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广泛采用,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我国人多地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土地沙漠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地质环境灾害损害了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而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防疫过程将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地震直接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多样性保护应该坚持系统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开展地震对灾区生物多样性评估、优先恢复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恢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展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大对灾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村”里,生存着千百万种生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有的生物互为友邻,相得益彰,谐和共处,生死与共;有的却彼此排斥,格格不入,甚至穷争恶斗而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这些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互相促进或抑制现象,在生物学上统称为共生现象。生物共生是生命世界、生态系统中的普遍联系和关系。生物共生关系的深入探讨。在生物进化、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乃至在促进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诸方面,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祖伦 《贵州教育》2007,(15):29-30
教学设计思路与理念 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的和谐的统一体,由生物因素(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和非生物因素(空气、土壤、水、阳光和温度、湿度等)共同组成.其中的生物因素作为有机界和非生物因素作为无机界,永不停止地进行着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系统"网络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节在高中《生物》必修课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不同于森林、草原和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然后重点讲述了生态农业的内容,包括生态农业的概念、原理和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本节内容涉及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平衡、群落的结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因而综合程度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发挥现代教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学》2006,22(8):41-42
一、选择题1.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的庚代表不同的生物。表1实验结果记录表刺激部分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不收缩…右后。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不收缩…右后,不收缩图1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  相似文献   

8.
水电开发在带给人们水电资源时,可能也会导致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本文对金沙江流域中游地区的陆生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如陆生生物具有多样性,陆生生态系统完整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开发的现状,以及对该流域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从生态保护的视角出发,探讨分析了一些减轻或消除水电开发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希望可以对水电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保持金沙江中游河段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3.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  相似文献   

10.
高雁 《中学生物学》2012,28(5):63-64
1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明确生态系统能保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第二部分启发学生分析"森林大火"和"厄尔尼诺现象"两则资料,理解当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超出一定的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或部分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为了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要使学生认识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这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本课的教学将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作为重点,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旅游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加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生物种类在全球扩散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物入侵一般包括有意引进、无意传入和自然入侵三种途径.它通过改变物种组成,破坏生物多样性;改变种群结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污染生态环境,影响人畜健康,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的生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一道纺织出一个个绝妙的生态环境网络. 引进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也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严重时甚至会带来意外灾难.  相似文献   

13.
谈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生物和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通过循环维持动态平衡。如果生态循环系统中进入了新的化学物质,或某些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积累过多,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平衡能力,那么,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就形成了环境污染。所谓环境污染,就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自然环境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的机能,造成污染和公害。 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正常生活的环境平衡,严重危害人体和动、植物生长,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化学工业由于使用的化学原料数量大,种类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三废”,也就具有数量大、成份复杂,含危害物质多的特点。在环境污染中,化学污染占各类污染的80%—90%。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物种交流的频繁,生物入侵不但不可避免,而且会更加严峻,生物入侵已成为生态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和领域之一.生物入侵是通过人为活动和自然入侵两种途径实现的,入侵的生物不仅危害侵入地的土著种,破坏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且危及人类健康,控制入侵的生物耗费大量经济,因此,对生物入侵基础和外来入侵生物的...  相似文献   

15.
蒋洁 《生物学教学》2004,29(3):35-3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生态系统”一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而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知识点更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资料分析、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区域灾害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 人类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复杂社会生态系统”(SES)的一部分,也有人称其为“社会生态系统”或“人类环境复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展现在人类面前,在任何一个“社会生态系统”中,人类与生态(或称环境,或称自然,或称生物物理)子系统都处在相互作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金属矿产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按原有模式恢复受破坏的矿山生态环境,存在恢复效果不理想、投资不经济和建立的生态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为了寻求高效、经济、快速的恢复模式,本文探讨了构建"土壤-微生物-植被有机系统"恢复受破坏的金属矿山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技术,内容包括基质改良、优良植物选择和优良微生物选择.并以大红山铁矿生态恢复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外来物种入侵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危害人类健康,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减轻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栖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相比,对环境更敏感,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能够衡量环境的优劣,是地球健康与否的生物指示器.本文主要从生境破坏与丧失、环境污染、病菌感染、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过度捕捉的角度探讨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农业地区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发展多样化的种植结构;保护荒地、坡地等农区中的半自然生态地段;减少农药、化肥等人工合成化学品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