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唐正才 《学科教育》2004,(10):25-29
新世纪(版)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中华明史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种编写体例有诸多好处:一、可以用人类明的历史来替代阶级斗争的历史;二、有利于落实《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主题式体系,更好地体现明历史的特点;三、有利于化难为易,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四、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能够把全部历史贯穿始终;六、用中华明历史进行教育,同样可以贯穿于世界历史的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本身所要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民族英俊,爱国志士那种爱国忘我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以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增强他们的民族尊心和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有利于民族团经,要注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3.
要把对学生的爱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才能促进学健康成长。为此,教师要用用真诚与学生和睦共处;用真心与学生交融;用真爱善待每一名学生,并把爱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法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学校中心、理论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培训标准、同层次双规格、方向指导贯穿始终以及强调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培养等。这些特点是法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法国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维与创新教育的探究,既是一门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数学教学的一门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的全过程。我觉得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利用好学科特点有效地整合学科资源,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始终。在学校教育中,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审美教育的含义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审美教育的方法:首先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寓美于教学中;其次是学校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教育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条件下,高校历史教学应如何进行?我的体会是,端正治史目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据历史科学自身特点,开展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史论结合,将唯物史观贯穿于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就是要结合自身特点,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创新人格的培养贯穿历史课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就是要结合自身特点,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创新人格的培养贯穿历史课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文明史学起源于西欧,19世纪70年代初传至日本,20世纪初进入中国。经田口卯吉、梁启超等人的提倡和实践,文明史学在日、中两国兴起。一方面,中日早期的文明史学拥有共同的理论特征,主张以进化史观取代传统的历史观念,以民众心理、社会风俗等为研究重点,以历史的因果关系、演化规律及公理公例为追求目标,以文明之精神为历史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另一方面,中日早期文明史家在接受和传播西欧文明史学现代性理念的同时,又因应时势,予以改造与发挥。西方史家认定文明史合于自然科学的性质,中日史家则主要是从社会科学角度来理解文明史;日本史家通过文明史学确立民族自信,中国则出现了明显否定民族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日本早期的文明史学带有较严重的国家主义色彩,中国的文明史家则强调本民族的团结与自救。循流溯源,观同析异,这对于深刻认识中日两国史学现代性的发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中央要求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同时建设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其谋也深,其责重大.为此,必须审时度势,成立“关天历史文化基地建设研究院”,加强研究宣传“周公文化”,在渭南建设“《诗经》文化基地”,西安专题博物馆建设要实施“跨越式战略”.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不只为中华民族著史,同时为中华民族写心;《史记》不只是中华民族发祥、发展、奋斗、成长的民族史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真切、深沉、多姿、多彩的民族心谱。本文从民族心灵史这一角度,探讨和论述《史记》写人写心的实绩;《史记》在陶铸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上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以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所存在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史记》作为展示和构筑中华文明的史学名著,在人物的选择标准上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主体意识。司马迁在《史记》中,自觉地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崇尚气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与气节风范,在《史记》各人物传记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空间上的先进和优势。由于较早接触西方文明,近代闽都文化努力促进中西方交流,引进西方文明,输出中国文化,为推动中国的文化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杰出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人更直接参与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福建船政作为近代“闽都文化”的代表,从多个层面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体系,推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外,“闽都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也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中发挥了作用。闽都文化的历史总结对当代福州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文明发展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特定发展阶段的某种产物,是对西方文明的一种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世界历史时代中西文明碰撞的某种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道路,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面貌,是中华文化革新的阶段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也为民族复兴、文明融合提供了某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基本可信,可用于中国文明起源史之研究,关键是要认真解读。文物是证史的重要工具,但还有一些误区要走出。农业文明的起源在万年以上,而国家的起源大约在6000年以前。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福州作为历代福建省首府,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对全省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闽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主要贡献,一个是在宋代,开闽学先河,承理学南传、成理学重镇。另一个是在近代,禁烟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瀛环志略》迎来中国社会启蒙时代,《天演论》开启中华民族心智,有力地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向规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陈晓明提出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有"中国立场"的说法细究起来是可疑的,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学的独特性,不能抹煞了更大的、更具普遍性的世界视角和文学尺度。历史合理性并不等于文学合理性。当代汉语写作有其独特性,但不能因此而拒绝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所已确立和达到的水准与高度,过分强调其不可比性和不可通约性实际上是一种心虚和逃避。"中国立场"的提法会将单纯的文学评价问题复杂化,带上不必要的政治及民族的情感色彩,评价当代中国文学,多些"文学立场",而少些混杂不清的"中国立场",显然将有益而无害。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史学尤见中华文明之底蕴。在与西方史学的比较中凸显出中西史学不同的思想,也传递出中西文明不同的精神。探讨其差异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以人为本、强调道德的特点滋润着中国史学浓郁的人文精神、鲜明的道德劝戒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中国长期的稳定与和平。而西方史学所表现出的理性、创新以及对历史规律的钟情则浸透着西方古代文明善于逻辑思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