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有的密文区间查询方案中,针对顺序揭示加密ORE方案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对密文数据进行存储,该结构在数据插入和删除上存在效率低和不能抵抗推断攻击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kipList的顺序揭示加密方案.该方案是建立在左右密文框架LRORE方案的基础上,不仅具有原始方案的安全性,而且进一步优化原始方案的密文数据存储结构.通过...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云服务端存储数据的保密性和用户访问数据的便捷性,应由用户对自己的数据文件进行加密保护,并支持云服务提供商对密文数据文件的检索。设计了基于PKI技术的可搜索云加密存储系统,采用Curtmola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实现对密文数据的检索,使用数字证书和公钥密码技术实现云服务端与用户之间的身份鉴别、密钥协商和通信安全等机制,云服务提供商对用户的数据和索引文件进行加密存储,防止黑客从服务器上非法获取文件内容。经过安全性分析,此系统能够实现身份鉴别、通信加密、存储安全和密文检索安全,防止窃听攻击、伪造攻击、重放攻击等攻击手段,适用于政府、企业等单位建立安全可靠的云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3.
林平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9(6):602-603,620
在MD5算法的基础上,针对MD5算法密文是一个32位16进制字符来表示值的特征,提出MD5改进算法,首先采用替换加密算法Md5Replace加密MD5算法密文,隐藏MD5算法密文的特征;再选定替换加密密文中某一位置插入由随机函数算法Md5Random产生定长的字符串得到最后的密文,改变了替换加密密文位数,隐藏了替换加密算法替换规律。在不改变算法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算法安全强度。  相似文献   

4.
荣静  殷新春  徐明  张蕾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2):197-199
为解决云存储中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问题,通过使用数据分块技术将数据分割,对得到的每一块数据作对称加密,将加密后的密文存储在云上,实现数据安全存储。为达到数据分享的目的,使用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技术对上述过程中对称加密的一系列密钥进行加密,通过共享密钥实现数据共享;当用户需要解密数据时,客户端系统会先验证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解密得到数据。同时通过将用户ID存入权限撤销列表中,实现撤销用户功能,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敏感数据的安全,加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数据库加密模型,该模型采用两层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可以为数据库提供最大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限制加密和解密带来的额外时间开销.该文提出的数据库加密模型是有效的,为数据库提供了最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加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数据保密迫切性,数据库加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密文查询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较了他们相对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数据库加密机制需要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加密将明文变成密文,信息隐藏将数据隐藏在某种载体中。提出将秘密信息先用异或加密和稍加修改的Base64加密成密文,再将密文隐藏到24位BMP图像中进行传输。同时提出了当载体图像大小不够时,将秘密信息分散存储在多张BMP文件中,这样可以增强保密性,而且对秘密信息的文件格式不加限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Logistic混沌系统的快速数字图像加密算法,利用混沌序列对图像像素值进行融合,然后对像素位置进行置乱操作。根据选择密文攻击原理,对该图像加密算法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不能抵抗选择密文攻击,攻击者只需要选择一幅像素值全同的密文图像即可破解该算法的等效密钥。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改进算法,并对改进算法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不仅克服了原算法不能抵御选择密文攻击的缺陷,而且在相邻像素相关性、信息熵和密钥空间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密码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MD5加密算法浅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D5加密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单向加密算法,很多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都采用了这种算法。文章先比较了两类加密方式:单向加密和双向加密,单向加密只能对数据加密,不能将密文解密,而双向加密既能对数据加密,还可将密文解密,接着给出MD5算法的特性,叙述了MD5算法,最后结合实际给出一个应用。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系统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将是信息产业的重中之重。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窃取和篡改,有必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文章通过对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提出可以在数据库外层加上一个外层工具——数据库加密系统,首先对数据库加密系统作一下简单介绍,而后着重分析了加密系统中的加密算法与密钥管理,并在VF下用随机函数实现了对数据库中表的字段的加密,最后讨论了数据库加密后对DBMS原有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数据库系统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将是信息产业的重中之重.为了防止非法用户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窃取和篡改,有必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文章通过对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提出可以在数据库外层加上一个外层工具--数据库加密系统,首先对数据库加密系统作一下简单介绍,而后着重分析了加密系统中的加密算法与密钥管理,并在VF下用随机函数实现了对数据库中表的字段的加密,最后讨论了数据库加密后对DBMS原有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一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一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如图1所示,例如,明文l、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等于().A.4、6、1、7B.7、6、1、4C.6,4、1,7D.1,6,4,7  相似文献   

13.
现有属性基加密方案多以单一授权机构为主,一旦单授权中心受到攻击则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均无法得到保障。为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解决单授权机构易造成系统瓶颈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授权机构的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通过多授权机构分散管理属性以提高系统安全性|在用户访问请求阶段就预先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密文,以此降低部分用户端计算开销。通过安全性分析证明该方案的安全性。与传统方案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案在解密过程中节省了部分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4.
数据库安全技术中的数据库加密是数据库安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在多级安全控制条件下的一种新的加密机制-基本内容加密的数据库加密机制,并分析了它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还讨论了这种加密的密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密码由明文、密文、密钥三部分组成.所谓明文,就是等待加密的文字;所谓密文,就是加密后的文字;所谓密钥,就是明文与密文之间的关系.为了保密,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编制密码,想要破译密码就要知道密钥.密码通讯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的编制与破译都离不开数学.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多图像加密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分解和干涉原理的多图像加密技术.加密时,将多个待加密图像通过矢量分解分别编码为两个随机相位图像,其中一个随机相位图像是多个待加密图像共有的,并将其作为共有的密文,另一随机相位图像作为各自的密匙.解密时,利用光的干涉原理,通过共有的密文和各自密匙即可恢复出原图像.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存在于多图像加密系统中的交叉噪声问题,从而使加密图像数量不受限制,而且由于该方法中的密文和密匙都是随机相位图像,因此不存在待加密图像轮廓泄露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必须对数据库中存储的重要敏感数据进行保护处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对数据本身加密.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增强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伍娟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8):127-130
现代密码技术在保证信息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M4算法运算速度快,但存在密钥管理复杂并且安全性低的缺点;SM2算法安全性高、密钥管理简单,但存在对大块数据加解密速度慢和效率较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SM4和SM2算法的混合加密算法,大量的主体明文数据采用加密速度极快的SM4算法,利用SM2算法加密SM4算法的密钥并和密文一起传输来避免SM4复杂的密钥管理,提高了数据安全性。经理论分析及在同方THD86芯片上的实验验证,该算法方便可行,加密、解密速度快且安全性高,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安全性的内涵以及安全性策略,如加密增强功能、身份验证增强功能、安全审核、基于策略的管理等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SQL Server 2008提供了许多旨在改善数据库环境的总体安全性的增强功能和新功能。它增加了密钥加密和身份验证功能,并引入了新的审核系统,以帮助人们报告用户行为并满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加密数据库的密钥管理是实现加密数据库安全共享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利用现代密码学中的数字签名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密数据库授权访问控制和密钥管理方法,构建了安全的加密数据库授权共享机制。公钥密码的高度安全性充分保证了用户身份的不可伪装性和数据库密钥的高度秘密性,实现了数据库的共享性与秘密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