些片言只语的简洁的对话,发表了他对《诗经》的~些精辟独到的见解,是其闪烁光辉的论诗真言。孔子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诗经》的评谈中。孔子是第一个深知《诗三百》的艺术价值和政治思想意义、也是第一个接受《诗三百》教益的大人物。在诗方面,孔子的主要贡献在诗论。春秋时代的一些美学和诗论的新观点在孔子的发挥下趋于成熟,且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诗论奠定了基础。与孔子的中庸思想相对应,他诗论的一…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孔子有弟子七十多人,《论语》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教育思想的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这对我们今天探索教育发展,提升教育内涵,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孔子有众多的门人弟子,他们各有各的特点、长处和优势。门人弟子在孔子生前和逝后对孔子多所助益,他们尊师重道,给孔子以精神鼓舞;他们照顾孔子日常起居生活,使孔子安心从事各种活动;他们维护孔子威信、宣传孔子,扩大孔门弟子集团,使孔门团结;他们提升孔子学问道德;他们慷慨资助、并跟随、保护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学说;他们辅助孔子设坛教学、为政治国、整理典籍;他们践行孔子为政治国理念、传播孔子学说,发展儒家学派。门人弟子对孔子的助益是多方面的,是相当之大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助益孔子是不可能闻名当时,也难以蜚声后世的。一言以蔽之,孔子的炼成,儒家的形成,儒学的盛行,孔子门人弟子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0.
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除了记录在人们熟悉的《论语》一书中,《孔子家语》一书也是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资料。从《孔子家语》中,我们不难想象和察见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诸弟子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以及人生际遇。而在诸多弟子中,子贡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子贡是一位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同时又能理解孔子思想,并且能和孔子进行交流的一个人,他能言善辨,勤思善问,能非常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思想,而且善于思考、提问,非常尊重孔子,同时也处处维护孔门弟子。  相似文献   

11.
《论语》今本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为孔子讲话或答弟子问及其弟子间相互的谈论,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孔子思想的表现,朴素经典,简短精粹,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论语》中涉及师一弟子问对的记载为素材,分析其中弟子发问,孔子答与不答、如何解答;孔子发问有何特点,对弟子的回答作何表示;弟子对孔子的解答如何反应。从这一侧面窥测孔子施教的生动情景。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从体形式上看,是“重在记言”的语录体。《论语》虽为语录,然而实际上包括语录和对话以及一些简短的记叙三种体式。前记载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论;后二主要记叙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答之辞,同时也用一些形神兼备的小故事表现人物的举止行为。《论语》的语言艺术特色就是在这几种体  相似文献   

14.
从孔门三弟子就乃师一个断言的对话中,可见孔子亲授弟子如何受业,而弟子好学精神又同孔子授业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忠衡 《山东教育》2004,(19):126-127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师生之间不仅便是“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享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论语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  相似文献   

17.
一、静下来倾听真相 子路看见正在烧饭的颜回偷饭吃,便告诉了孔子和其他弟子,孔子既没有责怪颜回,也没有在众弟子面前轻率地批评颜回,而是让弟子们不要再提此事,弟子们都很纳闷。吃饭时,孔子说:“我想先用这饭祭祖。”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  相似文献   

19.
颜回是孔门众弟子中和孔子相知最深的弟子。孔子对颜回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颜回的直接个别化教育,二是经典有趣的"三人行"——颜回在讨论中受教育,三是孔子以颜回作为教育其他弟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论语辩柳宗元或问曰:“儒者称《论语》,孔子弟子所记,信乎?”曰(A):“未然也,孔子弟子,曾参最少,少孔子四十六岁。曾子老而死,是书记曾子之死,则去孔子也远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无存者矣。吾意曾子弟子之为之也。何哉?且是书载弟子必以字,独曾子、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