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新创意为表现形式、以新媒介为传播载体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屡屡“出圈”。这种融合古典与现代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审美风潮,人们将这类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称为国风文艺。国风文艺让传统文化实现了青春化表达,点燃了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也成为一种“流量密码”。但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2.
目前,西方的文化充斥着整个世界,现代的设计风格在不同肤色.语言,文化传统的人群中,被广泛接受,同时也在环境艺术设计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标准化的,无差别的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视觉经验,失去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失去了文化认同感,传统离我们好像越来越远了。所以很多设计师开始试图发掘传统的物质形式,而忽略了艺术思想的传承,漫天的传统符号涌进了我们的视线,传统的传承问题走到了尴尬的境地。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将是本文试图探索的.  相似文献   

3.
若问起人们喜好的音乐,可分为古典、爵士、轻音乐、民谣等,就好像政党的派别一样,人们坚持着自己喜好的音乐。但是根据调查结果,人们对于自己喜好的音乐,却无法像党派那样,明确地说出自己的主张。我们从实验得知,古典派的人听多了民谣后,也会喜欢上民谣,相反的情形也有,这就是所谓的“亲近性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晔 《现代教学》2010,(9):56-56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文言文的形式和内容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如此优秀而又震撼人心的“文化遗产”却在当代越来越成为“鸡肋”,实在令人唏嘘。因此,我尝试探索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愿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界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倍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走进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6.
中华古典诗词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瑰宝。“文史不分家”已是人们的共识,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丰富的内容:或颂人、或咏物、或抒情、或言志,又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是广阔的.因而.通过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也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古典情怀     
随着商品大潮的涌动,眼前的世界越来越光怪陆离,色彩斑驳的文化舶来品也不断涌入中国。许多人开始沉醉于一些貌似新鲜其实散发着霉味的东西,“幸福着别人的腐朽”,而对于我国璀璨的古典文化却嗤之以鼻,说句:“太土!”  相似文献   

8.
【辩论材料】随着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流加强,西方的节日越来越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相对呈现“冷清”之势。一些年轻人甚至对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少了很多期待,而在洋节日里却表现活跃。有人说,年轻人觉得洋节日更有意思,也许今后大家都只过洋节日啦!也有人说,我们的邻国韩国都已经把“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说明传统节日正在受到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肯定不会消失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古诗词成了流行元素,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古典诗词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沃土,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显得尤为重要。就在日常古诗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从意象、情韵和修辞三个方面谈一谈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发现诗之美,从小培养孩子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也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形式新颖创作别致的“中国风”歌曲传遍大街小巷,深得人们喜爱,越来越多的歌手为迎合大众审美心理,更是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而使这种音乐形式一夜之间成为大众娱乐的首选.中国风歌曲的盛行,在音乐创作上引起了一场流行歌曲向古典回归的潮流,主要表现在歌词,编曲和唱法,整体风格上.本篇论文也主要从中国风歌曲歌词的美学角度来分析和阐述流行歌曲中歌词的古典寓意,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美学效果,从而体现中国风歌曲整体的含蓄,忧愁,优雅的传统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体育运动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的发展,优势或劣势,总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原因。当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时,就会在历史上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天人和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都对竞技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巧与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而在中国古典哲学与书法艺术中的“巧”与“拙”却有着更深层的内涵.巧与拙这对矛盾,不仅体现在审美形式的妍与丑,更体现为艺术审美本质即人工雕琢的精美和自然天成的朴拙,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国家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和编写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在一些重要的考试试题中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元素在试题中显现,让我们的语文试题更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命题专家命制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传统文化的试题,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对传统文化考点的正确的”打开“方式。一、在学习方法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一份得到大家认可的试题,不仅承担着测试评价的功能,实现了难度、区分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社会法制越来越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却越来越缺乏.那么,如何使国人从小就打好道德基础,去抵御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道:“中华民族祖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姑重实际而黜玄想。”这意味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务实的民族。而与我们远隔重洋的德意志民族却信奉这样一句话“你不应该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你应该成为贝多芬。”他们认为重复模仿就好像花瓶中的假花,创造力才是生命的源泉。于是德国人在音乐上创造新意境,文字上抒写新的风格,科学上发现新理论,建筑上构思新的设想。他们深知一个民族之所以被认为伟大,也正是以他所充溢的创造力而赢得人们的赞赏。但令人痛惜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却忽略了“creation”一词。然而植根于这一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6.
宽袍飘逸,长袖飞舞,汉服以它独特的美受到广大华人的喜爱。几年前,汉服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今天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汉服会不会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标志而被更多的人认可呢?有人说,服装和民族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我们的文化不断,汉服就会延续。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但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应该是内在的精神。当我们身着“汉服”来弘扬国学的时候,是否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到底继承了多少国学的“魂”呢?汉服复兴——追寻失落的华美@盛开  相似文献   

17.
宽带网、文化套餐、流行时装,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但人们常说,堆砌得越来越高的大厦,围得紧紧的深深庭院,却让人们正在失去一些没有时空的东西:情感、真诚、善良——而我们也把这些称之为“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取前人诗句的字法、句法或结构来创作出自己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孳生”现象不仅有着诗歌内部的原因,而且同诗歌创作的时代风尚关系密切。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诗人的眼光里被语言的传统所遮蔽,而对身外的真实世界视而不见。但是,遮蔽并不必然导致表现力的丧失,它也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诗歌技巧的成熟。从语言形式和语言文化批评等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孳生”现象予以关注与研究,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 ,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影响着读者。在语文教学中 ,古典诗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么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  一、古典诗歌在形式上非常讲究平仄格律或韵律的和谐 ,在内容上饱蘸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古诗或抒情爱缠绵的“悲欢离合” ;或写忧国忧民的“早生华发” ;或歌沙场英杰的“壮怀激烈” ;或描锦绣中华的“江山如画”……因而它比其它文学样式更适合于朗读或朗诵。俗话说 :激情是朗读的生命之源 ,充满激情的作品自然能激发学生朗读或朗诵的愿望和冲动。学…  相似文献   

20.
王克定 《考试周刊》2011,(73):41-42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奔来的中华诗歌之河,大浪淘沙,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带着中华文明的闪光。徜徉在这诗歌之河,我们沉醉,惊异,流连忘返。含英咀华,我们能体味到它的博大,也能感受到它的深厚。然而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的时候,却往往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尴尬.雅文化走进了书房,却多半被束之高阁,成为门面的点缀、装潢;诗词曲早已进人课堂,大半学生却敬而远之,为通过考试而被动地背诵乃至翻译,我们少见诗意流动,却不得不看到它成为应试的材料,被肢解、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